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54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涉及滑台技术领域,包括机箱和支撑板,支撑板的右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的外侧连接有同步带,第一同步轮与转动杆相连第一同步轮的直径小于第二同步轮的直径,支撑板的内侧与转动杆的外侧位置之间转动安装有外环和内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螺柱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侧,即可将第一螺纹柱与转动杆相连,从而使得第一同步轮可以实现快速的拆装,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第一同步轮,便于调速,滚珠起到减小摩擦力的效果,第一盖板起到防尘效果,防止灰尘进入轴承内侧,滚珠转动过程中的热可从通孔内散发。

A decelerating mechanism for slid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
本技术涉及滑台
,具体是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
技术介绍
直线滑台是一种能提供直线运动的机械结构,可卧式或者立式使用,也可以组合成特定的运动机构使用。这个机构细分到不同的行业中有不同的名称,比较常见的名称有:直线滑台、线性滑台、电动缸、电动滑台、机械手臂、机械手等。直线滑台通常配合动力马达使用,在其滑块上安装其它需求工件组成完整输送运动设备以及设定一套合适的马达正反转的程序,即可实现让工件自动循环往复运动的工作。从而达到设备大批量生产和密集生产的目的。直线滑台发展至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当中。为我国的设备制造发展贡献了不可缺少的功劳,减少对外成套设备进口的依赖,为热衷于设备研发和制造的工程师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直线滑台随着其应用的增加,技术也不断提升,目前直线滑台已基本能满足现有生产的需要,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待改进,如现有的滑台在实际的设备应用环境对滑台运行速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电机带动同步轮运行时是1:1的速比传动,该方式定格推力小,无法达到客户要求,使得滑台的速度无法实现自由调节,同时电机驱动转动杆转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较大的摩擦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包括机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的外侧连接有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轮与转动杆相连所述第一同步轮的直径小于第二同步轮的直径,所述支撑板的内侧与转动杆的外侧位置之间转动安装有外环和内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第一同步轮的表面贯穿有定位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右端与定位块的左端位置之间安装有限位板,所述定位块和定位孔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矩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块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环的外表面抵触于支撑板的内表面,所述内环的内表面抵触于转动杆的外表面,所述外环的内侧与内环的外侧位置之间转动安装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外侧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滚珠。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环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盖板,所述外环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机启动后带动转动杆和第一同步轮同步转动,由于第一同步轮的直径小于第二同步轮的直径,使得滑台运动的速度可以减慢;将螺柱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侧,即可将第一螺纹柱与转动杆相连,从而使得第一同步轮可以实现快速的拆装,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第一同步轮,便于调速;滚珠在保持架上的球形槽内转动时,此时转动杆在内环的内侧转动,滚珠起到减小摩擦力的效果,第一盖板起到防尘效果,防止外侧的灰尘进入轴承内侧,滚珠转动过程中摩擦起来的热量可以从第二盖板的通孔内散发出去。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中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中螺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中滚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箱;2、支撑板;3、电机;4、转动杆;5、第一同步轮;6、第二同步轮;7、同步带;8、定位块;9、定位孔;10、限位板;11、螺纹孔;12、螺柱;13、外环;14、内环;15、保持架;16、球形槽;17、滚珠;18、第一盖板;19、第二盖板;2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包括机箱1和支撑板2,支撑板2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4,支撑板2的右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同步轮5和第二同步轮6,第一同步轮5和第二同步轮6的外侧连接有同步带7,第一同步轮5与转动杆4相连第一同步轮5的直径小于第二同步轮6的直径,支撑板2的内侧与转动杆4的外侧位置之间转动安装有外环13和内环14,支撑板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3(型号为VTB56-2A),转动杆4转动安装在电机3的输出端上,电机3启动后带动转动杆4和第一同步轮5同步转动,第一同步轮5通过外侧的同步带7带动第二同步轮6同时转动,第二同步轮6驱动滑台转动,由于第一同步轮5的直径小于第二同步轮6的直径,使得滑台运动的速度可以减慢。转动杆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块8,第一同步轮5的表面贯穿有定位孔9,转动杆4的右端与定位块8的左端位置之间安装有限位板10,定位块8和定位孔9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矩形,定位块8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柱12,将第一同步轮5的定位孔9插入在定位块8的内侧即可实现快速定位卡合,左侧的限位板10起到限位效果,防止第一同步轮5向左移动,将螺柱12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1的内侧,即可将第一螺纹柱与转动杆4相连,从而使得第一同步轮5可以实现快速的拆装,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第一同步轮5,便于调速。外环13的外表面抵触于支撑板2的内表面,内环14的内表面抵触于转动杆4的外表面,外环13的内侧与内环14的外侧位置之间转动安装有保持架15,保持架15的外侧设有球形槽16,球形槽16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滚珠17,外环13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盖板18,外环13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盖板19,第二盖板19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0,滚珠17在保持架15上的球形槽16内转动时,此时转动杆4在内环14的内侧转动,滚珠17起到减小摩擦力的效果,第一盖板18起到防尘效果,防止外侧的灰尘进入轴承内侧,滚珠17转动过程中摩擦起来的热量可以从第二盖板19的通孔20内散发出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机3启动后带动转动杆4和第一同步轮5同步转动,第一同步轮5通过外侧的同步带7带动第二同步轮6同时转动,第二同步轮6驱动滑台转动,由于第一同步轮5的直径小于第二同步轮6的直径,使得滑台运动的速度可以减慢,将第一同步轮5的定位孔9插入在定位块8的内侧即可实现快速定位卡合,左侧的限位板10起到限位效果,防止第一同步轮5向左移动,将螺柱12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1的内侧,即可将第一螺纹柱与转动杆4相连,从而使得第一同步轮5可以实现快速的拆装,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第一同步轮5,便于调速,滚珠17在保持架15上的球形槽16内转动时,此时转动杆4在内环14的内侧转动,滚珠17起到减小摩擦力的效果,第一盖板18起到防尘效果,防止外侧的灰尘进入轴承内侧,滚珠17转动过程中摩擦起来的热量可以从第二盖板19的通孔20内散发出去。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包括机箱(1)和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4),所述支撑板(2)的右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同步轮(5)和第二同步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轮(5)和第二同步轮(6)的外侧连接有同步带(7),所述第一同步轮(5)与转动杆(4)相连,所述第一同步轮(5)的直径小于第二同步轮(6)的直径,所述支撑板(2)的内侧与转动杆(4)的外侧位置之间转动安装有外环(13)和内环(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包括机箱(1)和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4),所述支撑板(2)的右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同步轮(5)和第二同步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轮(5)和第二同步轮(6)的外侧连接有同步带(7),所述第一同步轮(5)与转动杆(4)相连,所述第一同步轮(5)的直径小于第二同步轮(6)的直径,所述支撑板(2)的内侧与转动杆(4)的外侧位置之间转动安装有外环(13)和内环(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转动杆(4)转动安装在电机(3)的输出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块(8),所述第一同步轮(5)的表面贯穿有定位孔(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滑台运行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霆周仕杰谭飞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捷传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