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041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37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包括河底土壤、河道、河道岸坡,所述河道设置于河底土壤的两侧,所述河道岸坡设置于河道的上表面,所述河底土壤的内侧贯穿设置有松木桩,所述河底土壤的上表面覆盖有森林土壤,所述森林土壤的上表面覆盖有防冲结构网,且防冲结构网贯穿设置于松木桩的内侧,所述防冲结构网的上表面设有沉水植物苦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高防冲效果,改善水生态环境,利于环境友好,便于布设,利用沉水植物苦草的苦草根系能够稳定土层的同时能有效改善土壤性质,增强土壤胶结能力,提高森林土壤的抗冲性。进而达到提高防冲效果,改善水质,防止水土流失,修复污染河道水生态系统的作用。

An ecological herbaceous layer suitable for river bottom erosion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和河道治理工程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
技术介绍
我国领土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系列的水生态环境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尤其是在下游河道存在着大量的泥沙淤积,由此既影响了河道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等基本功能,也污染了水体及两岸的生态环境。对于下游河道的淤积问题,综其原因在于上游河道河底遭到河流冲刷,造成河道水土流失,被冲散的土壤颗粒和泥沙随着河水流入下游河道。而下游一些较窄河道由于输沙率低,并且常年没有进行疏导维护,就很容易造成河道淤积。目前针对如何处理上游河道河底防冲刷的问题,现有工程普遍采用的是格宾石笼网垫结构或直接在河底喷射混凝层。格宾石笼网垫是由高强度且软质耐腐的钢丝编制而成的网箱,并在其中填入石块形成一个整体的网垫结构,铺于河底。该防冲结构造价低廉、透水性好、整体柔韧稳固,能有效防止河底土壤被冲刷。但由于不同石块之间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孔隙,容易造成泥沙及污染物淤积,同时外露网格的局部容易遭到破坏,使网内松散的石头掉出网外而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而在河底直接喷射混凝土层,虽防冲效果良好且具有很好的河底防渗作用,但该结构阻隔了水流的同时,也阻隔了水体中动植物与土壤的接触,对水生态环境存在较大不利影响。鉴于此,针对现有河底防冲结构的不足之处,亟待研发一种造价低廉、抗冲效果良好且具有生态性的新型结构,因此急需设计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容易造成泥沙及污染物淤积,同时外露网格的局部容易遭到破坏,使网内松散的石头掉出网外而影响结构的整体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包括河底土壤、河道、河道岸坡,所述河道设置于河底土壤的两侧,所述河道岸坡设置于河道的上表面,所述河底土壤的内侧贯穿设置有松木桩,所述河底土壤的上表面覆盖有森林土壤,所述森林土壤的上表面覆盖有防冲结构网,且防冲结构网贯穿设置于松木桩的内侧,所述防冲结构网的上表面设有沉水植物苦草。优选的,所述防冲结构网包括一号尼龙绳、二号尼龙绳、纱布,所述防冲结构网由一号尼龙绳与二号尼龙绳呈经纬交叉排布,所述纱布设置于一号尼龙绳的内侧。优选的,所述松木桩包括桩头、桩身、固定槽、固定桩、卡块、弹簧、线槽,所述桩身设置于桩身的底端,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桩身的内侧,所述线槽贯穿设置于桩头的内侧,所述固定桩焊接于桩头的底端,所述卡块与弹簧皆设置于固定桩的内侧,且弹簧设置于卡块的左侧。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固定桩套接,所述卡块与弹簧组成弹性结构,所述卡块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卡块呈对立排布,所述卡块与固定槽卡合。优选的,所述线槽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线槽呈“十”字交叉排布,两组所述线槽分别与一号尼龙绳与二号尼龙绳卡合。优选的,所述森林土壤的厚度为100~130mm,所述一号尼龙绳与二号尼龙绳呈100mm×100mm的距离交叉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提高防冲效果,改善水生态环境,利于环境友好,便于布设;(1)设置有防冲结构网、沉水植物苦草、森林土壤,通过一号尼龙绳与二号尼龙绳呈席状编制成网结构对森林土壤进行限位固定,能有效克服格宾石笼网垫容易造成泥沙及污染物淤积及混凝土喷射层阻断水生动植物与土壤相互接触的不利缺陷。同时在森林土壤内种植沉水植物苦草,利用沉水植物苦草的苦草根系能够稳定土层的同时能有效改善土壤性质,增强土壤胶结能力,提高森林土壤的抗冲性。进而达到提高防冲效果,改善水质,防止水土流失,修复污染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效果。