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858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片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水平板,底板上竖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镜片的放镜组件,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成像组件,所述成像组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半导体激光器、扩束镜、光阑、分光棱镜、准直镜、平面平晶,所述分光棱镜与竖直方向呈锐角,分光棱镜的侧面设置有成像镜头,所述成像镜头连接有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通过导线连接至计算机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进行镜片检验时长时间站立操作容易劳累,造成身体损伤,同时也会导致人为检验误差大的问题,使用方便。

A kind of inspection tool for lens insp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
本技术涉及光学镜片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相机、摄像机和监控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所需要的光学元件也越来越重要,光学镜片的生产指标也随之上升,在光学镜片的生产中通常需要选材、切割、滚圆、成型、粗细磨以及抛光等工序。在抛光工序之后需要对光学镜片进行的性能进行检验,保证成品镜片的质量要求。在光学镜片的检验步骤中,干涉检验是较为重要的检验步骤,目的是为了保证镜片的形状精度。干涉检验是以光波干涉原理为基础进行检验的一门技术,相干光波在干涉场中产生亮、暗交替的干涉条纹,通过分析处理干涉条纹得到被测量镜片的相关参数信息。干涉检验是通过干涉仪对镜片进行干涉检查,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干涉仪大多是立式结构,一般是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进行检验的,干涉仪结构复杂,操作按钮比较多且部分位于干涉仪顶端,所以工作人员在检验过程中通常需要站立操作,否则会导致调节不当,引起检验误差,而专门的检验人员长时间站立操作容易劳累,造成身体损伤,同时也会导致人为的检验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进行干涉检验时需要长时间站立操作,容易劳累,造成身体损伤,同时也会导致人为检验误差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水平板,底板上竖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镜片的放镜组件,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成像组件,所述成像组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半导体激光器、扩束镜、光阑、分光棱镜、准直镜、平面平晶,所述分光棱镜与竖直方向呈锐角,分光棱镜的侧面设置有成像镜头,所述成像镜头连接有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通过导线连接至计算机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三个竖直设置的长方形板,支撑架的截面形状为“匚”字形,所述半导体激光器与支撑架侧面的长方形板连接,半导体激光器的上方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为圆筒形,所述扩束镜、光阑、分光棱镜、准直镜和平面平晶依次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侧面对应分光棱镜的位置连接有通光筒,所述通光筒与支撑架侧面的长方形板连接,所述成像镜头和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通光筒内两端。进一步地,所述放镜组件台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旋钮和与旋钮固定连接的丝杠和与丝杠螺纹连接的悬臂,所述悬臂上设置有放镜台。进一步地,所述放镜台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截面为“回”字形,固定框与悬臂连接,固定框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为水平板,活动板互相垂直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所述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螺纹连接有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固定框上对应位置上设置有腰形通孔,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穿过腰形通孔且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直径小于待测镜片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圆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底板,地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放镜组件设置在支撑架的上方,工作人员在进行镜片检验时可以坐在椅子上进行操作,避免长时间站立导致身体疲劳受损;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成像组件,可以提供稳定的光源,经过成像组件后出现干涉条纹,便于干涉检验;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有计算机显示屏,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干涉条纹;壳体用于固定扩束镜、光阑、分光棱镜、准直镜和平面平晶,壳体侧面设置有通光筒,便于分光棱镜折射的光线通过,通光筒内设置有图像采集单元,便于采集干涉图样;放镜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机构,进行干涉检查时可以调节镜片的高度,便于工作人员找到清晰的干涉图样;放镜台包括固定框和活动板,活动板上设置有导套,导套上螺纹连接有导杆,便于控制活动板的移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便于工作人员控制导杆转动;活动板上设置有圆形通孔,便于放置待测镜片;底板下方设置有缓冲垫,能够减少振动,防止待测镜片振动位移产生检测误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的成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的放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的放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的支撑架的俯视图。