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噪声吸收电路,包括:第一噪声吸收模块;分压模块,其一端接地,分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控制电压;第二噪声吸收模块,包括DC/DC控制器和功率电阻,DC/DC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分压模块的输出端,DC/D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DC/D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功率电阻,功率电阻另一端接地;控制模块,其输入端连接DC/DC控制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电力载波模块的控制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启动或关闭电力载波模块,电力载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网接入端。实现了吸收电网中的噪声,避免了噪声损坏电力载波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噪声吸收电路、测试方法及电表
本申请涉及电力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噪声吸收电路、噪声吸收电路的测试方法及电表。
技术介绍
智能网络中的AMI联网抄表技术可由电力线载波(PowerlineCommunication,PLC)技术来实现。具体而言,通过在电表中配置包括电力载波模块的PLC电路,从而,借助于电网中的电力线,可以实现电表与主站系统之间的通信,例如实现联网抄表。配置有电路载波模块的电表可以通过电路载波方式,在PLC频段内与主站系统进行通信。但随着PLC技术大量应用于实际环境,电网结构复杂,用电设备繁杂,出现了电力传输线上噪声对PLC通讯干扰。电网中的噪声,可能导致影响PLC电路损坏进而导致电表无法正常工作。通过实际现场考察,此类噪声主要是由劣质用电设备或老旧用电设备传导骚扰到电力线上。配备电力载波芯片的电表安装在此环境下,可能会因为电网中噪声导致芯片损坏或电表损坏,这样就需现场人员更新模块或电表,且导致用户无法正常用电。因此,如何减少电网中的噪声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噪声吸收电路、测试方法及电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电网中的噪声,避免噪声损坏电力载波芯片。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噪声吸收电路,包括:第一噪声吸收模块,其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电网接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电网接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基准电压输入端,所述基准电压输入端用于提供一基准电压;分压模块,其一端接地,分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分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控制电压;第二噪声吸收模块,包括DC/DC控制器和功率电阻,所述DC/DC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DC/D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DC/D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电阻,所述功率电阻另一端接地;控制模块,其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控制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电力载波模块的控制端,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启动或关闭所述电力载波模块,所述电力载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网接入端。优选的,所述噪声吸收电路还包括初级吸收电路,所述初级吸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力线的输入端,所述初级吸收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网接入端,通过所述初级吸收电路保证自身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箝位在预设范围内。优选的,所述初级吸收电路包括TVS管或TSS管。优选的,所述初级吸收电路包括并联的TVS管和TSS管。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分压模块和触发器,所述第二分压模块一端接地,第二分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二分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触发器的输入端,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PLC芯片的控制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噪声吸收电路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在用户电表处所采集噪声的幅值和频率;通过噪声模拟电路根据所述噪声的幅值和频率模拟用户电表处的噪声信号;将所述噪声信号耦合到电网接入端中,以通过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噪声吸收电路吸收所述噪声信号;采集经所述噪声吸收电路吸收后的电压信号;对比所采集所述电压信号和电网中的初始电压信号,以获得所述噪声吸收电路的测试结果。进一步的,所述电表处的噪声为电力载波通讯频段内的单点噪声,所述噪声模拟电路包括函数发生器,通过所述函数发生器输出的交流信号模拟所述单点噪声。进一步的,所述电表处的噪声为用户电器在电网上产生的噪声,所述噪声模拟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表,包括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噪声吸收电路。进一步的,所述电表的输出端还设有EMC滤波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借助于噪声吸收回路中的功率电阻,可以实现在噪声电压较高时吸收电压,而在其他情况下,通过接地端来吸收噪声。而且,在噪声电压较高时,通过DC/DC控制器以及触发器,可以使电力载波芯片停止工作,从而避免噪声损坏电力载波芯片。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噪声吸收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噪声吸收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噪声吸收电路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噪声模拟电路的电路图;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电表的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第一噪声吸收模块-A1;分压模块-A2;第二噪声吸收模块-A3;控制模块-A4;初级吸收电路-A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电力载波模块-PA,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功率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负载电阻-R6,TVS管-T1,TSS管-T2,第二TVS管T3,MOS管-Q1。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噪声吸收电路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该噪声吸收电路包括:第一噪声吸收模块A1,其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噪声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噪声吸收模块,其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电网接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电网接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基准电压输入端,所述基准电压输入端用于提供一基准电压;/n分压模块,其一端接地,分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分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控制电压;/n第二噪声吸收模块,包括DC/DC控制器和功率电阻,所述DC/DC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DC/D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DC/D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电阻,所述功率电阻另一端接地;/n控制模块,其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控制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电力载波模块的控制端,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启动或关闭所述电力载波模块,所述电力载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网接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噪声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噪声吸收模块,其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电网接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电网接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基准电压输入端,所述基准电压输入端用于提供一基准电压;
分压模块,其一端接地,分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分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控制电压;
第二噪声吸收模块,包括DC/DC控制器和功率电阻,所述DC/DC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DC/D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DC/D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电阻,所述功率电阻另一端接地;
控制模块,其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控制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电力载波模块的控制端,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启动或关闭所述电力载波模块,所述电力载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网接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吸收电路还包括初级吸收电路,所述初级吸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力线的输入端,所述初级吸收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网接入端,通过所述初级吸收电路保证自身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箝位在预设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的噪声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吸收电路包括TVS管或TSS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声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吸收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翔,原凯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