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226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蒸发浓缩单元,对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冷凝水、浓缩液和结晶盐;喷雾干燥单元,对来自于蒸发浓缩单元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水蒸气和固体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系统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可在燃煤电厂的原有装置上进行改造,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方法工艺流程短,无二次固废处理等问题,可完全实现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

A zero discharge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和方法,尤其是利用锅炉余热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燃煤电厂是我国工业用水大户,工业用水中约40%用于燃煤电厂。随着“水十条”、新环保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实行,各地污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工业废水的外排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废水零排放”在火电企业越来越多地被提及。我国早在2006年就已颁布《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明确提出:火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设施要单独设置,优先考虑处理回用,不设排放口,必须实现废水零排放。脱硫废水的治理与零排放控制成为火电企业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主要技术路线通常包括废水软化预处理、分盐、膜浓缩、蒸发结晶等几个部分,不仅工艺流程长,而且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产品盐品质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有技术路线为满足各单元不同进水水质要求、保障设备运行稳定性,需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分盐处理,复杂的处理过程导致整体工艺流程长;(2)由于现有技术工艺流程长,涉及处理单元多,设备类型多,因此设备整体投资大,平均每处理1m3/h脱硫废水的设备投资高达200~300万元以上;(3)为防止设备结垢、影响设备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现有处理技术对脱硫废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软化处理。脱硫废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极高,一般情况下钙离子在1000~2000mg/L,镁离子在4000~8000mg/L,在软化处理过程中需要投加大量软化药剂等进行去除,药剂成本高,一般达到30元/m3废水以上;(4)在脱硫废水软化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沉淀污泥,污泥成分较复杂,难以综合利用,因此带来污泥固废二次处理问题;(5)现有技术副产品结晶盐通常为氯化钠、硫酸钠或二者混合物,工业盐品质难以保障,没有资源回用价值的结晶盐只能作为固废或危废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和方法,尤其是利用锅炉余热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和方法,最终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本专利技术系统可在燃煤电厂的原有装置上进行改造,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方法工艺流程短,无二次固废处理等问题,可完全实现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蒸发浓缩单元,对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冷凝水、浓缩液和结晶盐;喷雾干燥单元,对来自于蒸发浓缩单元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水蒸气和固体颗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脱硫塔与蒸发浓缩单元之间,还设有废水调节池,用于接收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对其进行水质、水量调节,然后送至蒸发浓缩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蒸发浓缩单元包括:蒸发浓缩器,其与所述脱硫塔相连,用于接收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并对其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冷凝水和结晶盐浆液;脱水机,其与所述蒸发浓缩器相连,用于接收来自于蒸发浓缩器的结晶盐浆液并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得到结晶盐和浓缩液;烟道换热器,其设置于脱硫塔的上游并与所述蒸发浓缩器相连,用于回收烟气的热量然后供给蒸发浓缩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蒸发浓缩器包括废水入口、浆液出口、换热介质入口、换热介质出口和冷凝水排出口。其中,废水入口与废水调节池相连,浆液出口与脱水机相连,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分别与烟道换热器相连,冷凝水排出口用于排出冷凝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蒸发浓缩器包括至少一效蒸发器,优选包括三效蒸发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室,其与所述废水调节池相连,用于接收脱硫废水,并在其内发生蒸发浓缩;换热器,其与烟道换热器相连,用于接收来自于烟道换热器的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将热量传递给蒸发室内的废水;真空泵,其与所述蒸发室相连,用于控制蒸发室内的压力;循环泵,其与所述蒸发室相连,用于控制蒸发室内的废水流速;冷却器,其与所述蒸发室相连,用于接收脱硫废水蒸发出来的蒸汽并将其冷却,然后从冷凝水排出口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烟道换热器设置于脱硫塔的上游,烟气