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526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的下端卡合有齿圈,外圈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有堵塞,通孔靠近齿圈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第一螺栓孔内啮合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一侧的通孔上对称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堵塞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栓孔,第三螺栓孔与定位螺栓啮合。本便于安装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在外圈和内圈的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二进油通道,能够适应不同的安装位置,均能方便进行加油,另外在外圈上开设有通孔,通过通孔安装堵塞,将堵塞安装在外圈上,方便操作,容易安装,结构牢固。

A kind of worm wheel slewing bearing easy to inst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蜗轮式回转支承
本技术涉及回转支承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蜗轮式回转支承。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回转支承设备由带轮齿的外圈、内圈、钢球和隔离块构成,在外圈与内圈之间的滚道中沿圆周方向均匀且依次间隔地安装钢球和隔离块。但由于现有蜗轮式回转支承设备通常采用整体式外齿圈,即在回转支承的外圈上直接加工轮齿,这种传统的整体式蜗轮回转支承对润滑条件要求较高,轮齿间一旦出现润滑不良,易产生齿面胶合、轮齿异常磨损等情况,导致传动效率低,尤其高速重负荷时,工作稳定性差,可靠性差,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甚至可能造成轮齿的咬死和损坏,进而造成整套回转支承的报废。中国专利CN206889476U公开了一种螺钉联接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内圈和齿圈,外圈与内圈的贴合面加工有安装钢球和隔离块的钢球滚道,所述齿圈包括齿圈本体,齿圈本体的外环面设有轮齿,其内环面为阶梯型结构,所述外圈的外环面加工为与齿圈内环面相匹配的阶梯型结构,所述齿圈套装于外圈的外环面,并通过紧定螺钉进行固定。该技术的回转支承结构拆装方便,可用于蜗轮蜗杆传动润滑不良,蜗轮容易磨损的场合。该申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但是该申请中堵塞和压主油杯均是从内圈的内部安装,当回转支承的直径较小时,堵塞和压主油杯不容易安装,另外圆锥销占用了一个内圈安装孔的位置,容易在安装内圈时,容易造成紧固不均匀,部分位置出线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具有方便安装,容易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的下端卡合有齿圈,外圈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有堵塞,通孔靠近齿圈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第一螺栓孔内啮合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一侧的通孔上对称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堵塞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栓孔,第三螺栓孔与定位螺栓啮合,第三螺栓孔一侧的堵塞上开设有第四螺栓孔,堵塞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球槽,第一球槽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第一油槽,第一油槽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进油通道,第一进油通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密封口,第一密封口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塞,所述内圈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球槽,第二球槽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第二油槽,第二油槽一侧的内圈上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密封口,第二密封口内卡合有第二密封塞,所述齿圈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五螺栓孔,第五螺栓孔内啮合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二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且与第二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一球槽和第一油槽均延伸至外圈的内壁上,第一球槽和第一油槽均为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球槽和第二球槽位置对应,大小相匹配,第一球槽和第二球槽内装有钢球。优选的,所述第三螺栓孔和第五螺栓孔的一端均设有螺帽槽,定位螺栓和固定螺栓的螺帽均置于螺帽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二进油通道分别延伸至外圈和内圈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便于安装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在外圈和内圈的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二进油通道,能够适应不同的安装位置,均能方便进行加油,另外在外圈上开设有通孔,通过通孔安装堵塞,将堵塞安装在外圈上,方便操作,容易安装,且通过定位螺栓对其进行定位,定位螺栓固定后安装齿圈,齿圈能将定位螺栓遮挡,减少螺栓孔外露,固定螺栓贯穿第二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固定齿圈的同时,又能对堵塞进行二次固定,结构牢固,容易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A放大图。