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质软土施工用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071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淤泥质软土施工用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结构,包括旋喷桩体(1)、锚固系统(2)、淤泥质软土(3)、冠梁(4)、围护桩(5)、腰梁(6)、传力块(7)和地下混凝土结构(8),所述旋喷桩体(1)倾斜设置于淤泥质软土(3)中,所述淤泥质软土(3)外侧设置有围护桩(5),所述围护桩(5)一侧通过传力块(7)与地下混凝土结构(8)相连接,所述围护桩(5)顶端设置有冠梁(4),所述围护桩(5)一侧还设置有腰梁(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显著提高旋喷桩体的抗剪和抗拉强度,使淤泥质软土的流变变形处于收敛状态,提高土体的稳定性,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质软土施工用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淤泥质软土施工用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淤泥质软土含水量高且孔隙比大,土体稳定性差,极易发生蠕变,因此在淤泥质软土中进行基坑支护施工存在诸多困难,尤其是拉锚支护体系应用于淤泥质软土中,存在较高的质量与安全风险。现有的支护结构应用于淤泥质软土中,要么增加施工造价和施工工期,要么存在施工质量与安全风险。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淤泥质软土施工用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淤泥质软土施工用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结构。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淤泥质软土施工用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结构,包括旋喷桩体、锚固系统、淤泥质软土、冠梁、围护桩、腰梁、传力块和地下混凝土结构,所述旋喷桩体倾斜设置于淤泥质软土中,所述淤泥质软土外侧设置有围护桩,所述围护桩一侧通过传力块与地下混凝土结构相连接,所述围护桩顶端设置有冠梁,所述围护桩一侧还设置有腰梁;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质软土施工用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喷桩体(1)、锚固系统(2)、淤泥质软土(3)、冠梁(4)、围护桩(5)、腰梁(6)、传力块(7)和地下混凝土结构(8),所述旋喷桩体(1)倾斜设置于淤泥质软土(3)中,所述淤泥质软土(3)外侧设置有围护桩(5),所述围护桩(5)一侧通过传力块(7)与地下混凝土结构(8)相连接,所述围护桩(5)顶端设置有冠梁(4),所述围护桩(5)一侧还设置有腰梁(6);所述旋喷桩体(1)包括直线段(101)、末端扩径段(102)、中间扩径段(103)和空浆段(104),所述末端扩径段(102)、直线段(101)、中间扩径段(103)和空浆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质软土施工用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喷桩体(1)、锚固系统(2)、淤泥质软土(3)、冠梁(4)、围护桩(5)、腰梁(6)、传力块(7)和地下混凝土结构(8),所述旋喷桩体(1)倾斜设置于淤泥质软土(3)中,所述淤泥质软土(3)外侧设置有围护桩(5),所述围护桩(5)一侧通过传力块(7)与地下混凝土结构(8)相连接,所述围护桩(5)顶端设置有冠梁(4),所述围护桩(5)一侧还设置有腰梁(6);所述旋喷桩体(1)包括直线段(101)、末端扩径段(102)、中间扩径段(103)和空浆段(104),所述末端扩径段(102)、直线段(101)、中间扩径段(103)和空浆段(104)顺次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锚固系统(2)包括钢绞线(201)、圆孔锚板(202)、融焊锚头(203)、锚具(204)、夹具(205)和楔形调节板(206),所述圆孔锚板(202)中部设有通孔(2021),该通孔(2021)四周设有圆形安装孔(2022),所述钢绞线(201)设于旋喷桩体(1)内,且钢绞线(201)一端位于末端扩径段(102)处,所述钢绞线(201)一端穿过圆孔锚板(202)的圆形安装孔(2022)并通过融焊锚头(203)将钢绞线(201)与圆孔锚板(202)连接为一体,所述冠梁(4)和设置于腰梁(6)上的楔形调节板(206)均设置有锚具(204),所述钢绞线(201)另一端经锚具(204)并与夹具(205)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淤泥质软土施工用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喷桩体(1)为二个。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水勇奚晟翔蒋凤昌吉盛凯熊新华居剑浩奚彩进沈华周喜乐沈嘉晨蔡广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泰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