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油烟机清洗导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824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排油烟机清洗导油结构,其清洗结构由水箱、导管、给水泵及喷嘴所组成,喷嘴固定于风腔的外缘壁板上,该水箱设置于外壳体适当位置处,其导油结构包括于风腔下方油烟吸入口设置的一导油盘,该导油盘内缘设有一阻油环,外缘环缘与油烟吸入口密合,于阻油环与环缘间为一凹入的导油环沟,该阻油环位于后缘延伸有一宽形的导油漏斗,呈渐缩状延伸至后方的集油杯缘端。(*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有关一种排油烟机,尤指一种具有可清洗及易于导油的排油烟机。在现有的排油烟机中,系在一外壳体的内部设置一马达,该马达的传动轴连接有一风扇,藉由该排油烟机的马达与风扇来抽取厨房烹饪时所产生的油烟,由排烟管导引至适当的位置;在经常使用排油烟机时,它吸取烹饪油烟气中的油分子,其中部份会依附及残留在排油烟机下缘的导烟罩、内部的风扇、风腔及油烟所经过的通路,位于排油烟机下缘的导烟罩,可直接用外部的抹布擦拭清洁,位于风腔内部空间,在无法直接擦拭及清洁情况下,只有任其长期残留,等到内部的油分子长期累积后,再任其以预设的导油盘承接高粘度的油污,再由一预设于导油盘后缘的软管排引至下方的集油杯中;该已知技术的排油烟机所呈现的缺点,主要系在于结构中缺乏可清洗风扇与风腔内部的结构,以及在油污排除的出口过于狭小所致。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油烟机,其中该抽油烟机的清洗导油结构中的清洗结构,由水箱、导管、给水泵及数个喷嘴所组成,该数个喷嘴系固定位于风腔的外缘壁板上,该水箱设置于外壳体适当位置处,该水箱的水供应口系螺设于外壳体的上缘板体上;利用该清洗结构,在烹饪后直接由预设于外部的按钮开关启动给水泵,将水箱内的水经由导管导引至风腔壁的喷嘴,由喷嘴呈喷射状喷至风腔内的涡轮风扇上,该涡轮风扇于高速旋转下,将该喷射出至旋转中涡轮风扇上的水,利用涡轮风扇的高速离心力,以抛用的方式,抛甩至风腔的内缘壁上清洗风腔的内缘壁面,该被抛甩的水珠在受涡轮风扇内部的涡旋风流的作用下,会不断地重覆回旋于涡轮风扇内部(此时部份雾化的水珠会经由排烟管排至适当位置),直到水珠沿着内腔的内缘壁向下滑落至预设于风腔下缘的导油盘内,有效地清洗风腔内缘壁与涡轮风扇的叶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油烟机,其中该经由清洗结构以喷射的水流清洗风腔内缘壁后的油污混合液,系由枢设于风腔下方的导油盘承接,该导油盘系具有一高于导油环沟外缘唇边的阻油环,该导油盘于后缘延伸设有一导油漏斗,该导油漏斗与导油盘系以一体成型制成,可将风腔壁面清洗后的油污,经由该导油盘的导引,再由导油漏斗导入枢设于排油烟机下缘的集油杯中,有效地集中清洗后的油污。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油烟机,其中设置于风腔下缘的导油盘,其系于后缘延伸设有一导油漏斗,该导油漏斗系为一具有宽形向下弯弧呈较窄的导油板,于导油板的外缘为一包覆的环面,该导油漏斗与导油盘相邻的缘面为一宽阔的缘口,下缘为一较窄具有集中油污的导油出口,易于将清洗后的油污导入下方的集油杯上;该导油漏斗具有宽形向下渐缩成较窄的导油通路,更可为一般排油烟机的油污导油及排油。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油烟机清洗导油结构,包括有一清洗结构,由水箱、导管、给水泵及数个喷嘴所组成,该数个喷嘴被固定于风腔的外缘壁板上,该水箱被固定于外壳体适当位置;该水箱由导管连接至给水泵,该给水泵再由导管连接至分歧管,由该分歧管连接数个导管至被固定于风腔外缘壁面上的喷嘴;一导油结构,其系枢接固定于排油烟机风腔的油烟吸入口下缘位置,由一导油盘、阻油环、导油漏斗的结构体一体成型制成,该导油盘具有一导油环沟及一适当高度的环缘,该导油环沟的内缘为直立环状的阻油环,该阻油环的上端环缘与涡轮风扇外缘板面相邻,高度高于导油环沟外缘环缘唇边高度;该导油漏斗位于导油盘的后缘位置,具有一呈宽形向下弯弧呈较窄的导油板,该导油板的外缘由导油盘的环缘延伸有侧缘板及外缘板,成为一包覆的环面,于该导油漏斗和导油盘相邻的缘面为一宽阔的缘口,下缘为一较窄具有集中油污的导油出口。下面,参照附图,以举例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一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之一。