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片的裂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488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电池片的裂片装置包括:能水平移动的多个分距块,其上设有第一凸起;多个分距块分两组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分距块的顶端转动设置吸附折弯板,吸附折弯板下端设有摇臂,其内侧壁设有第二凸起,摇臂与分距块之间连接复位弹簧;能上下移动的两个凸轮板,每个凸轮板上均设有供第一凸起嵌入的第一导向槽,其包括相接且不同线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至少一个凸轮板的顶端设有折弯轨迹块,其侧面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的内壁面和折弯轨迹块的侧面形成仿形表面,复位弹簧向摇臂施加使第二凸起始终顶触在仿形表面上的复位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裂片装置可以解决人工裂片效率低、不良品率高等问题。

Chip device for battery c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池片的裂片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片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片的裂片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整块的电池片分割成很多小的电池片。现有技术一般是人工将电池片分割,效率低,良品率低,不适合工业化的生产,或者现有的裂片机构结构复杂,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片的裂片机构,以解决人工裂片的工作效率低,不良品率高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池片的裂片装置,包括:设于底座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水平移动的多个分距块,每个所述分距块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凸起;多个所述分距块分两组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分距块之间转动设置有吸附折弯板,所述吸附折弯板的下端设置向下延伸的摇臂,所述摇臂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凸起,所述摇臂与对应的所述分距块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分别紧贴两组所述分距块设置的两个凸轮板,两个所述凸轮板能被驱动相较于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每个所述凸轮板上均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相接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不同线,所述第一凸起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向槽中;至少一个所述凸轮板的顶端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相对应的折弯轨迹块,所述折弯轨迹块的侧面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壁面和所述折弯轨迹块的侧面形成仿形表面,所述复位弹簧向所述摇臂施加使所述第二凸起始终顶触在所述仿形表面上的复位力。>优选地,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两个安装框架,两组所述分距块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框架上。优选地,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底梁、竖直设在所述底梁上的多个立柱;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分距块,所述分距块能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水平移动。优选地,所述分距块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孔,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水平导向轴,所述水平导向轴穿设在所述轴孔中。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的分距块的总宽度尺寸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间距。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水平导向开口,所述分距块的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有水平线轨,所述水平线轨嵌入所述水平导向开口中,所述第一凸起设在所述水平线轨的端部。优选地,嵌入所述水平导向开口中的水平线轨的总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水平导向开口的长度。多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壁上设有水平导轨,所述分距块的内侧壁设有水平滑块板,所述水平滑块板上设有水平凹槽,所述水平导轨嵌入所述水平凹槽中。优选地,所述立柱的内侧壁上设有竖直导轨,所述凸轮板的外侧壁设有竖直滑块板,所述竖直滑块板上设有竖直凹槽,所述竖直导轨嵌入所述竖直凹槽中。多个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共面调节件,所述共面调节件具有水平部和自所述水平部向上弯折的竖直部。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凸轮板之间并与两个所述凸轮板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位于两个所述凸轮板相对的端部之间,所述动力机构能驱动所述底板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凸轮板之间并与两个所述凸轮板固定连接的托板,所述底座靠近中央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托板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能驱动所述托板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吸附折弯板中设有多个贯穿上表面的吸附孔,所述吸附孔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吸附折弯板的下表面或者侧表面,形成负压接口,所述负压接口用于通过管线与抽真空设备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段位于第二竖直段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之间通过倾斜段连接,所述倾斜段均由所述凸轮板的竖直中心线位置朝向两侧的方向倾斜;且沿所述凸轮板的竖直中心线位置朝向两侧的方向上,所述倾斜段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所述吸附折弯板的水平移动距离逐渐增大。优选地,多个所述分距块中,存在一个分距块相较于两个所述凸轮板固定,其他分距块可相对于该固定的分距块移动;且距离该固定的分距块越远的分距块的水平移动距离越大。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槽均由所述凸轮板的竖直中心线位置朝向两侧的方向开口;且沿所述凸轮板的竖直中心线位置朝向两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向槽的高度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吸附折弯板设于所述分距块靠近顶端的位置处,所述分距块的顶端设有止挡块;当所述第二凸起顶触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外的表面上时,所述止挡块顶固相邻所述吸附折弯板的侧壁;此时,所有所述吸附折弯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优选地,所述摇臂设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水平长条形开口;所述第二凸起的内端经由所述水平长条形开口插入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二凸起的内端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之间偏压设置有抵偿弹簧,所述抵偿弹簧向所述第二凸起的内端施加使所述第二凸起始终顶触在所述仿形表面上的弹力。实践证明,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裂片装置,碎片率为千分之一,可在1秒左右就可完成一个电池片的掰裂操作,即操作循环周期为1秒左右。因此,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及产品良率。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技术。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裂片装置的前部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裂片装置的后部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裂片装置的后部视角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至图3所示的裂片装置中一对两个相对设置的分距块及吸附折弯板之间装配的右侧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至图3所示的裂片装置中一对两个相对设置的分距块及吸附折弯板之间装配的左侧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至图3所示的裂片装置中一对两个相对设置的分距块及吸附折弯板之间装配的左侧视角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裂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裂片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裂片装置的前侧视角平面示意图;图10为图7至图9所示的裂片装置中一对两个相对设置的分距块及吸附折弯板之间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片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于底座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水平移动的多个分距块,每个所述分距块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凸起;多个所述分距块分两组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分距块之间转动设置有吸附折弯板,所述吸附折弯板的下端设置向下延伸的摇臂,所述摇臂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凸起,所述摇臂与对应的所述分距块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n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分别紧贴两组所述分距块设置的两个凸轮板,两个所述凸轮板能被驱动相较于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每个所述凸轮板上均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相接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不同线,所述第一凸起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向槽中;至少一个所述凸轮板的顶端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相对应的折弯轨迹块,所述折弯轨迹块的侧面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壁面和所述折弯轨迹块的侧面形成仿形表面,所述复位弹簧向所述摇臂施加使所述第二凸起始终顶触在所述仿形表面上的复位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片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底座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水平移动的多个分距块,每个所述分距块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凸起;多个所述分距块分两组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分距块之间转动设置有吸附折弯板,所述吸附折弯板的下端设置向下延伸的摇臂,所述摇臂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凸起,所述摇臂与对应的所述分距块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分别紧贴两组所述分距块设置的两个凸轮板,两个所述凸轮板能被驱动相较于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每个所述凸轮板上均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相接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不同线,所述第一凸起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向槽中;至少一个所述凸轮板的顶端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相对应的折弯轨迹块,所述折弯轨迹块的侧面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壁面和所述折弯轨迹块的侧面形成仿形表面,所述复位弹簧向所述摇臂施加使所述第二凸起始终顶触在所述仿形表面上的复位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两个安装框架,两组所述分距块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框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底梁、竖直设在所述底梁上的多个立柱;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分距块,所述分距块能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水平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距块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孔,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水平导向轴,所述水平导向轴穿设在所述轴孔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的分距块的总宽度尺寸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水平导向开口,所述分距块的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有水平线轨,所述水平线轨嵌入所述水平导向开口中,所述第一凸起设在所述水平线轨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嵌入所述水平导向开口中的水平线轨的总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水平导向开口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壁上设有水平导轨,所述分距块的内侧壁设有水平滑块板,所述水平滑块板上设有水平凹槽,所述水平导轨嵌入所述水平凹槽中。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内侧壁上设有竖直导轨,所述凸轮板的外侧壁设有竖直滑块板,所述竖直滑块板上设有竖直凹槽,所述竖直导轨嵌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伟猛陈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辰正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