图中:1、外圈;11、通孔;111、第一螺栓孔;112、定位螺栓;113、第二螺栓孔;12、堵塞;121、第三螺栓孔;122、第四螺栓孔;123、第一球槽;124、第一油槽;13、第一进油通道;131、第一密封口;132、第一密封塞;2、内圈;21、第二球槽;211、第二油槽;22、第二进油通道;221、第二密封口;222、第二密封塞;3、齿圈;31、第五螺栓孔;32、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安装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2,外圈1的下端卡合有齿圈3,外圈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内贯穿有堵塞12,通孔11靠近齿圈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111,第一螺栓孔111内啮合有定位螺栓112,定位螺栓112一侧的通孔11上对称开设有第二螺栓孔113,堵塞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栓孔121,第三螺栓孔121与定位螺栓112啮合,第三螺栓孔121一侧的堵塞12上开设有第四螺栓孔122,堵塞1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球槽123,第一球槽123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第一油槽124,第一球槽123和第一油槽124均延伸至外圈1的内壁上,第一球槽123和第一油槽124均为环形结构,方便钢球在球槽内活动,第一油槽12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进油通道13,第一进油通道13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密封口131,第一密封口13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塞132,内圈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球槽21,第一球槽123和第二球槽21位置对应,大小相匹配,第一球槽123和第二球槽21内装有钢球,通过钢球连接外圈1和内圈2,外圈1和内圈2上均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分别位于钢球的上下端的外圈1和内圈2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第二球槽21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第二油槽211,第二油槽211一侧的内圈2上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22,第二进油通道22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密封口221,第二密封口221内卡合有第二密封塞222,第一进油通道13和第二进油通道22分别延伸至外圈1和内圈2的外部,第一进油通道13和第二进油通道22的方向相反,位置不同,可以根据回转支承的安装位置,选用方便的进油口进行加油,使用灵活,齿圈3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五螺栓孔31,第五螺栓孔31内啮合有固定螺栓32,第三螺栓孔121和第五螺栓孔31的一端均设有螺帽槽,定位螺栓112和固定螺栓32的螺帽均置于螺帽槽内,保证螺栓安装后,外圈1和齿圈3的表面平整,避免出现尖端,固定螺栓32的一端贯穿第二螺栓孔113和第四螺栓孔122,且与第二螺栓孔113和第四螺栓孔122啮合。工作过程:安装时,将外圈1和内圈2的位置对应,通过通孔11向第一球槽123和第二球槽21内安装钢球,安装合适数量的钢球后,将堵塞12塞进通孔11,并通过贯穿第一螺栓孔111的定位螺栓112固定堵塞12的位置,定位后第四螺栓孔122与第二螺栓孔113位于同一直线上,然后进行齿圈3安装,齿圈3从外圈1的下端套入,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下端卡合有齿圈(3),外圈(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内贯穿有堵塞(12),通孔(11)靠近齿圈(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111),第一螺栓孔(111)内啮合有定位螺栓(112),定位螺栓(112)一侧的通孔(11)上对称开设有第二螺栓孔(113),所述堵塞(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栓孔(121),第三螺栓孔(121)与定位螺栓(112)啮合,第三螺栓孔(121)一侧的堵塞(12)上开设有第四螺栓孔(122),堵塞(1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球槽(123),第一球槽(123)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第一油槽(124),第一油槽(12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进油通道(13),第一进油通道(13)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密封口(131),第一密封口(13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塞(132),所述内圈(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球槽(21),第二球槽(21)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第二油槽(211),第二油槽(211)一侧的内圈(2)上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22),第二进油通道(22)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密封口(221),第二密封口(221)内卡合有第二密封塞(222),所述齿圈(3)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五螺栓孔(31),第五螺栓孔(31)内啮合有固定螺栓(32),固定螺栓(32)的一端贯穿第二螺栓孔(113)和第四螺栓孔(122),且与第二螺栓孔(113)和第四螺栓孔(122)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蜗轮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下端卡合有齿圈(3),外圈(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内贯穿有堵塞(12),通孔(11)靠近齿圈(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111),第一螺栓孔(111)内啮合有定位螺栓(112),定位螺栓(112)一侧的通孔(11)上对称开设有第二螺栓孔(113),所述堵塞(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栓孔(121),第三螺栓孔(121)与定位螺栓(112)啮合,第三螺栓孔(121)一侧的堵塞(12)上开设有第四螺栓孔(122),堵塞(1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球槽(123),第一球槽(123)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第一油槽(124),第一油槽(12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进油通道(13),第一进油通道(13)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密封口(131),第一密封口(13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塞(132),所述内圈(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球槽(21),第二球槽(21)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第二油槽(211),第二油槽(211)一侧的内圈(2)上开设有第二进油通道(22),第二进油通道(22)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密封口(221),第二密封口(221)内卡合有第二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贺胜韩啸胡桂珍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安耐特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