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洗车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第一PH调节装置、与第一PH调节装置连通的絮凝处理装置、与絮凝处理装置连通的第二PH调节装置、与第二PH调节装置连通的水解酸化装置、与水解酸化装置连通的膜生物反应装置、与膜生物反应装置连通的光催化反应装置以及与水解酸化装置、膜生物反应装置、光催化反应装置均连通的曝气装置,絮凝装置设有压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车废水处理设备,能够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解决在污水处理中消毒杀菌不彻底的的问题,确保水质达标排放甚至提标排放。
A kin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for car wa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车废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洗车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洗车废水的水质复杂,实际表现为洗涤剂成分浓度过高,难以生化降解,且有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水质因实际洗车的车身附带的各种污染物带来不确定性,经过大量现场水样测试以及送水样第三方验证发现,洗车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浓度过高,且水体中也含有大量的细菌。现有的洗车废水处理工艺有很多中,如传统生化法,过滤法,膜生物反应法等。生化法存在洗涤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降解不彻底,并且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污泥,设备尺寸也极大;过滤器法因水质复杂会致使滤芯更换频繁,且洗涤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难以过滤清除,处理效果不好;膜生物反应法相较前两种方法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需要源源不断的进入污水以保持活性,但是洗车废水并不是时刻都会产生,因此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不稳定,容易导致微生物活性不足,针对水体中的细菌病毒,净化效果达不到污水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洗车废水处理设备,旨在解决先关技术中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净化效果达不到排放要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洗车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第一PH调节装置、与第一PH调节装置连通的絮凝处理装置、与絮凝处理装置连通的第二PH调节装置、与第二PH调节装置连通的水解酸化装置、与水解酸化装置连通的膜生物反应装置、与膜生物反应装置连通的光催化反应装置以及与水解酸化装置、膜生物反应装置、光催化反应装置均连通的曝气装置,絮凝装置设有压滤装置。进一步地,膜生物反应装置与水解酸化装置之间设有回流装置。进一步地,膜生物反应装置设有反冲洗装置。进一步地,光催化反应装置包括与膜生物反应装置连通的光催化反应池、设于光催化反应池内的光催化灯和光催化过滤板,光催化灯设于光催化过滤板的相对两侧。进一步地,光催化灯到光催化过滤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0cm。进一步地,光催化过滤板每侧的光催化灯的数量均为若干,光催化过滤板每侧的若干光催化灯沿光催化过滤板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光催化池设有与光催化灯相配合固定的第一安装位和与光催化过滤板相配合固定的第二安装位。进一步地,絮凝处理装置包括与第一PH调节装置连通的混凝池、与混凝池连通的絮凝池以及与絮凝池连通的沉淀池,沉淀池与第二PH调节池连通。进一步地,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和与第一沉淀池连通的第二沉淀池,第一沉淀池与絮凝池连通,第二沉淀池与第二PH调节池连通。进一步地,第一PH调节池、混凝池、絮凝池、第二PH调节池均设有搅拌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第一PH调节装置将污水调整至弱碱性、调整过弱碱性的的污水流入絮凝装置进行混凝、絮凝以及沉淀后,压滤装置将絮凝装置中的污泥压缩排出,上青液进入第二PH调节池将PH值调整至酸性,然后再进水解酸化装置进行预处理反应,经过水解酸化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膜生物反应装置进行反应,最后进入光催化反应装置进一步氧化降解有机物以及消毒杀菌,采用此种设计方案,能够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解决在污水处理中消毒杀菌不彻底的的问题,确保水质达标排放甚至提标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废水处理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废水处理设备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废水处理设备的光催化反应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洗车废水处理设备的较佳实施例,该洗车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第一PH调节装置1、与第一PH调节装置1连通的絮凝处理装置2、与絮凝处理装置2连通的第二PH调节装置3、与第二PH调节装置3连通的水解酸化装置4、与水解酸化装置4连通的膜生物反应装置5、与膜生物反应装置5连通的光催化反应装置6以及与水解酸化装置4、膜生物反应装置5、光催化反应装置6均连通的曝气装置,絮凝处理装置2设有压滤装置7。