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及其车用后防护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211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及其车用后防护系统,包括车后防护板,震动传感器、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罐车中控终端和监控平台,震动传感器、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均设于车后防护板上,后防护板采用加强钢结构,车后防护板上设有用于安装震动传感器的第一安装孔位以及用于安装后摄像头和/或深度相机的第二安装孔位,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用于为驾驶员提供车辆车尾的视觉采集感应警示信号,震动传感器用于为监管平台提供车辆被追尾碰撞时的振动感应信号。对带泵罐车在即将发生追尾事故时,及时预警驾驶员进行一些避让操作,更好避免或降低追尾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带泵罐车的运输安全可靠性。

Vehicle rear protection device with intelligent induction and its vehicle rear pro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及其车用后防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防护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于运输液化气的带泵罐车上的带智能感应的后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液化气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使用各用途中,虽然在城市或较为发达的集镇都能通过铺设地下管道输送液化气,以此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而在地处偏远山区位置处,由于受偏远山区地理环境等综合影响,难以通过铺设管道通气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液化气使用渠道,通常是通过不同车辆运输方式将液化气运输至偏远山区位置为人们提供液化气使用,而有的运输车辆为了提高运输搬运操作效率而升级成了具有自卸液功能的带泵罐车。但是这种带泵罐车在行驶和装卸液过程中若存在监管或操作不当,则极易造成液化气泄漏安全隐患现象,甚至是导致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和社会财产安全。所以此类罐车要具备的属性必须要从安全性、实际可操作性、结构合理性、工艺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设计研发与制造。而随着液化石油气成为工业及居民生活的燃料,我国液化气体运输车制造业从无到有;早期的(常温)液化气体罐车较简单,随着应用市场的不断发展及近年来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发展,该液化气应用模式得到更长足发展,市场占比也不断增长。随之而来带泵罐车的安全问题也显得越加重要,尤其是近年来高速公路上的罐车事故也是频频发生,如何保障带泵罐车的运输安全性和实现监管单位的统一监管平台对行驶罐车的实时监管性,对带泵罐车后防护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运输液化气的带泵罐车存在着运输安全性较差现象,不利于对泵罐车有效实现后防护,存在高速公路上的罐车事故频频发生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可更好实现对带泵罐车在即将发生追尾事故时,及时预警驾驶员进行一些避让操作,更好避免或降低追尾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带泵罐车的运输安全可靠性的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及其车用后防护系统。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包括车后防护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传感器、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震动传感器、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均设于车后防护板上,车后防护板上设有用于安装震动传感器的第一安装孔位以及用于安装后摄像头和/或深度相机的第二安装孔位,后防护板采用加强钢结构,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用于为驾驶员提供车辆车尾的视觉采集感应警示信号,震动传感器用于为监管平台提供车辆被追尾碰撞时的振动感应信号。可更好实现对带泵罐车在即将发生追尾事故时,及时预警驾驶员进行一些避让操作,更好避免或降低追尾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带泵罐车的运输安全可靠性的带智能感应。作为优选,所述的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上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震动传感器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下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根据实际采集情况需求灵活安排安装分布位置,提高智能感应信号采集安装分布灵活有效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后摄像头和震动传感器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上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深度相机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下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根据实际采集情况需求灵活安排安装分布位置,提高智能感应信号采集安装分布灵活有效性。作为优选,所述的深度相机和震动传感器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上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后摄像头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下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根据实际采集情况需求灵活安排安装分布位置,提高智能感应信号采集安装分布灵活有效性。作为优选,所述的震动传感器配置数量为2~4个。根据车辆配置情况及车型情况灵活配置安全智能感应器,兼顾安全与成本综合考虑。作为优选,所述的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配置数量分别为2~4个。根据车辆配置情况及车型情况灵活配置安全智能感应器,兼顾安全与成本综合考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系统,包括罐车中控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平台,其中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均与罐车中控终端电连接,摄像头和深度相机在车辆车尾感应到的视觉采集感应警示信号通过中控系统传递给驾驶员,在中控系统输出端输出声光报警警示信号,提醒驾驶员提前进行一些避让操作;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震动传感器通过罐车中控终端与监管单位运输罐车车辆安全运行情况的监管平台通讯连接。可更好实现对带泵罐车在即将发生追尾事故时,及时预警驾驶员进行一些避让操作,更好避免或降低追尾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带泵罐车的运输安全可靠性的带智能感应。有效对车辆情况进行监控。作为优选,所述的罐车中控终端与监管平台通过无线通讯模块通讯连接。提高通讯连接便捷有效性。作为优选,所述的中控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通讯连接有远程遥控器。提高远程遥控操作便捷有效性。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采用移动通信连接,所述移动通信连接包括4G通信连接、5G通信连接、卫星通信连接和/或6G通讯连接。提高通讯连接便捷有效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更好实现对带泵罐车在即将发生追尾事故时,及时预警驾驶员进行一些避让操作,更好避免或降低追尾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带泵罐车的运输安全可靠性的带智能感应。有效对车辆情况进行监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中车后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中车后防护板的立体观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包括车后防护板10,还包括震动传感器、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震动传感器、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均设于车后防护板上,车后防护板10上开有用于安装震动传感器20的第一安装孔位02以及用于安装后摄像头01B和/或深度相机01A的第二安装孔位01,后防护板采用加强钢结构,加强钢结构提高车后防护板的整体支撑强度与安全可靠性,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用于为驾驶员提供车辆车尾的视觉采集感应警示信号,震动传感器用于为监管平台提供车辆被追尾碰撞时的振动感应信号。根据情况采用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安装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14位置上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车后防护板车牌框14位置上方同一排高度位置设在车后防护板车牌框14位置上方的上连接臂11位置处,上连接臂11上靠近两端位置处安装连接螺栓固定板30,车后防护板10两端头安装连接端头封板40,震动传感器20安装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14位置下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车后防护板车牌框14位置下方同一排高度位置设在车后防护板车牌框14位置上方的下连接臂12位置处,下连接臂12位置底端安装连接安装底架13。当然也可以车后防护板车牌框14位置开有车牌安装孔为90。当然也可以是采用将后摄像头和震动传感器安装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上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深度相机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下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当然也还可以是采用深度相机和震动传感器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上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后摄像头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下方同一排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包括车后防护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传感器、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震动传感器、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均设于车后防护板上,后防护板采用加强钢结构,车后防护板上设有用于安装震动传感器的第一安装孔位以及用于安装后摄像头和/或深度相机的第二安装孔位,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用于为驾驶员提供车辆车尾的视觉采集感应警示信号,震动传感器用于为监管平台提供车辆被追尾碰撞时的振动感应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包括车后防护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传感器、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震动传感器、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均设于车后防护板上,后防护板采用加强钢结构,车后防护板上设有用于安装震动传感器的第一安装孔位以及用于安装后摄像头和/或深度相机的第二安装孔位,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用于为驾驶员提供车辆车尾的视觉采集感应警示信号,震动传感器用于为监管平台提供车辆被追尾碰撞时的振动感应信号。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摄像头和深度相机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上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震动传感器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下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摄像头和震动传感器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上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深度相机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下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度相机和震动传感器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上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后摄像头设于车后防护板车牌框位置下方同一排高度位置处。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带智能感应的车用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鹏张风娟周海峰周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