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发强专利>正文

一种刀刃结构、刀刃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厨刀技术

技术编号:2392015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刀刃结构、刀刃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厨刀,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刀刃结构包括刀本体和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刀本体的一侧面,所述复合材料层与所述刀本体通过三次高温熔结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复合材料层的表面呈不平整的凹凸状,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刀刃结构,整体上具备高耐磨性、高切割性、高韧性、高硬度的优点。

A kind of knife edge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knife edge structure and kitchen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刃结构、刀刃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厨刀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刀具
,具体涉及一种刀刃结构、刀刃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厨刀。
技术介绍
厨刀是烹饪过程中处理食材的工具,主要应用刀刃进行砍、切,既要求刀刃要够硬、够薄,又要求具有足够的韧性,能承受力量而不断裂,否则就会崩口、卷口,还要求有较高的耐磨性,避免不锋利。现有的厨刀,硬度一般在HRC58-65左右,若继续提高硬度,容易断裂或崩口,刀刃韧性与刚性不能很好的结合。而且现有的厨刀,刀刃的切割能力较差,若将刀刃打磨的超薄,可以提高锋利的程度,但同时会降低耐磨性及使用寿命。即现有的厨刀,不能使耐磨性、切割性、韧性、刚性完美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刀刃结构、刀刃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具有该刀刃结构的厨刀,以解决现有厨刀不能同时具备高耐磨性、高切割性、高韧性、高硬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刀刃结构,其包括刀本体和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刀本体的一侧面,所述复合材料层与所述刀本体通过三次高温熔结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复合材料层的表面呈不平整的凹凸状,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材料层为超耐磨金属熔结颗粒层。进一步地,所述刀刃结构的刃口呈锯齿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一种刀刃结构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第一方面所述的刀刃结构,其包括以下步骤:S1、开刃;对热处理调质好的刀本体,在刀本体的一侧开刃角为10-15°的刃口斜面,使刃口斜面有3-5mm,刃口斜面用作熔结面,另一侧则按照常规的开刃方式开刃即可;S2、预置材料;在刃口斜面预置一层复合材料颗粒,预置的复合材料颗粒厚度为80-120微米;S3、熔结;使用熔结设备对预置了复合材料颗粒的刃口斜面分三次熔结,可在不改变刀本体自身材质特性的情况下使刃口斜面与复合材料颗粒牢牢融为一体,形成凹凸不平的复合材料颗粒层,其中,复合材料颗粒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且表面呈现出不规则凹凸颗粒的流体式结构,凹凸高低落差为15-20微米,间距30微米左右;S4、抛光清洗;使用1000-2000目的抛光工具对复合材料颗粒层进行精细抛光,然后用棉布加酒精清洗;S5、开锋研磨;烧结形成的复合材料颗粒层,使用1000目以上的磨石或磨轮直接进行锋利度修整;由于熔结后的复合材料层高低不平,开锋过程中,刃口处较厚的地方形成锯齿状结构的尖部,刃口处较薄的地方形成锯齿状结构的凹部;每次研磨开锋时,均能使刃口保持呈不规则的锯齿状。进一步地,复合材料颗粒为超耐磨金属熔结颗粒。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一种厨刀,包括刀本体和固定于刀本体的刀把,在所述刀本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与所述刀本体通过三次高温熔结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复合材料层的表面呈不平整的凹凸状,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材料层为超耐磨金属熔结颗粒层。进一步地,所述厨刀的刃口呈锯齿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刀刃结构,刃口处的刀本体的一侧被复合材料层保护,提升刃口的耐磨性,从而提高刀刃结构的耐磨性,可有效提高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刃口耐磨性的提高,使得刃口可以长久的保持锋利,提高了切割性能。由于在刀本体的一侧设置了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也覆盖了刃口部位,因此刃口部位的硬度可以提高至70-85HRC;又因复合材料层仅有20-30微米的厚度,不会影响刀本体的韧性。使耐磨性、切割性、韧性、硬度完美结合,整体上具备高耐磨性、高切割性、高韧性、高硬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刀具结构的制造方法,通过此方法制造的刀刃结构,刀本体和复合材料层熔结在一起形成一种非常牢固的熔接层,这种具有复合材料的熔结层,硬度及耐磨性极高,由于复合材料层与刀本体是层合的,熔接层始终处于刃口,从而使刃口处的刀本体的一侧被复合材料层保护,提升刃口的耐磨性,从而提高刀刃结构的耐磨性,可有效提高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刃口耐磨性的提高,使得刃口可以长久的保持锋利,提高了切割性能。由于在刀本体的一侧设置了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也覆盖了刃口部位,因此刃口部位的硬度可以提高至70-85HRC;又因复合材料层仅有20-30微米的厚度,不会影响刀本体的韧性,任意摔打拍击刀本体时,刃口不会受到影响。在刀具长时间使用导致不锋利时,通过研磨刀本体的没有设置复合材料层的一侧,可以使刀具重新锋利起来,与现有的磨刀方式一样,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使耐磨性、切割性、韧性、硬度完美结合,整体上具备高耐磨性、高切割性、高韧性、高硬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厨刀,通过复合材料熔结工艺,使刀本体和复合材料层熔结在一起,形成一种非常牢固的熔接层,这种具有复合材料的熔结层,硬度及耐磨性极高,由于复合材料层与刀本体是层合的,熔接层始终处于刃口,从而使刃口处的刀本体的一侧被复合材料层保护,提升刃口的耐磨性,从而提高厨刀的耐磨性,可有效提高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刃口耐磨性的提高,使得刃口可以长久的保持锋利,提高了切割性能。由于在刀本体的一侧设置了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也覆盖了刃口部位,因此刃口部位的硬度可以提高至70-85HRC;又因复合材料层仅有20-30微米的厚度,不会影响刀本体的韧性,任意摔打拍击刀本体时,刃口不会受到影响。使耐磨性、切割性、韧性、硬度完美结合,整体上具备高耐磨性、高切割性、高韧性、高硬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刀刃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的放大图(刃口部位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刀刃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刀本体,2-复合材料层,3-刃口,4-尖部,5-凹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结构包括刀本体和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刀本体的一侧面,所述复合材料层与所述刀本体通过三次高温熔结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复合材料层的表面呈不平整的凹凸状,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结构包括刀本体和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刀本体的一侧面,所述复合材料层与所述刀本体通过三次高温熔结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复合材料层的表面呈不平整的凹凸状,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层为超耐磨金属熔结颗粒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结构的刃口呈锯齿状。


4.一种刀刃结构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刀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刃;对热处理调质好的刀本体,在刀本体的一侧开刃角为10-15°的刃口斜面,使刃口斜面有3-5mm,刃口斜面用作熔结面,另一侧则按照常规的开刃方式开刃即可;
S2、预置材料;在刃口斜面预置一层复合材料颗粒,预置的复合材料颗粒厚度为80-120微米;
S3、熔结;使用熔结设备对预置了复合材料颗粒的刃口斜面分三次熔结,可在不改变刀本体自身材质特性的情况下使刃口斜面与复合材料颗粒牢牢融为一体,形成凹凸不平的复合材料颗粒层,其中,复合材料颗粒层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发强
申请(专利权)人:黄发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