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73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混凝加药装置、沉淀池A、清水池A、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絮凝加药装置、沉淀池B、清水池B、板框压滤机;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混凝加药装置、沉淀池A、清水池A为一体式箱体结构处理系统;清水池A、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絮凝反应池、絮凝加药装置、沉淀池B、清水池B为一体式箱体结构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混凝沉淀处理单元和强化微电解反应罐为核心,可实现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的不落地处理,经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回注、回用或相关废水排放控制标准要求。

A pretreatment device for shale gas drilling wastewater without la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页岩气作业废水处理装备技术,尤其是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页岩气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泥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具有资源潜力大、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页岩气藏有别于常规天然气,在成藏机理和赋存特征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被开采出来。随着我国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目前全国页岩气开发正在提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处理好页岩气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页岩气开发行稳致远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页岩气钻井作业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废水,这类废水组成复杂,含有泥浆中的各种组分,悬浮物浓度高,含油石油类、重金属、有机物、氯化物等污染物,其组成和浓度随钻井工艺、井深、钻井液体系及地层特征等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难处理的油气勘探开发废水。目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多简单处理后回用于其他页岩气钻井作业用水,但废水中原有的部分难处理污染物并未得到有效处理,长时间回用这部分未经妥善处理的废水,很可能对地层生态系统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可实现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安全回用不落地处理的可行技术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使经过处理后的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能够达到回注、回用或相关废水排放控制标准要求,并为废水深度处理达标排放提供支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混凝加药装置、沉淀池A、清水池A、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絮凝加药装置、沉淀池B、清水池B、板框压滤机;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混凝加药装置、沉淀池A、清水池A为一体式箱体结构处理系统;清水池A、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絮凝反应池、絮凝加药装置、沉淀池B、清水池B为一体式箱体结构处理系统;所述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直接由井口排水装置通过管道自流进入调节池,废水经调节池调整水质水量后自流进入混凝反应池;混凝出水经沉淀池A进水端布水堰自流进入沉淀池A,废水在沉淀处理后经沉淀池A出水堰自流进入清水池A;清水池A废水由提升泵送入强化微电解反应罐,出水由反应罐上部自流进入絮凝反应池;絮凝出水经沉淀池B进水端布水堰自流进入沉淀池B,废水在沉淀处理后经沉淀池B出水堰自流进入清水池B。所述的调节池底部安装有可同时实现均匀布水和搅拌池底泥渣作用的布水器。所述的沉淀池A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安装有布水堰和出水堰,底部设有污泥斗和电动排泥系统。所述的强化微电解反应罐,浓硫酸、过氧化氢或过硫酸钠加药管线与罐体进水管依次连接,罐体底部安装有微气泡曝气装置和均匀布水装置,罐体中部安装有支撑微电解填料的承托网。所述的沉淀池B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安装有布水堰和出水堰,底部设有污泥斗和电动排泥系统。所述的沉淀池A和沉淀池B的电动排泥系统与板框压滤机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沉淀池A和沉淀池B的电动排泥系统与自动装卸式板框压滤机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混凝反应池、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都安装有pH在线检测仪和加药自动控制系统。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以混凝沉淀处理单元和强化微电解反应罐为核心,可实现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的不落地处理,经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回注、回用或相关废水排放控制标准要求。