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雨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974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雨水净化系统,包括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用以导流园林雨水的至少一缓流沟、与所述至少一缓流沟连通用以接收所述至少一缓流沟流至的雨水的水平潜流湿地池以及与所述水平潜流湿地池的出水端连通用以接收该水平潜流湿地池流至的雨水并进行脱氮除磷的厌氧池。本技术方案,针对园林领域的雨水处理采用缓流沟的缓流处理、湿地处理和厌氧处理组合,一方面降低了雨水的冲刷作用,另外通过湿地池和厌氧池实现脱氨除氮的效果,实现有机物的去除,达到雨水净化处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雨水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雨水净化
,尤其是一种园林雨水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部分雨水园林的设计主要考虑其景观效果,而忽视了对雨水的净化效果。针对上述的问题,出现了专利申请号为201810584531.8,名为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引水沟、分捡池、过滤池、絮凝池以及清水回用组件,分捡池包括沿长度倾斜向下设置的缓流坡以及设置于缓流坡两侧上的侧壁,缓流坡的下端设置有一道滤水坝,两侧壁上从上到下依次放置有处于引水沟下方的一级拦截网、二级拦截网、三级拦截网和四级拦截网,一级拦截网、二级拦截网、三级拦截网和四级拦截网;通过一级拦截网、二级拦截网、三级拦截网和四级拦截网能够有效的将被雨水冲刷下来的垃圾分类收集,使得滤水通过不会被堵塞,且通过一级拦截网、二级拦截网、三级拦截网和四级拦截网分类拦截的垃圾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直接利用,降低垃圾回收处理的难度。上述技术通过的分拣池设置了倾斜布置的缓流坡,通过该技术能够将水流速度降低,保证后续处理;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例如由于农药残留、生活垃圾等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缓流沟(1),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用以导流园林雨水;/n水平潜流湿地池(2),与所述至少一缓流沟(1)连通用以接收所述至少一缓流沟(1)流至的雨水;以及/n厌氧池(3),该厌氧池(3)与所述水平潜流湿地池(2)的出水端连通用以接收该水平潜流湿地池(2)流至的雨水并进行有机物处理后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缓流沟(1),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用以导流园林雨水;
水平潜流湿地池(2),与所述至少一缓流沟(1)连通用以接收所述至少一缓流沟(1)流至的雨水;以及
厌氧池(3),该厌氧池(3)与所述水平潜流湿地池(2)的出水端连通用以接收该水平潜流湿地池(2)流至的雨水并进行有机物处理后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缓流沟(1)的形状为非直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缓流沟(1)的形状为波浪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缓流沟(1)由上至下包括第一细砂层(11)、第一土壤层(12)、中粗砂层(13)和第一粗砂层(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细砂层(11)的厚度介于5-10cm,所述第一土壤层(12)的厚度介于10-20cm,所述中粗砂层(13)的厚度介于15-20cm之间,所述第一粗砂层(14)的厚度介于20-30cm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潜流湿地池(2)由上至下包括植被层(21)、第二土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海广凡宸何康茂汪涛赵启成黄键伟玉昉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自由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