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411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30
操作设备(100)具备:用户界面装置(1);控制基板(4),其安装有电子元件(42)并控制用户界面装置(1)及空气调节机;以及框体(10),其在内侧收纳用户界面装置(1)及控制基板(4)。框体(10)具有框体主体(2)和金属面板(31、32),所述框体主体由非导电性的树脂形成,所述金属面板由与形成框体主体(2)的树脂相比弹性模量高的金属形成,以露出到框体(10)的外侧的状态固定于框体主体(2),对框体主体(2)进行加强。

Opera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操作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操作设备。
技术介绍
提供有一种用于对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设备例如空气调节机进行远程操作的操作设备,该操作设备安装于墙壁。作为这种操作设备,有具备如下构件的操作设备:显示用模块,其显示设置有空气调节机的房间的温度、湿度等;控制基板,其安装有各种电子元件并向空气调节机发送用于控制空气调节机的控制信息;以及框体,其收纳显示模块及控制基板。作为具有与这样的操作设备同样的结构的显示装置,提出有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由AES、ABS、PP等树脂材料形成并收纳显示面板的壳体的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显示装置中,壳体具有框状的上壳和下壳,上壳以与显示面板的周部之间夹设有环状的垫圈的状态通过螺钉固定于下壳。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11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显示装置中,由于框状的上壳由树脂材料形成,因此为了提高上壳的强度,不得不增大其厚度及宽度。因此,上壳的外形尺寸变大,进而整个显示装置的外形尺寸也变大。而且,在具有与这样的显示装置同样的结构的操作设备的情况下,其外形尺寸变大,因此能够设置该操作设备的空间有可能受到限制。另外,在安装于墙壁的操作设备的情况下,若其外形尺寸变大,则处于设置有操作设备的房间中的人误接触操作设备而使操作设备破损的可能性也提高。并且,若操作设备的外形尺寸变大,则难以将多个操作设备集中设置于墙壁的有限的区域,有可能损害外观。>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理由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实现小型化的操作设备。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设备具备:用户界面装置;控制基板,其安装有电子元件并控制用户界面装置及外部设备;以及框体,其收纳用户界面装置及控制基板。框体具有:框体主体,其由非导电性的树脂形成;以及加强构件,其由与树脂相比弹性模量高的金属形成,以至少一部分露出到框体之外的状态固定于框体主体,对框体主体进行加强。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框体具有框体主体和加强构件,所述框体主体由非导电性的树脂形成,所述加强构件由与树脂相比弹性模量高的金属形成,以至少一部分露出到框体之外的状态固定于框体主体,对框体主体进行加强。由此,与例如仅由树脂形成且周壁的厚度相同的框体相比,框体的刚性提高,因此能够在提高框体的强度的同时使框体小型化。因此,可实现由框体的小型化带来的整个操作设备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操作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操作设备的图1的A-A线的剖视向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操作设备安装于墙壁的状态的一例的图。图4A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时的立体图。图4B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时的立体图。图5A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实施方式的框体时的立体图。图5B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实施方式的框体时的立体图。图6A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实施方式的金属面板时的立体图。图6B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实施方式的金属面板时的立体图。图7A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实施方式的将金属面板安装于框体的状态时的立体图。图7B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实施方式的将金属面板安装于框体的状态时的立体图。图8A是实施方式的绝缘构件的立体图。图8B是实施方式的绝缘片材的立体图。图9是实施方式的绝缘构件的立体图。图10是实施方式的基座构件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将金属面板及绝缘构件固定于框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将金属面板、绝缘构件及用户界面装置安装于框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将绝缘构件及用户界面装置安装于框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将金属面板、绝缘构件、用户界面装置及第1绝缘片材安装于框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将金属面板、绝缘构件、用户界面装置、第1绝缘片材及控制基板安装于框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将金属面板、绝缘构件、用户界面装置、第1绝缘片材、控制基板及第2绝缘片材安装于框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操作设备的安装方法的示意图。