本技术可为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乃至压裂及采气等废水深度处理达标排放提供重要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混凝加药装置、沉淀池A、清水池A、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絮凝加药装置、沉淀池B、清水池B、板框压滤机;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混凝加药装置、沉淀池A、清水池A为一体式箱体结构处理系统;清水池A、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絮凝反应池、絮凝加药装置、沉淀池B、清水池B为一体式箱体结构处理系统;所述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直接由井口排水装置通过管道自流进入调节池,废水经调节池调整水质水量后自流进入混凝反应池;混凝出水经沉淀池A进水端布水堰自流进入沉淀池A,废水在沉淀处理后经沉淀池A出水堰自流进入清水池A;清水池A废水由提升泵送入强化微电解反应罐,出水由反应罐上部自流进入絮凝反应池;絮凝出水经沉淀池B进水端布水堰自流进入沉淀池B,废水在沉淀处理后经沉淀池B出水堰自流进入清水池B。所述的调节池底部安装有可同时实现均匀布水和搅拌池底泥渣作用的布水器。所述的沉淀池A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安装有布水堰和出水堰,底部设有污泥斗和电动排泥系统。所述的强化微电解反应罐,浓硫酸、过氧化氢或过硫酸钠加药管线与罐体进水管依次连接,罐体底部安装有微气泡曝气装置和均匀布水装置,罐体中部安装有支撑微电解填料的承托网。所述的沉淀池B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安装有布水堰和出水堰,底部设有污泥斗和电动排泥系统。所述的沉淀池A和沉淀池B的电动排泥系统与板框压滤机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沉淀池A和沉淀池B的电动排泥系统与自动装卸式板框压滤机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混凝反应池、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都安装有pH在线检测仪和加药自动控制系统。实施例:如图1所示,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经井口排水装置通过管道自流进入调节池,废水经调节池调整水质水量后自流进入混凝反应池;混凝出水经沉淀池A进水端布水堰自流进入沉淀池A,废水在沉淀处理后经沉淀池A出水堰自流进入清水池A;清水池A废水由提升泵送入强化微电解反应罐,出水由反应罐上部自流进入絮凝反应池;絮凝出水经沉淀池B进水端布水堰自流进入沉淀池B,废水在沉淀处理后经沉淀池B出水堰自流进入清水池B;沉淀池A和沉淀池B产生的污泥经底部安装的电动排泥系统排入自动装卸式板框压滤机处理,滤液进入清水池A,滤渣采用物化+微生物降解联合技术实现安全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本技术以混凝沉淀处理单元和强化微电解反应罐为核心,可实现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的不落地处理,经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回注、回用或相关废水排放控制标准要求。本技术可为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乃至压裂及采气等废水深度处理达标排放提供重要支撑。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混凝加药装置、沉淀池A、清水池A、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絮凝加药装置、沉淀池B、清水池B、板框压滤机;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混凝加药装置、沉淀池A、清水池A为一体式箱体结构处理系统;清水池A、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絮凝反应池、絮凝加药装置、沉淀池B、清水池B为一体式箱体结构处理系统;/n所述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直接由井口排水装置通过管道自流进入调节池,废水经调节池调整水质水量后自流进入混凝反应池;混凝出水经沉淀池A进水端布水堰自流进入沉淀池A,废水在沉淀处理后经沉淀池A出水堰自流进入清水池A;清水池A废水由提升泵送入强化微电解反应罐,出水由反应罐上部自流进入絮凝反应池;絮凝出水经沉淀池B进水端布水堰自流进入沉淀池B,废水在沉淀处理后经沉淀池B出水堰自流进入清水池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混凝加药装置、沉淀池A、清水池A、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絮凝加药装置、沉淀池B、清水池B、板框压滤机;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混凝加药装置、沉淀池A、清水池A为一体式箱体结构处理系统;清水池A、强化微电解反应罐、絮凝反应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絮凝反应池、絮凝加药装置、沉淀池B、清水池B为一体式箱体结构处理系统;
所述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直接由井口排水装置通过管道自流进入调节池,废水经调节池调整水质水量后自流进入混凝反应池;混凝出水经沉淀池A进水端布水堰自流进入沉淀池A,废水在沉淀处理后经沉淀池A出水堰自流进入清水池A;清水池A废水由提升泵送入强化微电解反应罐,出水由反应罐上部自流进入絮凝反应池;絮凝出水经沉淀池B进水端布水堰自流进入沉淀池B,废水在沉淀处理后经沉淀池B出水堰自流进入清水池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池底部安装有可同时实现均匀布水和搅拌池底泥渣作用的布水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气钻井作业废水不落地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敏陈坤袁建梅夏宏张烨陆朝晖程方平伍溢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杨德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