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LC的码垛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9480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制造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的码垛控制系统,包括机架、电气控制系统、伺服码垛系统和送料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为PLC,与所述的伺服码垛系统、送料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PLC控制代替传统人工劳动,实现自动化码垛搬运,同时亦可替代操作难度大且成本昂贵的机器人码垛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劳动强度和自动化装备成本,提高效益,节约生产成本。

A palletizing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LC的码垛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PLC的码垛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将产品或零部件码垛,保证运输过程的产品的排列到位,实现较大的空间利用率,提高运输效率,保证产品安全运输。而目前自动化码垛主要以机器人为主,机器人成本昂贵,且操作难度大,对操作者的专业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对于一些小企业,其资金有限,只能够采用人工码垛,但是人工码垛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劳动力强度大,而且劳动成本日益增加,从而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码垛机器人进行改进,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PLC的码垛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LC的码垛控制系统,包括机架、电气控制系统、伺服码垛系统和送料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设置在控制柜内,所述的控制中心为PLC,与所述的伺服码垛系统、送料系统连接,用以控制码垛机构实现自动化操作,电气控制系统还具有手动自动功能、运行监控、码垛计数、记录报警信息、错误提示,配有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控制,手动模式便于求教对点。进一步的:伺服码垛系统包括机械手定位机构和机械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定位机构悬挂式结构,由三个伺服电机控制,机械手定位机构拥有三个自由度,可在XYZ三个方向任意移动,在机械手活动范围内进行码垛操作,带动机械手结构移动,实现搬运。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结构为一个气动夹具,用于抓取工件,并且通过控制气压电磁阀连接在控制中心上。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有滚筒线,滚筒线设置在机械手结构的活动范围内,且机械手结构位于滚筒线的末端上,将工件传送到位,机械手结构抓取后搬运码垛。进一步的:滚筒线的末端上设有传感器,检测工件是否输送到指定的码垛抓取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定位机构、机械手结构、滚筒线均固定在机架上。进一步的:在机架的外侧围绕有一圈防护网,防护网上设有一朝向滚筒线的进料门,通过进料门将产品直接送上滚筒线中,便于码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以PLC控制码垛机代替传统人工劳动,实现自动化码垛搬运,同时亦可替代操作难度大且成本昂贵的机器人码垛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劳动强度和自动化装备成本,提高效益,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基于PLC的码垛控制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基于PLC的码垛控制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机械手定位机构,3-机械手结构,4-滚筒线,5-控制柜,6-防护网。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PLC的码垛控制系统,包括机架1、电气控制系统、伺服码垛系统和送料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设置在控制柜5内,所述的控制中心为PLC,与所述的伺服码垛系统、送料系统连接,用以控制码垛机构实现自动化操作。电气控制系统还具有手动自动功能、运行监控、码垛计数、记录报警信息、错误提示,配有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控制,手动模式便于求教对点。伺服码垛系统包括机械手定位机构2和机械手结构3,机械手定位机构2悬挂式结构,由三个伺服电机控制,机械手定位机构2拥有三个自由度,可在XYZ三个方向任意移动,在机械手活动范围内进行码垛操作,带动机械手结构3移动,实现搬运;所述机械手结构3为一个气动夹具,用于抓取工件,并且通过控制气压电磁阀连接在控制中心上。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有滚筒线4,滚筒线4设置在机械手结构3的活动范围内,且机械手结构3位于滚筒线4的末端上,将工件传送到位,机械手结构3抓取后搬运码垛,滚筒线4的末端上设有传感器,检测工件是否输送到指定的码垛抓取位置。所述控制柜5内还设有伺服驱动器等元器件,用以控制码垛机构实现自动化操作。所述机械手定位机构2、机械手结构3、滚筒线4均固定在机架1上。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机架1的外侧围绕有一圈防护网6,防护网6上设有一朝向滚筒线4的进料门,通过进料门将产品直接送上滚筒线4中,便于码垛。工作原理:当工件通过滚筒线4送到滚筒线末端时,安装在末端的传感器反应,系统接收到位信号后,系统通过控制机械手定位机构2的XYZ轴伺服电机精确定位,使机械手结构3移动到滚筒线4的末端,抓取工件。系统接收到抓取完成信号后,系统控制机械手结构3移动到通过手动设置好的码垛起始点,机械手结构3复位,工作放置完成。紧接着机械手结构3回到滚筒线4末端工件处,等待下一个工件。抓取第二个工件后,系统根据设置的工件大小,与起始的工件偏移工件大小的距离。就这样自动循环设定好的码垛个数的次数后,便完成了完整的码垛操作。码垛盘移送出去以后,系统便可开始下一码垛盘的码垛。调节伺服电机速度可调整码垛速度,码垛的数据可保存,便于工厂多元化生产,随时可切换对不同工件的码垛操作。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LC的码垛控制系统,包括机架(1)、电气控制系统、伺服码垛系统和送料系统;/n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为PLC,与所述的伺服码垛系统、送料系统连接;/n伺服码垛系统包括机械手定位机构(2)和机械手结构(3);/n所述机械手定位机构(2)悬挂式结构,由三个伺服电机控制,机械手定位机构(2)拥有三个自由度;/n所述机械手结构(3)为一个气动夹具,并且通过控制气压电磁阀连接在控制中心上;/n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有滚筒线(4),滚筒线(4)设置在机械手结构(3)的活动范围内,且机械手结构(3)位于滚筒线(4)的末端上;/n滚筒线(4)的末端上设有传感器;/n所述机械手定位机构(2)、机械手结构(3)、滚筒线(4)均固定在机架(1)上;/n所述机架(1)的外侧围绕有一圈防护网(6),防护网(6)上设有一朝向滚筒线(4)的进料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LC的码垛控制系统,包括机架(1)、电气控制系统、伺服码垛系统和送料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为PLC,与所述的伺服码垛系统、送料系统连接;
伺服码垛系统包括机械手定位机构(2)和机械手结构(3);
所述机械手定位机构(2)悬挂式结构,由三个伺服电机控制,机械手定位机构(2)拥有三个自由度;
所述机械手结构(3)为一个气动夹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运龙张志斌朱方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松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