图二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之二。图三为本技术的组件分解图。图四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五为本技术的清洗结构组件立体示意图。图六为本技术的部份组件分解图。图七为本技术的部份剖面图。本技术系提供一种排油烟机的清洗导油结构,如图一至图四所示,排油烟机10基本系由外壳体11、马达12、涡轮风扇14、风腔15、导油盘16、导烟罩17及集油杯22所组成,其中该马达12与涡轮风扇14分别由连接板固定于外壳体11上,该二涡轮风扇14分别位于风腔15的二风室33的中心位置,于二风室33间由一隔板34将风腔15分隔开来,该风腔15位于每一风室33的下缘为一油烟吸入口,于该吸入口位置枢接有一导油盘16,该外壳体11的下缘再由一导烟罩17盖合;该位于二风室33间的隔板34上缘的外壳体11位置,设有一排烟连接口13,该排烟连接口13由导烟管连接;该排油烟机10籍由外壳体11的背缘可枢接固定于炉台上缘的壁面上,藉由风腔15内部的马达12带动涡轮风扇14高速旋转,位于涡轮风扇14下缘的油烟吸入口21,在涡轮风扇14高速排烟的吸取作用下,吸取烹饪时所产生的油烟。由排油烟机10吸取的烹饪后的油烟,会附着于吸取油烟的涡轮风扇14及风腔15的内缘壁上,本技术的排油烟机10系利用一清洗结构51来清洗吸附于涡轮风扇14及风腔15内缘壁的油污,再由设于风腔15下缘的导油结构52来导引排出至排油烟机10后缘下端的集油杯22上,以防止吸附于涡轮风扇14及风腔15内缘壁的油烟,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后所造成的污染。本技术排油烟机清洗导油结构的清洗结构51,如图三至图六所示,由水箱18、导管19、给水泵20、分歧管39及数个喷嘴38所组成,其中该水箱18系设置固定于外壳体11的内部前缘位置,利用水箱18上端的注水口螺设固定于外壳体11前端上缘板体上,外端再由一盖子盖合;该清洗结构51的水箱18之下端设有一出水管,该出水管由一导管19连接至给水泵20的进水端,该给水泵20被固定于外壳体11前端内缘适当位置;该给水泵20的出水端另枢接有导管19,由导管19连接至具有复数分歧管39上,再由分歧管39以导管19连接至设置固定于风腔15壁板适当位置的喷嘴38上,该清洗结构51的给水泵20的电源,由导线连接至排油烟机10外壳体11前端面板的一独立清洗按压开关上;在烹饪后,该排油烟机10的涡轮风扇14仍高速旋转下,只要用一手指按向于排油烟机10面板的按压开关上,该给水泵20随之启动,藉由导管19向水箱18抽取预储存的清水(可添加清洁剂),藉由给水泵20的动力,再由导管19导引至复数分歧管39,由数个导管19导引至设置固定于风腔15壁面上的喷嘴38上;该由给水泵20抽取的清水,经由喷嘴38喷出,同时在涡轮风扇14高速旋转下,该喷射出至旋转中涡轮风扇上的水,利用涡轮风扇的高速离心力,以抛甩的水珠在受涡轮风扇14内部的涡旋风流的作用下,会不断的重覆回旋于涡轮风扇14的内部(此时部份雾化的水珠会经由排烟管排至适当位置),直到水珠沿着风腔15的内缘壁向下滑落至预设于风腔15下缘的导油盘16为止;该原在烹饪时所依附于涡轮风扇14及风腔15内缘壁的油烟,经由上述的清洗结构51清洗后,很容易的将大部分的附着的油烟清除及减少油烟的累积;更在每次使用后,即作清洗的工作,该排油烟机10的内部涡轮风扇14与风腔15所附着的油烟,及长期下来所累积的油污量,都不会影响排油烟机10的吸、排油烟功能,更不会造成油污的污染情形。该经由清洗结构51喷出清洗后的油脂与水的混合物(简称油污),由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油烟机清洗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清洗结构,由水箱、导管、分歧管、给水泵及数个喷嘴所组成,该数个喷嘴被固定于风腔的外缘壁板上,该水箱被固定于外壳体内部;该水箱由导管连接至给水泵,该给水泵再由导管连接至分歧管,由该分歧管连接数 个导管至被固定于风腔外缘壁面的数个喷嘴上;一导油结构,其系枢接固定于排油烟机风腔的油烟吸入口下缘位置,由一导油盘、阻油环、导油漏斗的结构体一体成型制成,该导油盘具有一导油环沟及一适当高度的环缘,该导油环沟的内缘为直立环状的阻油环,该阻油 环的上端环缘与涡轮风扇外缘板面相邻,高度高于导油环沟外缘环缘唇边高度;该导油漏斗位于导油盘的后缘位置,具有一呈宽形向下弯弧呈较窄的导油板,该导油板的外缘由导油盘的环缘延伸有侧缘板及外缘板,成为一包覆的环面,于该导油漏斗与导油盘相邻的缘面为一宽阔的缘口,下缘为一较窄具有集中油污的导油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同花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