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糊加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34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石炉电极筒加料技术领域,是一种电极糊加料罐,包括桶体、左桶底、右桶底、左摇杆、右摇杆、左摇柄、右摇柄、前铰接座和后铰接座,桶体为上下贯通的筒形,桶体下端内侧设有能将其底部封闭的左桶底和右桶底,左桶底和右桶底均呈半圆形,左桶底的右端通过左摇杆铰接在桶体底部内侧左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通过先将电极糊块加入到桶体内,然后将桶体吊起使其位于电极筒上方,取消限位装置的限位后,工作人员可通过左摇柄和右摇柄分别控制能够翻转的左桶底和右桶底,使桶体内的电极糊块逐步加到电石炉电极筒内,避免电极糊块短时间内大量快速的落入电石炉电极筒内,具有高效、快速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Electrode paste feed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糊加料罐
本技术涉及电石炉电极筒加料
,是一种电极糊加料罐。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电石炉单相电极加糊方式,是由电动吊葫芦将整装1吨的电极糊袋提升至电极筒正上方,然后将电极糊袋底部使用美工刀割开,电极糊块加入电极筒内。但是,这种加糊方法,在加糊过程中由于袋装电极糊重量达1吨,加入电石炉电极筒内会瞬间造成电极自重过大,电极容易出现下滑的风险,同时因单次加入量过大,容易造成电极糊糊柱生产工艺指标超出指标范围,对于岗位人员在吊装整装电极糊袋作业时,也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糊加料罐,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电石炉电极筒加入电极糊时,由于单次加入电极糊量过重,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极糊加料罐,包括桶体、左桶底、右桶底、左摇杆、右摇杆、左摇柄、右摇柄、前铰接座和后铰接座,桶体为上下贯通的筒形,桶体下端内侧设有能将其底部封闭的左桶底和右桶底,左桶底和右桶底均呈半圆形,左桶底的右端通过左摇杆铰接在桶体底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糊加料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左桶底、右桶底、左摇杆、右摇杆、左摇柄、右摇柄、前铰接座和后铰接座,桶体为上下贯通的筒形,桶体下端内侧设有能将其底部封闭的左桶底和右桶底,左桶底和右桶底均呈半圆形,左桶底的右端通过左摇杆铰接在桶体底部内侧左部,右桶底的左端通过右摇杆铰接在桶体底部内侧右部;左摇杆前端位于桶体前方,左摇杆前端设有呈竖直向上的左摇柄,左摇柄下端与左摇杆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右摇杆前端位于桶体前方,右摇杆前端设有呈竖直向上的右摇柄,右摇柄下端与右摇杆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桶体前侧设有能对左摇柄和右摇柄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糊加料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左桶底、右桶底、左摇杆、右摇杆、左摇柄、右摇柄、前铰接座和后铰接座,桶体为上下贯通的筒形,桶体下端内侧设有能将其底部封闭的左桶底和右桶底,左桶底和右桶底均呈半圆形,左桶底的右端通过左摇杆铰接在桶体底部内侧左部,右桶底的左端通过右摇杆铰接在桶体底部内侧右部;左摇杆前端位于桶体前方,左摇杆前端设有呈竖直向上的左摇柄,左摇柄下端与左摇杆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右摇杆前端位于桶体前方,右摇杆前端设有呈竖直向上的右摇柄,右摇柄下端与右摇杆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桶体前侧设有能对左摇柄和右摇柄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糊加料罐,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为限位销,限位销呈开口向后的U形,对应左摇柄和右摇柄前侧中部外侧设有限位销,对应限位销后端位置的桶体前侧设有限位孔,限位销的后端装入限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糊加料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铰接座和后铰接座,左摇杆前端和右摇杆前端均位于桶体前方,左摇杆前端和右摇杆前端均装入前铰接座内,左摇杆后端和右摇杆后端均位于桶体后方,左摇杆后端和右摇杆后端均装入后铰接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极糊加料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环和支撑块,桶体下端外侧设有支撑环,支撑环上端内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三个支撑块,支撑块的内侧与桶体外壁相匹配,桶体下部座在支撑块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极糊加料罐,其特征在于桶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的上桶体、中桶体和下桶体,上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军江军火兴泰周阳栾会东蒋银龙闫飞飞陈军鹏马部雄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