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强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
技术介绍
汽车后侧围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有加强零件,传统结构中,如图1-2中所示,C柱本体上设有C柱外加强板,该C柱外加强板由后减震器连接到C柱,D柱本体也设有D柱加强板连接到上边梁区域,由于C柱本体与后悬减震器的错位,C柱外加强板尺寸大重量重,大溜背车型的尾门开口尺寸大,传统结构无法满足尾门扭转要求。汽车后侧围上还有设有座椅锁扣安装结构,是座椅的重要固定点,其结构强度决定了行李箱冲击、安全带拉力试验的通过性。如图3-5中所示,传统结构中锁扣安装板采用封闭一体式,存在如下问题:成型困难,需要用深冲拉延的贵材料来解决零件成型问题,成本较高,而且深拉延材料普遍偏软导致座椅锁扣安装结构刚度弱,试验失效风险高;焊接面起皱,影响焊点强度;锁扣安装板没有与相关车身骨架零件连接,强度弱,需要在背部加很大很厚的锁扣加强板来提高安装结构强度;在座椅锁体与后侧围内板的距离很远时,一体拉延成型的锁扣安装板加高困难,导致只能加高座椅锁扣本体来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C柱外加强板、C柱内加强板和D柱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设于D柱本体上,所述C柱外加强板贴合固定于后侧围内板的外表面上,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下端与后轮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与后悬减震器的位置对应,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上端向后倾斜向上延伸至后三角窗框的后部的位置处,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后三角窗框的后部和所述D柱加强板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所述C柱内加强板贴合固定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内表面上,所述C柱内加强板与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位置内外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C柱外加强板、C柱内加强板和D柱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设于D柱本体上,所述C柱外加强板贴合固定于后侧围内板的外表面上,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下端与后轮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与后悬减震器的位置对应,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上端向后倾斜向上延伸至后三角窗框的后部的位置处,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后三角窗框的后部和所述D柱加强板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所述C柱内加强板贴合固定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内表面上,所述C柱内加强板与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位置内外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本体与所述C柱加强板之间设有横向设置的卷收器支架,所述卷收器支架的前端与所述C柱内板加强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卷收器支架的后端与所述D柱本体的中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本体的后部与所述后轮罩之间设有从前至后从下向上倾斜设置的D柱连接板,所述D柱连接板的前端与所述后轮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D柱连接板的后端与所述D柱本体的后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内板与所述D柱本体的后部之间设有间隔,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后侧边缘位于所述D柱本体的后部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加强板为一体成型的“I”字型,所述D柱加强板从C柱本体的前端向后延伸至所述D柱本体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大溜背车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鹏飞,卢堃林,朱灯宏,郭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