(2)设置有松木桩,利用分体设计,通过将防冲结构网卡入线槽中,通过将固定桩插入固定槽内侧,利用弹簧形变产生弹力施加于卡块,能够使卡块始终抵住固定槽内壁,使桩头于桩身固定,避免防冲结构网需要在松木桩上捆绑固定,进而达到便于布设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防冲结构网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松木桩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1、防冲结构网;101、一号尼龙绳;102、二号尼龙绳;103、纱布;2、沉水植物苦草;3、松木桩;301、桩头;302、桩身;303、固定槽;304、固定桩;305、卡块;306、弹簧;307、线槽;4、森林土壤;5、河底土壤;6、河道;7、河道岸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包括河底土壤5、河道6、河道岸坡7,河道6设置于河底土壤5的两侧,河道岸坡7设置于河道6的上表面,河底土壤5的内侧贯穿设置有松木桩3,松木桩3包括桩头301、桩身302、固定槽303、固定桩304、卡块305、弹簧306、线槽307,桩身302设置于桩身302的底端,固定槽303设置于桩身302的内侧,线槽307贯穿设置于桩头301的内侧,固定桩304焊接于桩头301的底端,卡块305与弹簧306皆设置于固定桩304的内侧,且弹簧306设置于卡块305的左侧,卡块305与固定桩304套接,卡块305与弹簧306组成弹性结构,卡块305的数量为两组,卡块305呈对立排布,卡块305与固定槽303卡合,线槽307的数量为两组,线槽307呈“十”字交叉排布,两组线槽307分别与一号尼龙绳101与二号尼龙绳102卡合,线槽307起到固定一号尼龙绳101与二号尼龙绳102的作用,弹簧306起到为卡块305提供弹力的作用,通过弹簧306形变产生弹力施加于卡块305,能够使卡块305抵住固定槽303。河底土壤5的上表面覆盖有森林土壤4,森林土壤4的厚度为100~130mm,一号尼龙绳101与二号尼龙绳102呈100mm×100mm的距离交叉排布,森林土壤4的土壤孔隙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能有效将污水中的氮磷元素及有机质作为微生物的养分进行降解吸收,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处理。森林土壤4的上表面覆盖有防冲结构网1,且防冲结构网1贯穿设置于松木桩3的内侧,防冲结构网1的上表面设有沉水植物苦草2,防冲结构网1包括一号尼龙绳101、二号尼龙绳102、纱布103,防冲结构网1由一号尼龙绳101与二号尼龙绳102呈经纬交叉排布,纱布103设置于一号尼龙绳101的内侧,防冲结构网1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通过防冲结构网1覆盖在森林土壤4上,能够对森林土壤4进行束缚,避免森林土壤4流失。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将森林土壤4铺设在河底土壤5上,然后将防冲结构网1铺设在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包括河底土壤(5)、河道(6)、河道岸坡(7),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6)设置于河底土壤(5)的两侧,所述河道岸坡(7)设置于河道(6)的上表面,所述河底土壤(5)的内侧贯穿设置有松木桩(3),所述河底土壤(5)的上表面覆盖有森林土壤(4),所述森林土壤(4)的上表面覆盖有防冲结构网(1),且防冲结构网(1)贯穿设置于松木桩(3)的内侧,所述防冲结构网(1)的上表面设有沉水植物苦草(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包括河底土壤(5)、河道(6)、河道岸坡(7),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6)设置于河底土壤(5)的两侧,所述河道岸坡(7)设置于河道(6)的上表面,所述河底土壤(5)的内侧贯穿设置有松木桩(3),所述河底土壤(5)的上表面覆盖有森林土壤(4),所述森林土壤(4)的上表面覆盖有防冲结构网(1),且防冲结构网(1)贯穿设置于松木桩(3)的内侧,所述防冲结构网(1)的上表面设有沉水植物苦草(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结构网(1)包括一号尼龙绳(101)、二号尼龙绳(102)、纱布(103),所述防冲结构网(1)由一号尼龙绳(101)与二号尼龙绳(102)呈经纬交叉排布,所述纱布(103)设置于一号尼龙绳(10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河底防冲的生态草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木桩(3)包括桩头(301)、桩身(302)、固定槽(303)、固定桩(304)、卡块(305)、弹簧(306)、线槽(307),且松木桩(3)采用分体设计,所述桩身(302)设置于桩头(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皓然邱珍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