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67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设备,包括底座、灌装机和压塞机,底座顶部的一侧与压塞机的底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底座顶部的另一侧与灌装机的底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底座的一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充氮层流保护箱,安装架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氮分流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装设备技术领域。该灌装设备,能够在灌装药液前进行充氮保护,有效的排除瓶内原有的残留空气,进一步控制产品的溶氧和残氧,保证了瓶内产品灌装的质量,避免了空气中氧气对整体造成的影响,整体实用性强,通过层流等一系列保护及速度可调,可满足多品种,多规格产品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灌装设备
,具体为一种灌装设备。
技术介绍
灌装设备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剂灌装机、颗粒灌装机,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来讲,分为半自动灌装机和全自动灌装生产线,灌装机的计量缸分别连接灌装头,通过主油缸的往复运动,吸人定量的液体,然后注入待装的容器中,现有的输液车间目前为常规灌装轧盖生产线,只进行灌装后充氮保护,对溶氧和残氧保护能力相对较弱,瓶内的残氧和溶氧对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灌装设备,不能够在灌装药液前进行充氮保护,不能有效的排除瓶内原有的残留空气,不能控制产品的溶氧和残氧,难以保证瓶内产品灌装的质量,空气中氧气容易对整体造成影响,整体实用性不强,不能够通过层流等一系列保护及速度可调,可满足多品种,多规格产品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装设备,解决了灌装设备不能够对瓶内的残氧和溶氧清除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灌装设备,包括底座、灌装机和压塞机,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装设备,包括底座(1)、灌装机(2)和压塞机(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与压塞机(3)的底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且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与灌装机(2)的底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控制箱(4),并且控制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充氮层流保护箱(6),并且安装架(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氮分流罐(7),所述充氮分流罐(7)的底部连通有充氮针头(8),所述底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9),并且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顶端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装设备,包括底座(1)、灌装机(2)和压塞机(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与压塞机(3)的底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且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与灌装机(2)的底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控制箱(4),并且控制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充氮层流保护箱(6),并且安装架(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氮分流罐(7),所述充氮分流罐(7)的底部连通有充氮针头(8),所述底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9),并且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的顶端贯穿控制箱(4)并延伸至控制箱(4)的顶部,并且转筒(11)延伸至控制箱(4)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的顶部设置有传送绞龙装置(13),所述传送绞龙装置(13)包括防护圈(131)、主传送盘(132)、第一从传送盘(133)、第二从传送盘(134)和防护块(135),所述防护圈(131)的底部、主传送盘(132)的底部和防护块(135)的底部均通过支架与控制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4)内腔底部的一侧且位于第一电机(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并且第二电机(14)的顶部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相国单忠赵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