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操作设备的安装方法的示意图。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操作设备的安装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操作设备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设备例如设置于建筑物的墙壁,经由信号线与空气调节机(未图示)那样的操作对象设备连接。该操作设备通过向操作对象设备发送与用户的操作相应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操作对象设备。如图1所示,操作设备100具备用户界面装置1和框体10。另外,如图2所示,操作设备100具备控制基板4和基座构件5,该控制基板4安装有多个电子元件42并向用户界面装置1及空气调节机输出控制信号,该基座构件5用于将框体10安装于墙壁材料(建材)。并且,操作设备100具备以覆盖用户界面装置1的周部的方式配置的绝缘构件(第2绝缘构件)7、夹设在用户界面装置1与控制基板4之间的绝缘片材8、以及覆盖控制基板4的与绝缘片材8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的绝缘构件(第3绝缘构件)6。如图3所示,操作设备100固定于墙壁材料W,以在上方连接有用于与空气调节机进行通信的信号线L的状态设置。以下,在本说明书中,适当地将操作设备100如图3所示那样安装于墙壁材料W时的铅垂向上设为+Z方向,将铅垂向下(地面F侧)设为-Z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将与墙壁材料W平行且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墙壁材料W垂直的方向设为Y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当地将+Y方向设为前面侧、将-Y方向设为后面侧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用户界面装置1具有显示器11和与显示器11的前表面重叠地配置的触摸面板12。显示器11是扁平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面即前表面设置有如图1所示的显示部11a。显示器11例如是液晶显示器。触摸面板12是电阻膜式触摸面板、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等。用户界面装置1例如经由FPC基板那样的柔性配线基板13与控制基板4连接。用户界面装置1基于从控制基板4经由柔性配线基板13输入的控制信号,在显示器11上显示各种信息。另外,在显示器11的后表面安装有加强用的金属框架111。控制基板4通过向用户界面装置1输出控制信号,使用户界面装置1的显示部11a显示信息。另外,控制基板4根据用户对用户界面装置1进行的操作而生成控制信号并向空气调节机输出。如图4A所示,控制基板4具有基板41、安装于基板41的后表面的多个电子元件42、电容器43、热敏电阻44以及连接器46。另外,如图4B所示,在控制基板4的前表面设置有例如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那样的发光部47。若向操作设备100接通电源,则控制基板4使发光部47点亮。在多个电子元件4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设备,其中,具备:/n用户界面装置;/n控制基板,其安装有电子元件,向所述用户界面装置及操作对象设备输出控制信号;以及/n框体,其在内侧收纳所述用户界面装置及所述控制基板,/n所述框体具有:框体主体,其由非导电性的树脂形成;以及加强构件,其由与所述树脂相比弹性模量高的金属形成,以至少一部分露出到所述框体的外侧的状态固定于所述框体主体,对所述框体主体进行加强。/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操作设备,其中,具备:
用户界面装置;
控制基板,其安装有电子元件,向所述用户界面装置及操作对象设备输出控制信号;以及
框体,其在内侧收纳所述用户界面装置及所述控制基板,
所述框体具有:框体主体,其由非导电性的树脂形成;以及加强构件,其由与所述树脂相比弹性模量高的金属形成,以至少一部分露出到所述框体的外侧的状态固定于所述框体主体,对所述框体主体进行加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加强构件具有第1部位,所述第1部位在所述加强构件固定于所述框体主体的状态下在所述框体主体的内侧露出,
所述加强构件还具备第1绝缘构件,所述第1绝缘构件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设置于所述加强构件中的所述第1部位的与所述用户界面装置相向的部分,
所述操作设备还具备第2绝缘构件,所述第2绝缘构件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覆盖所述用户界面装置中的与所述第1部位相向的部分,
在所述用户界面装置与所述加强构件的相向方向上,所述第1绝缘构件以与所述第2绝缘构件重叠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框体主体为扁平且厚度方向的一面开放的箱状,在底壁中的所述用户界面装置在所述框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区域形成有开口部,
所述加强构件固定于所述框体主体的外侧,
所述第1部位是所述加强构件中的配置在所述框体主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内侧的部位,
所述底壁中的与所述开口部相邻的第2部位的厚度与所述第1部位的厚度相同。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仓献一郎村田吉照杉村光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