附图标号为:1为底板,2为支撑架,3为成像组件,4为放镜组件,5为图像采集单元,6为计算机显示屏,7为缓冲垫,301为半导体激光器,302为扩束镜,303为光阑,304为分光棱镜,305为准直镜,306为平面平晶,307为成像镜头,308为壳体,309为通光筒,401为支撑板,402为高度调节机构,4021为旋钮,4022为丝杠,4023为悬臂,403为放镜台,4031为固定框,4032为活动板,4033为第一导套,4034为第二导套,4035为第一导杆,4036为第二导杆,4037为第一转轮,4038为第二转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为水平板,底板1下方设置有缓冲垫7,所述缓冲垫7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圆柱,底板1上竖直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包括三个竖直设置的长方形板,支撑架2的截面形状为“匚”字形,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有成像组件3,所述成像组件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半导体激光器301、扩束镜302、光阑303、分光棱镜304、准直镜305、平面平晶306,所述半导体激光器301与支撑架2侧面的长方形板连接,半导体激光器301的上方设置有壳体308,所述壳体308为圆筒形,所述扩束镜302、光阑303、分光棱镜304、准直镜305和平面平晶306依次设置在壳体308内,壳体308侧面对应分光棱镜304的位置连接有通光筒309,所述通光筒309与支撑架2侧面的长方形板连接,所述成像镜头307和图像采集单元5分别设置在通光筒309内两端,所述分光棱镜304与竖直方向呈锐角,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半导体激光器301为杭州库弘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GY-11-He-Ne激光器,分光棱镜304与竖直方向呈45°,分光棱镜304的侧面设置有成像镜头307,所述成像镜头307连接有图像采集单元5,所述图像采集单元5通过导线连接至计算机显示屏6,本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单元5为CCD摄像镜头,支撑架2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镜片的放镜组件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放镜组件4距离底板1的高度为70cm,所述放镜组件4包括支撑板401,支撑板401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402,所述高度调节机构402包括旋钮4021和与旋钮4021固定连接的丝杠4022和与丝杠4022螺纹连接的悬臂4023,所述悬臂4023上设置有放镜台403,所述放镜台403包括固定框4031,所述固定框4031截面为“回”字形,固定框4031与悬臂4023连接,固定框4031内设置有活动板4032,所述活动板4032为水平板,活动板4032上开设有圆形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水平板,底板(1)上竖直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镜片的放镜组件(4),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有成像组件(3),所述成像组件(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半导体激光器(301)、扩束镜(302)、光阑(303)、分光棱镜(304)、准直镜(305)、平面平晶(306),所述分光棱镜(304)与竖直方向呈锐角,分光棱镜(304)的侧面设置有成像镜头(307),所述成像镜头(307)连接有图像采集单元(5),所述图像采集单元(5)通过导线连接至计算机显示屏(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水平板,底板(1)上竖直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镜片的放镜组件(4),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有成像组件(3),所述成像组件(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半导体激光器(301)、扩束镜(302)、光阑(303)、分光棱镜(304)、准直镜(305)、平面平晶(306),所述分光棱镜(304)与竖直方向呈锐角,分光棱镜(304)的侧面设置有成像镜头(307),所述成像镜头(307)连接有图像采集单元(5),所述图像采集单元(5)通过导线连接至计算机显示屏(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片检验用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三个竖直设置的长方形板,支撑架(2)的截面形状为“匚”字形,所述半导体激光器(301)与支撑架(2)侧面的长方形板连接,半导体激光器(301)的上方设置有壳体(308),所述壳体(308)为圆筒形,所述扩束镜(302)、光阑(303)、分光棱镜(304)、准直镜(305)和平面平晶(306)依次设置在壳体(308)内,壳体(308)侧面对应分光棱镜(304)的位置连接有通光筒(309),所述通光筒(309)与支撑架(2)侧面的长方形板连接,所述成像镜头(307)和图像采集单元(5)设置在通光筒(309)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片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峰朱恩来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市宏远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