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岷专利>正文

带檐式带孔家用电炉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53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檐式带孔家用电炉盘,它是一种家用保温电炉的电炉盘。传统电炉盘制作的家用保温电炉在炉子工作期间,返送蓄热的速度较慢,节能效果不太高,即使是采用能透气的保温隔热机构,也因传统炉盘不透气无法实现对流传热达到高效节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一般带檐式炉盘盘中的线槽上制作出一些通气孔,孔的直径略小于炉盘槽的槽宽,为保证炉盘强度,同槽孔与孔的间隔大于40mm,异槽孔距大于25mm。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能透气的保温炉体上可实现对流传热,将炉体蓄热在炉子工作期间或断电后较快地向上带出,传给锅底,使炉体蓄热实现直接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热损失。(*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檐式带孔家用电炉盘,它是一种家用保温电炉的电 炉盘。 技术背景电炉盘是用来镶嵌电热丝的耐火材料制品,目前市面上的家用电炉盘都是 采用传统的电炉盘,用传统电炉盘制作的家用保温电炉在炉子工作期间,电炉 炉体被烧热后,炉盘只能以幅射和传导传热的方式将炉体蓄热返回锅底,这种 方式返送蓄热的速度较慢,节能效果不太高,即使是采用能透气的保温隔热机 构,也因传统炉盘不透气无法实现对流传热达到高效节能,因此,很有必要设 计一种新型炉盘以适应高效节能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人们提供一种带檐式带孔家用电炉盘,在能透气的保温隔热 炉体上安装这种炉盘,能实现炉子的高效节能。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一般带檐式炉盘盘中的线槽上 制作出一些通气孔,制作方法可在模制时制出,也可在成品炉盘上用硬质合金 钻钻出,孔的直径略小于炉盘槽的槽宽,为保证炉盘强度,同槽孔与孔的间隔 大于40mm,异槽孔距大于25mm。将该技术安装在能透气的保温炉体上可 实现对流传热,将炉体蓄热在炉子工作期间或断电后较快地向上带出,传给锅 底,使炉体蓄热实现直接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热损失。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应用实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应用实例,在该例中本技术是一个内径 210mm的凹型带檐式带孔家用电炉盘1,该赉孔炉盘的盘中线槽内模制有直径 为5mm的20个通孔5,最小孔距为25mm。该炉盘1安装在透气型炉体3上, 该炉盘1的檐4将带隙隔热材料2和其它隔热材料封闭起来,在炉子工作时, 电热丝6发热一段时间后,炉体3被加热,带隙材料2中向上流动的热气流便 可通过该带孔炉盘1的通孔5流向炉盘内加热锅底,从而使炉内蓄热得到直接 回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损失。权利要求1、一种带檐式带孔家用电炉盘,其特征是炉盘的线槽内制作有通风孔,通风孔的直径略小于槽宽。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檐式带孔家用电炉盘,其特征是炉盘中通风 孔在同线槽中的孔距大于40mm,异槽孔距大于25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檐式带孔家用电炉盘,它是一种家用保温电炉的电炉盘。传统电炉盘制作的家用保温电炉在炉子工作期间,返送蓄热的速度较慢,节能效果不太高,即使是采用能透气的保温隔热机构,也因传统炉盘不透气无法实现对流传热达到高效节能。本技术在一般带檐式炉盘盘中的线槽上制作出一些通气孔,孔的直径略小于炉盘槽的槽宽,为保证炉盘强度,同槽孔与孔的间隔大于40mm,异槽孔距大于25mm。将该技术安装在能透气的保温炉体上可实现对流传热,将炉体蓄热在炉子工作期间或断电后较快地向上带出,传给锅底,使炉体蓄热实现直接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热损失。文档编号F24C7/00GK201121931SQ20072018998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岷 吉 申请人:岷 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檐式带孔家用电炉盘,其特征是:炉盘的线槽内制作有通风孔,通风孔的直径略小于槽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岷
申请(专利权)人:吉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