在本实施例中,曝气装置可以是鼓风机。设置第一PH调节装置1将污水调整至弱碱性、调整过弱碱性的的污水流入絮凝处理装置2进行混凝、絮凝以及沉淀后,压滤装置7将絮凝处理装置2中的污泥压缩排出,上清液进入第二PH调节装置3将PH值调整至酸性,然后再进水解酸化装置4进行预处理反应,经过水解酸化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膜生物反应装置5进行反应,最后进入光催化反应装置6进一步氧化降解有机物以及消毒杀菌,采用此种设计方案,能够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解决在污水处理中消毒杀菌不彻底的的问题,确保水质达标排放甚至提标排放。进一步地,膜生物反应装置5与水解酸化装置4之间设有回流装置8。设置回流装置8可以将膜生物处理装置中的污水回流至水解酸化装置4中继续预处理,避免水体中的氨氮这类的污染物因水解酸化时间不够直接进入到膜生物反应装置5中,进一步确保水质稳定以提高污水的氧化降解力度。在本实施例中,回流装置8可以是回流泵,回流泵通过管道将膜生物反应装置5的污水回流至水解酸化装置4中。在本实施例中,污水从膜生物反应装置5到光催化反应装置6之间的流通采用自吸泵20实现。进一步地,膜生物反应装置5设有反冲洗装置(图未示)。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5包括与光催化反应装置6连通的膜生物反应池以及设于膜生物反应池内的MBR膜,在污水处理中,自吸泵20将污水抽到光催化反应装置6,污水从MBR膜经过以使化污水中微生物被氧化而达到杀菌的目的,长时间使用时,MBR膜的孔容易被污水中的杂质堵塞,设置反冲洗装置,在MBR的反侧抽水以使水将MBR膜的孔冲刷以保证孔的通畅。其中,反冲洗装置可以是抽水泵。参见图3,进一步地,光催化反应装置6包括光催化反应池61、设于光催化反应池61内的光催化灯62和光催化过滤板63,光催化灯62设于光催化过滤板63的相对两侧。其中,光催化灯62是紫外灯,光催化过滤板63上涂有纳米光催化材料,紫外灯照射到光催化过滤板63,光催化过滤板63吸收紫外光后释放出具有很强氧化的羟基自由基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在光催化过滤板63的两侧分别设置光催化灯62,能够使得光催化过滤板63最大面积的吸收紫外光以释放出更多的羟基自由基。进一步地,光催化灯62到光催化过滤板63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0cm,如此设置保证光催化灯62发出的紫外光能被光催化过滤板63吸收,避免光催化灯62与光催化过滤板63的距离过大而导致光催化灯62发出的紫外灯在水中衰减而不能被光催化过滤板63吸收,此外,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大设置10cm,可以在光催化过滤板63最佳的吸收范围内减少紫外灯的数量,从而节省成本。进一步地,光催化过滤板63每侧的光催化灯62的数量均为若干,光催化过滤板63每侧的若干光催化灯62沿光催化过滤板63间隔设置。如此可以保证光催化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车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PH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PH调节装置连通的絮凝处理装置、与所述絮凝处理装置连通的第二PH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PH调节装置连通的水解酸化装置、与所述水解酸化装置连通的膜生物反应装置、与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连通的光催化反应装置以及与所述水解酸化装置、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所述光催化反应装置均连通的曝气装置,所述絮凝装置设有压滤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车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PH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PH调节装置连通的絮凝处理装置、与所述絮凝处理装置连通的第二PH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PH调节装置连通的水解酸化装置、与所述水解酸化装置连通的膜生物反应装置、与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连通的光催化反应装置以及与所述水解酸化装置、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所述光催化反应装置均连通的曝气装置,所述絮凝装置设有压滤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与所述水解酸化装置之间设有回流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设有反冲洗装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洗车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反应装置包括与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连通的光催化反应池、设于所述光催化反应池内的光催化灯和光催化过滤板,所述光催化灯设于所述光催化过滤板的相对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车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灯到光催化过滤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乔,田谧,杨劼,喻世超,崔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尤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