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804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包括用于将料盘从下往上输送并进行晾干的晾干装置、设于晾干装置旁侧的用于将料盘从上往下输送并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以及设置于晾干装置上方的用于将上升至晾干装置顶部的料盘推送至烘干装置顶部的推送装置,晾干装置和烘干装置上均设有一组用于间隔不断地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输送料盘的送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该一体化装置设有晾干装置、烘干装置和推送装置,只需人工将料盘逐一放置到晾干装置的底部即可实现晾干烘干一体化运作,不仅能使食物受热均匀,而且人工干预少,降低了人力成本,此外,避免采用现有同进同出的烘干方式,耗时短,提高了烘干效率。

Air drying and drying integrate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也得到了提高,通过机械,人们可以把一些当季的食物做干燥处理而保存起来,以供人们在其它季节食用。目前食物的干燥主要靠烘干机来实现。现有的烘干设备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将食物放进烘箱之前需人工堆叠,材料的进出完全依靠人工完成,人力成本高;2.食物在烘干设备内受热不均匀,导致食物的干燥程度不统一,存储时会造成部分食物变质;3.现有烘干设备采用同进同出的方式烘干,耗时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该一体化装置设有晾干装置、烘干装置和推送装置,只需人工将料盘逐一放置到晾干装置的底部即可实现晾干烘干一体化运作,不仅能使食物受热均匀,而且人工干预少,降低了人力成本,此外,避免采用现有同进同出的烘干方式,耗时短,提高了烘干效率。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用于将料盘从下往上输送并进行晾干的晾干装置、设于晾干装置旁侧的用于将料盘从上往下输送并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以及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料盘从下往上输送并进行晾干的晾干装置(1)、设于晾干装置(1)旁侧的用于将料盘从上往下输送并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2)以及设置于晾干装置(1)上方的用于将上升至晾干装置(1)顶部的料盘推送至烘干装置(2)顶部的推送装置(3),所述晾干装置(1)和烘干装置(2)上均设有一组用于间隔不断地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输送料盘的送料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料盘从下往上输送并进行晾干的晾干装置(1)、设于晾干装置(1)旁侧的用于将料盘从上往下输送并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2)以及设置于晾干装置(1)上方的用于将上升至晾干装置(1)顶部的料盘推送至烘干装置(2)顶部的推送装置(3),所述晾干装置(1)和烘干装置(2)上均设有一组用于间隔不断地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输送料盘的送料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烘干装置(2)的下方设有用于将下降至烘干装置(2)底部的料盘推出的推送装置(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4)包括两组平行分设于晾干装置(1)或烘干装置(2)内的前后两侧且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上的升降组件(41)以及设置于晾干装置(1)和两组升降组件(41)之间或烘干装置(2)和两组升降组件(41)之间的用于带动两组升降组件(41)同步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42),所述料盘的前后两侧边搭设于两组升降组件(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升降组件(41)包括两组平行分设于左右两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链轮链条组(411)以及多根间隔固设于左右两侧两组链轮链条组(411)上的L型放置杆(412),所述链轮链条组(411)包括上链轮(4111)、下链轮(4112)以及连接于上链轮(4111)和下链轮(4112)之间的链条(4113),前侧的两个上链轮(4111)、后侧的两个上链轮(4111)均同轴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前侧的两个下链轮(4112)、后侧的两个下链轮(4112)均同轴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四个上链轮(4111)和四个下链轮(4112)的轴线均相互平行,所述L型放置杆(41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设于左右两侧的链条(4113)上,前后两侧相对应的两根L型放置杆(412)的高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晾干烘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42)包括同轴固设于前侧两组链轮链条组(411)中的两个上链轮(4111)之间的前传动杆(421)、同轴固设于后侧两组链轮链条组(411)中的两个上链轮(4111)之间的后传动杆(422)、垂直连接于前传动杆(4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贤斌张彦
申请(专利权)人:庸博厦门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