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车的初级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219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污水处理车领域,是一种污水处理车的初级过滤装置。安装在污水处理车的上装部位,用于对污水进行初级过滤的装置。其特征是污水进入口和污水排出口置在外筒的一端,与内胆相连,所述的内胆安装在外腔内,形成外腔,所述的内胆有过滤小孔;所述的内腔后室置于内胆的顶端,所述的内胆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的内腔后室有污料排出口和后门。所述的碟簧置端盖和内腔后室之间。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得操作方便、快捷安全,维护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Primary filter device of sewage treatmen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车的初级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污水处理车领域,是一种污水处理车的初级过滤装置。安装在污水处理车的上装部位,用于对污水进行初级过滤的装置。
技术介绍
粪池里的污水被污泥泵吸到初级过滤装置的内胆里,在这里,大部分污水从内胆上的过滤小孔流入到外腔,然后从外腔底部的前排污口被继续吸到污泥泵,送入下一级处理。而通不过过滤小孔的卫生纸、卫生巾、粪便及石块则被内胆里旋转着的螺旋叶片推入内腔的后室,随着不断的积累,压缩后端的蝶簧片,顶开后门,将污物从后排料口排出,从而达到初步分级过滤处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车的初级过滤装置。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车的初级过滤装置,是由污物进入口、污水排出口、外腔、螺旋叶片、污料排出口、后门、碟簧、内腔后室、内胆、过滤小孔和外筒组成,其特征是污水进入口和污水排出口置在外筒的一端,与内胆相连,所述的内胆安装在外腔内,形成外腔,所述的内胆有过滤小孔;所述的内腔后室置于内胆的顶端,所述的内胆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的内腔后室有污料排出口和后门。所述的碟簧置端盖和内腔后室之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得操作方便、快捷安全,维护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污物进入口;2、污水排出口;3、外腔;4、螺旋叶片;5、污料排出口;6、后门;7、碟簧;8、内腔后室;9、内胆;10、过滤小孔;11、外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中,污水进入口1和污水排出口2置在外筒11的一端,与内胆9相连,所述的内胆9安装在外腔3内,形成外腔3,所述的内胆9有过滤小孔10;所述的内腔后室8置于内胆9的顶端,所述的内胆9安装有螺旋叶片4。所述的内腔后室8有污料排出口5和后门6。所述的碟簧7置端盖和内腔后室8之间。首先粪池里的污水被吸入到污物进入口1,并进入到内胆9里,在内胆9里旋转着的螺旋叶片4的驱驶下,从前向后移动着。由于外腔3中被污泥泵吸成负压,所以向后移动着的污水中的大部分会从内胆9上的过滤小孔10流到外腔3内,然后从外腔3的底部前排污口被继续送到下一级处理。同时没有通过过滤小孔的污物如卫生纸、卫生巾、粪便、石块等在螺旋叶片4的继续推动下,向内腔后室8聚积,并继续挤出污水,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压缩碟簧7,顶开后门6,使被压干污水的污物从内腔后下部污料排出口5排掉,此时既达到了初步分级过滤处理的目的,又保护了污泥泵连续的、稳定的正常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车的初级过滤装置,是由污物进入口(1)、污水排出口(2)、外腔(3)、螺旋叶片(4)、污料排出口(5)、后门(6)、碟簧(7)、内腔后室(8)、内胆(9)、过滤小孔(10)和外筒(11)组成, 其特征是污物进入口(1)和污水排出口(2)置在外筒(11)的一端, 与内胆(9)相连, 所述的内胆(9)安装在外腔(3)内, 形成外腔(3), 所述的内胆(9)有过滤小孔(10);所述的内腔后室(8)置于内胆(9)的顶端, 所述的内胆(9)安装有螺旋叶片(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车的初级过滤装置,是由污物进入口(1)、污水排出口(2)、外腔(3)、螺旋叶片(4)、污料排出口(5)、后门(6)、碟簧(7)、内腔后室(8)、内胆(9)、过滤小孔(10)和外筒(11)组成,其特征是污物进入口(1)和污水排出口(2)置在外筒(11)的一端,与内胆(9)相连,所述的内胆(9)安装在外腔(3)内,形成外腔(3),所述的内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得均李子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旺龙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