先通过烟道换热器回收余热,再进入脱硫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烟道换热器内设置有烟气通道和换热介质通道,其中所述烟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烟气入口和出口,用于流通烟气;所述换热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了连接换热介质入口和出口,用于流通换热介质;在烟道换热器内,烟气将热量传递给换热介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脱水机和废水调节池之间设有连通的管道,如果经过脱水机处理后得到的浓缩液不适合送至喷雾干燥单元处理,则通过该管道返回到废水调节池进行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喷雾干燥单元包括:缓冲池,其与脱水机连接,用于接收来自于蒸发浓缩单元的浓缩液并进行水质稳定与调节;喷雾干燥塔,用于接收来自于缓冲池的浓缩液并对其进行喷雾干燥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喷雾干燥塔包括烟气进口、浓缩液进口和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出口与锅炉主烟道的旁路连接,引入烟气以对喷入喷雾干燥塔内的浓缩液进行干燥,并使干燥后得到的水蒸气和固体颗粒随烟气回到锅炉主烟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喷雾干燥塔内设置有双流体喷雾枪,其与浓缩液进口相连,用于将浓缩液以双流体喷雾形式喷入干燥塔内进行干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旁路的起点位于脱硝反应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所述旁路的终点位于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之间。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其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使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进入蒸发浓缩单元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冷凝水、浓缩液和结晶盐;(2)使所述浓缩液进入喷雾干燥单元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水蒸气和固体颗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包括:使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进入蒸发浓缩器,对其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冷凝水和结晶盐浆液;使结晶盐浆液进入脱水机,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得到结晶盐和浓缩液;其中,通过烟道换热器回收烟气的热量然后供给蒸发浓缩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述脱硫废水进行至少一效蒸发,优选三效蒸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所述脱硫废水进入蒸发室,通过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向蒸发室内供热以使废水蒸发浓缩,产生结晶盐浆液,通过真空泵控制蒸发室内的压力,通过循环泵控制蒸发室内的废水流速;废水蒸发产生的蒸汽在冷却器内通过循环水冷却为冷凝水并回收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每一效蒸发器的换热器串联,换热介质依次流过每一效蒸发器的换热器,释放热量然后返回烟道换热器。通过所述真空泵分别控制各效蒸发室内不同的蒸发压力,以实现热源的梯级利用;通过循环泵调节废水流速,控制蒸发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n蒸发浓缩单元,对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冷凝水、浓缩液和结晶盐;/n喷雾干燥单元,对来自于蒸发浓缩单元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水蒸气和固体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
蒸发浓缩单元,对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冷凝水、浓缩液和结晶盐;
喷雾干燥单元,对来自于蒸发浓缩单元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水蒸气和固体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浓缩单元包括:
蒸发浓缩器,其与所述脱硫塔相连,用于接收来自于脱硫塔的脱硫废水并对其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冷凝水和结晶盐浆液;
脱水机,其与所述蒸发浓缩器相连,用于接收来自于蒸发浓缩器的结晶盐浆液并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得到结晶盐和浓缩液;
烟道换热器,其设置于脱硫塔的上游并与所述蒸发浓缩器相连,用于回收烟气的热量然后供给蒸发浓缩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浓缩器包括至少一效蒸发器,优选包括三效蒸发器;优选地,所述蒸发器包括:
蒸发室,其与所述废水调节池相连,用于接收脱硫废水,并在其内发生蒸发浓缩;
换热器,其与烟道换热器相连,用于接收来自于烟道换热器的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将热量传递给蒸发室内的废水;
真空泵,其与所述蒸发室相连,用于控制蒸发室内的压力;
循环泵,其与所述蒸发室相连,用于控制蒸发室内的废水流速;
冷却器,其与所述蒸发室相连,用于接收脱硫废水蒸发出来的蒸汽并将其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换热器设置于脱硫塔的上游,烟气先通过烟道换热器回收余热,再进入脱硫塔;优选地,所述烟道换热器内设置有烟气通道和换热介质通道,其中所述烟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烟气入口和出口,用于流通烟气;所述换热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了连接换热介质入口和出口,用于流通换热介质;在烟道换热器内,烟气将热量传递给换热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玮杨超玉曲云翔杨德萍金志敏郭鹏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神华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