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425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隧道,隧道的内部铺设有供水管,隧道的外侧设置有养护蓄水池,养护蓄水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输水管和三通接头,输水管的出水端与三通接头的进水端连接。该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通过设置供水管,在养护蓄水池、水泵、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的配合使用下,便于及时的向供水管中供水,减少了在降尘作业过程中的人工用量和机械用量,提高了该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的使用效果。

A spray dust control device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隧道施工主要采用钻爆法施工,隧道开挖爆破肯初次支护喷射混凝土都会大量细微粉尘,而细微粉尘对施工人员健康有重大威胁,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对隧道粉尘进行处理,现有胡隧道施工的降尘装置通常为洒水车降尘和人工水管洒水降尘。1、现有技术中的洒水车降尘通常需配备专用洒水车和洒水车司机,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成本较高,且作业周期较长,影响喷淋效率;2、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水管洒水降尘,作业效果一般,工人随意性较大,降尘效果不佳,影响降尘效率,对于一些长隧道所需人工较多,提高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具备喷淋面均匀、减少了降尘作业的人工和机械用量以及实现隧道降尘的精细化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喷淋除尘装置使用效果一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喷淋面均匀、减少了降尘作业的人工和机械用量以及实现隧道降尘的精细化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包括隧道,所述隧道的内部铺设有供水管,所述隧道的外侧设置有养护蓄水池,所述养护蓄水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输水管和三通接头,所述输水管的出水端与三通接头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个出水端均固定连接有喷洒管,所述喷洒管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套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洒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水孔,所述套筒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出水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水管为钢管,且供水管的规格为大于100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喷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0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通过设置供水管,在养护蓄水池、水泵、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的配合使用下,便于及时的向供水管中供水,减少了在降尘作业过程中的人工用量和机械用量,提高了该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的使用效果。2、该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通过设置喷淋装置,在输水管、三通接头、喷洒管和套筒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在降尘过程中喷淋面均匀,节约施工用水,同时喷洒管和套筒活动套接,在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的配合下,通过旋转喷洒管的方向,从而便于调节喷洒管的出水方向,从而实现隧道降尘的自动化、精细化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纵断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横断面图;图3为本技术中喷洒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喷洒管的剖面图。图中:1-隧道;2-供水管;3-喷淋装置;31-输水管;32-三通接头;33-喷洒管;331-第一出水孔;34-套筒;341-第二出水孔;4-养护蓄水池;5-第一输送管;6-水泵;7-第二输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包括隧道1,所述隧道1的内部铺设有供水管2,所述隧道1的外侧设置有养护蓄水池4,所述养护蓄水池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5,所述第一输送管5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7,所述第二输送管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2;所述供水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淋装置3,所述喷淋装置3包括输水管31和三通接头32,所述输水管31的出水端与三通接头3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三通接头32的两个出水端均固定连接有喷洒管33,所述喷洒管33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套筒34。具体的,所述喷洒管3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水孔331,所述套筒34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出水孔341。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出水孔331和第二出水孔341的设置,提高了喷洒管33的喷洒效果,便于调节喷洒方向。具体的,所述供水管2为钢管,且供水管2的规格为大于100mm。本实施方案中,供水管2设置为钢管,延长了供水管2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喷淋装置3之间的距离为20m。本实施方案中,喷淋装置3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0m,避免供水管2因水管水压过大导致破损,造成损失。具体的,所述第二输送管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阀门。本实施方案中,阀门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启动水泵6,将养护蓄水池4内部水在第一输送管5和第二输送管7的配合使用下,及时的向供水管2中供水,从而输送到喷淋装置3中,在输水管31、三通接头32、喷洒管33和套筒34的配合使用下,由于喷洒管33和套筒34活动套接,通过旋转喷洒管33的位置,当第一出水孔331和第二出水孔341的相连通时,进行喷淋降尘,同时调节喷洒管33的出水方向,从而实现隧道1降尘作业。综上所述,该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通过设置供水管2,在养护蓄水池4、水泵6、第一输送管5和第二输送管7的配合使用下,便于及时的向供水管2中供水,减少了在降尘作业过程中的人工用量和机械用量,提高了该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喷淋装置3,在输水管31、三通接头32、喷洒管33和套筒34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在降尘过程中喷淋面均匀,节约施工用水,同时喷洒管33和套筒34活动套接,在第一出水孔331和第二出水孔341的配合下,通过旋转喷洒管33的方向,从而便于调节喷洒管33的出水方向,从而实现隧道1降尘的自动化、精细化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包括隧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的内部铺设有供水管(2),所述隧道(1)的外侧设置有养护蓄水池(4),所述养护蓄水池(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5),所述第一输送管(5)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7),所述第二输送管(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2);/n所述供水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淋装置(3),所述喷淋装置(3)包括输水管(31)和三通接头(32),所述输水管(31)的出水端与三通接头(3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三通接头(32)的两个出水端均固定连接有喷洒管(33),所述喷洒管(33)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套筒(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喷淋降尘装置,包括隧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的内部铺设有供水管(2),所述隧道(1)的外侧设置有养护蓄水池(4),所述养护蓄水池(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5),所述第一输送管(5)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7),所述第二输送管(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2);
所述供水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淋装置(3),所述喷淋装置(3)包括输水管(31)和三通接头(32),所述输水管(31)的出水端与三通接头(3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三通接头(32)的两个出水端均固定连接有喷洒管(33),所述喷洒管(33)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函廷张凌国王守钱龙泽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