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道结构、流体测试装置及流体进样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微流体芯片
,特别涉及一种微流道结构、流体测试装置及流体进样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微流体芯片技术是目前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科技前沿领域之一,是生命科学、化学科学与信息科学信号检测和处理方法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此技术中,通常需要精确有效的控制反应物和样品试剂在管路中的输运、混合等,流路的控制成为了此项技术的关键所在。而目前流路的控制大多借助于电磁阀、夹管阀、旋转阀等,这无一例外的都需要一定的长度的流路配合才能实现,因此在借助流路将样品试剂送入微流体芯片中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些珍贵试剂积存于流路中,从而造成试剂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道结构、流体测试装置及流体进样测试系统,可直接对微流道结构进行挤压变形,从而实现流路导通和截止的功能,在简化整个系统结构的同时,还大大减少了额外流路的容积,以达到节省测试试剂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道结构,包括:基质材料和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材料包括:硬质基层、与所述硬质基层贴合的柔性基层,所述流体通道位于所述硬质基层与所述柔性基层之间,所述柔性基层相对于所述硬质基层的方向在外力作用下可被挤压到与所述硬质基层贴合,外力撤销后,所述柔性基层恢复到初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道结构,包括:基质材料和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材料包括:硬质基层、与所述硬质基层贴合的柔性基层,所述流体通道位于所述硬质基层与所述柔性基层之间,所述柔性基层相对于所述硬质基层的方向在外力作用下可被挤压到与所述硬质基层贴合,外力撤销后,所述柔性基层恢复到初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层有若干层,各所述柔性基层沿垂直于所述硬质基层的方向依次设置,且每相邻两层所述柔性基层之间还分别形成流体通道,各所述柔性基层相对于所述硬质基层的方向均在外力作用下,可被挤压变形;
各所述柔性基层相对于所述硬质基层的方向,在外力作用下由外至内按顺序依次可被挤压变形;
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柔性基层用于在外力作用下被挤压至相互贴合后,截断该两层所述柔性基层之间所形成的所述流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层与所述硬质基层之间粘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层为柔性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TPU、丁基橡胶IIR、顺丁橡胶BR、丁苯橡胶SBR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制成。
6.一种流体测试装置,包括,微流体芯片、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微流体芯片的上表面的进样口、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微流体芯片的上表面的流控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控阀包括:阀体、位于所述阀体内且垂直于所述微流体芯片的上表面的第一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吴东平,景奉香,徐刚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