一种UV上光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36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V上光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不饱和双键丙烯酸酯类单体、光引发剂、助剂、活性胺,所述助剂包括石蜡油、松节油、稳定剂、助粘剂,所述助粘剂为有机硅烷化合物,其占助剂百分比为5‑10%;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市面上普通产品比较具有较高的黏度和附着性能。

A UV varnish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上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V上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UV上光油是利用UV照射来固化上光涂料的方法,具有涂料快速固化和低温固化的特点,有助于纸印刷品光泽加工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提高印刷品材质以及档次的主要手段,目前UV上光油主要具有完全固化,且零VOC的排放已经是印刷品上光油系列的首选产品,上光后的涂层经过紫外射线辐射后其中含有的光引发剂被引发,产生游离基或离子,这些游离基或离子与预聚体或不饱和单体中的双键起交联反应,形成单体基,而这些单体基开通过连锁反应生成聚合体固体高分子,完成上光涂料的干燥过程,而缺点只有需要特殊的固化机进行固化以及价格上略有差异,但随着这几年的使用,但其缺点也慢慢的展现出来,如一般的UV上光油在上光固化后会出现剥离现象,表面固化层与纸张表面附着性降低导致,其根本原因就是UV上光油与纸张之间粘度无法控制很好,且在UV上光油制造中采用非反应型稀释剂,影响UV上光油在上光后的固化效果,而固化不好则容易发生发粘、附着力查以及不耐磨不耐划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附着力和固化效果好的UV上光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V上光油,包括以下重量按百分比含量组成:改性聚酯丙烯酸酯30~40份环氧丙烯酸酯20~30份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10~15份不饱和双键丙烯酸酯类单体10~15份光引发剂3~9份助剂4~7份活性胺0.5~2份<br>所述助剂包括石蜡油、松节油、稳定剂、助粘剂,所述助粘剂为有机硅烷化合物,其占助剂百分比为5-10%。进一步的,所述改性聚酯丙烯酸酯,微黄透明液体,色度为1,粘度为20000-330000cps。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双键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己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和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酶(NPGDA)复配,所述己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与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酶(NPGDA)配比为5:1。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MMMP)和1-氯-4-丙氧基硫杂蒽酮(CPTX)复配,所述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MMMP)和1-氯-4-丙氧基硫杂蒽酮(CPTX)复配配比为5:3或8:0。进一步的,所述活性胺由二乙胺或二乙醇胺等仲胺与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经迈克尔加成反应直接制得,刺激微小,活性胺与其它溶剂易相溶,几乎无气味,稳定性好。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叔丁基甲苯酚的一种或两种组合。一种UV上光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按比例在搅拌容器内加入己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和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酶(NPGDA),然后把光引发剂滴加到搅拌容器内,温度控制在40℃-50℃,滴加时间为1-1.5小时,滴加完成够静置1小时;2)、然后把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助剂和活性胺加入到步骤1)的溶液内,以800-1000r/min速率搅拌10-20min,静置1小时,再以600-1000r/min速率搅拌20-30min,得到UV上光油。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1)中,搅拌容器为磁力搅拌容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复配作为主要树脂材料,有良好的光亮度,并具有较高的黏度和附着性能,其综合性能较好,同时采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其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粘接强度以及抗冲击强度,而助剂中包含有石蜡油、松节油,可以增加其固化率,固化时间减少相对应的附着力增加,同时采用机硅烷化合物,其作为一种增粘剂使用,可以提高其附着力,但完全不会对光泽度造成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一一种UV上光油,包括以下重量按百分比含量组成:改性聚酯丙烯酸酯40份环氧丙烯酸酯20份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15份不饱和双键丙烯酸酯类单体15份光引发剂4份助剂4份活性胺2份所述助剂包括石蜡油、松节油、稳定剂、助粘剂,所述助粘剂为有机硅烷化合物,其占助剂百分比为5%。一种UV上光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按比例在搅拌容器内加入己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和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酶(NPGDA),然后把光引发剂滴加到搅拌容器内,温度控制在40℃,滴加时间为1小时,滴加完成够静置1小时;2)、然后把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助剂和活性胺加入到步骤1)的溶液内,以800r/min速率搅拌20min,静置1小时,再以700r/min速率搅拌20min,得到UV上光油。实施例一一种UV上光油,包括以下重量按百分比含量组成:改性聚酯丙烯酸酯40份环氧丙烯酸酯20份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15份不饱和双键丙烯酸酯类单体15份光引发剂4份助剂4份活性胺2份所述助剂包括石蜡油、松节油、稳定剂、助粘剂,所述助粘剂为有机硅烷化合物,其占助剂百分比为10%。一种UV上光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按比例在搅拌容器内加入己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和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酶(NPGDA),然后把光引发剂滴加到搅拌容器内,温度控制在40℃,滴加时间为1小时,滴加完成够静置1小时;2)、然后把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助剂和活性胺加入到步骤1)的溶液内,以800r/min速率搅拌20min,静置1小时,再以700r/min速率搅拌20min,得到UV上光油。实施例三一种UV上光油,包括以下重量按百分比含量组成:改性聚酯丙烯酸酯35份环氧丙烯酸酯30份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10份不饱和双键丙烯酸酯类单体15份光引发剂5份助剂4份活性胺1份所述助剂包括石蜡油、松节油、稳定剂、助粘剂,所述助粘剂为有机硅烷化合物,其占助剂百分比为10%。一种UV上光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按比例在搅拌容器内加入己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和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酶(NPGDA),然后把光引发剂滴加到搅拌容器内,温度控制在40℃,滴加时间为1小时,滴加完成够静置1小时;2)、然后把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助剂和活性胺加入到步骤1)的溶液内,以800r/min速率搅拌20min,静置1小时,再以700r/min速率搅拌20min,得到UV上光油。实施例四一种UV上光油,包括以下重量按百分比含量组成:改性聚酯丙烯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V上光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按百分比含量组成:/n改性聚酯丙烯酸酯30~40份/n环氧丙烯酸酯20~30份/n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10~15份/n不饱和双键丙烯酸酯类单体10~15份/n光引发剂3~9份/n助剂4~7份/n活性胺0.5~2份/n所述助剂包括石蜡油、松节油、稳定剂、助粘剂,所述助粘剂为有机硅烷化合物,其占助剂百分比为5-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上光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按百分比含量组成:
改性聚酯丙烯酸酯30~40份
环氧丙烯酸酯20~30份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10~15份
不饱和双键丙烯酸酯类单体10~15份
光引发剂3~9份
助剂4~7份
活性胺0.5~2份
所述助剂包括石蜡油、松节油、稳定剂、助粘剂,所述助粘剂为有机硅烷化合物,其占助剂百分比为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上光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酯丙烯酸酯,微黄透明液体,色度为1,粘度为20000-330000cp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上光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双键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己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和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酶(NPGDA)复配,所述己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与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酶(NPGDA)配比为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上光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MMMP)和1-氯-4-丙氧基硫杂蒽酮(CPTX)复配,所述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云义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齐彩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