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候胶衣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374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候胶衣及其制备方法,高耐候胶衣的原料组分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0~80%,气相二氧化硅M5 1~3%,钛白粉10~20%,消泡剂0.3~0.7%,流平剂0.3~0.7%、抗氧剂0.3~0.7%,紫外线吸收剂0.3~0.7%,蜡粉PA 0.8~1.2%和纳米氧化硅3~5%,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前述各组份的质量之和为100%。本发明专利技术高耐候胶衣,有效改善了胶衣的耐候性、耐温性等性能;同时提升了力学性能;制备简单,成本低廉。

A high weather resistant gel coat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候胶衣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耐候胶衣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衣领域。
技术介绍
胶衣树脂是一种特殊的树脂,是制作玻璃钢制品胶衣层的专用树酯,主要起到保护玻璃钢制品、延长其使用寿命及装饰其表面的作用,对玻璃钢制品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玻璃钢工业的迅速发展,对玻璃钢制品的质量、外观和表面胶衣层提出的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胶衣虽然在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上有一定的提升,但耐候性和耐温性较差,长久使用、高温或低温下连续使用会出现色变、开裂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耐候胶衣及其制备方法,有效改善了胶衣的耐候性、耐温性等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耐候胶衣,其原料组分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0~80%,气相二氧化硅M51~3%,钛白粉10~20%,消泡剂0.3~0.7%,流平剂0.3~0.7%、抗氧剂0.3~0.7%,紫外线吸收剂0.3~0.7%,蜡粉PA0.8~1.2%和纳米氧化硅3~5%,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前述各组份的质量之和为100%。上述胶衣耐候性好、耐温性好,使用性能良好,力学性能优异。上述气相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硅通过使用,可提高胶衣的使用性能,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平整性,同时可增强、抗老化、提高触变性和稳定性等,与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协同促进,使耐候性、耐温性提升显著;消泡剂、流平剂和蜡粉等,提高了产品的均匀性、使用性能和质量;通过各组分特定比例的结合和协同促进,使得胶衣的使用性能、耐候性、耐温性、表观质量和力学性能等均提升显著。现有的紫外吸收剂的种类繁多,申请人经实践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紫外吸收剂都能用于本申请、并达到理想的效果,优选,紫外线吸收剂为2-(2'-羟基-3',5'双(a,a-二甲基苄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或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中的至少一种。为了进一步提高胶衣的耐候性,进一步优选,紫外线吸收剂为2-(2'-羟基-3',5'双(a,a-二甲基苄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和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质量比为1:(0.1~0.3):(0.3~0.5)的混合物。申请人经实践研究发现,前述特定组成的紫外线吸收剂,不仅使得胶衣的耐候性提升明显,同时还促进了胶衣力学性能的提升。现有的紫外吸收剂的种类也比较多,申请人经实践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不同抗氧剂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也不同,优选,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量比为1:(0.2~0.3)的混合物。前述特定组成的抗氧剂,通过与其他特定组分的协同促进,使得胶衣的耐候性、耐温性和力学性能提升显著,效果远好于各抗氧剂单独使用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确保胶衣的力学性能,不饱和树脂含量为75~77%,钛白粉含量为14~17%。为了进一步确保胶衣的使用性能和质量,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191、不饱和聚酯树脂192、不饱和聚酯树脂189、不饱和聚酯树脂306和不饱和聚酯树脂196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191、不饱和聚酯树脂306和不饱和聚酯树脂189质量比为1:(0.1~0.2):(0.2~0.3)的混合物。申请人经实践验证,前述特定组成的不饱和树脂,不仅促进了产品力学性能的提升,且与特定的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结合,促进了耐候性和耐温性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优选,钛白粉为钛白粉895;消泡剂BYK-555消泡剂;流平剂为聚醚硅氧烷共聚物。进一步优选,流平剂为流平剂110。上述高耐候胶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不饱和聚酯树脂、流平剂和消泡剂在转速为1500~1800r/min下搅拌10~20min;2)将气相二氧化硅M5、钛白粉、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蜡粉PA和纳米氧化硅混匀;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加入步骤1)所得物料中,在2000~2200r/min下搅拌20~30min,即得高耐候胶衣。上述制备方法在室温下操作即可。本专利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高耐候胶衣,有效改善了胶衣的耐候性、耐温性等性能;同时提升了力学性能;制备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4所得胶衣的DE值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1-3所用助剂: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191、不饱和聚酯树脂306和不饱和聚酯树脂189质量比为1:(0.1~0.2):(0.2~0.3)的混合物,不饱和聚酯树脂189购自江苏亿贝森公司,不饱和聚酯树脂191、不饱和聚酯树脂306购自常州市华隆不饱和聚酯树脂;二氧化硅为气相二氧化硅M5,品牌:卡博特,目数,纳米目,型号M-5;钛白粉为钛白粉895,购自济南宝利化工有限公司;消泡剂BYK-555消泡剂,品牌,德国比克;流平剂为流平剂110,品牌为赢创迪高,购自广州市斯涂源化工有限公司;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168质量比为1:0.2的混合物;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234、紫外线吸收剂UV-326和紫外线吸收剂UV-329质量比为1:0.2:0.4的混合物,紫外线吸收剂均来自北京天罡助剂;蜡粉PA,佳尔达,YM-2192;纳米氧化硅,粒径为20nm,球形,白色,牌号益瑞。实施例1一种高耐候胶衣的原料组分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6%,气相二氧化硅M52%,钛白粉15%,消泡剂0.5%,流平剂0.5%、抗氧剂0.5%,紫外线吸收剂0.5%,蜡粉PA1%和纳米氧化硅4%,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实施例2一种高耐候胶衣的原料组分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5%,气相二氧化硅M51%,钛白粉16%,消泡剂0.6%,流平剂0.4%、抗氧剂0.6%,紫外线吸收剂0.4%,蜡粉PA1.2%和纳米氧化硅4.8%,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实施例3一种高耐候胶衣的原料组分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7%,气相二氧化硅M53%,钛白粉14%,消泡剂0.5%,流平剂0.5%、抗氧剂0.4%,紫外线吸收剂0.4%,蜡粉PA1.2%和纳米氧化硅3%,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实施例4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234。上述各例高耐候胶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不饱和聚酯树脂、流平剂和消泡剂在转速为1600r/min下搅拌15min;2)将气相二氧化硅M5、钛白粉、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蜡粉PA和纳米氧化硅混匀;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加入步骤1)所得物料中,在2000r/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候胶衣,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0~80%,气相二氧化硅M5 1~3%,钛白粉10~20%,消泡剂0.3~0.7%,流平剂0.3~0.7%、抗氧剂0.3~0.7%,紫外线吸收剂0.3~0.7%,蜡粉PA 0.8~1.2%和纳米氧化硅3~5%,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前述各组份的质量之和为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候胶衣,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0~80%,气相二氧化硅M51~3%,钛白粉10~20%,消泡剂0.3~0.7%,流平剂0.3~0.7%、抗氧剂0.3~0.7%,紫外线吸收剂0.3~0.7%,蜡粉PA0.8~1.2%和纳米氧化硅3~5%,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前述各组份的质量之和为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胶衣,其特征在于:紫外线吸收剂为2-(2'-羟基-3',5'双(a,a-二甲基苄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或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候胶衣,其特征在于:紫外线吸收剂为2-(2'-羟基-3',5'双(a,a-二甲基苄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和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质量比为1:(0.1~0.3):(0.3~0.5)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高耐候胶衣,其特征在于: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质量比为1:(0.2~0.3)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孝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嘉玻璃钢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