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71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包括基座、设有多个过滤孔的过滤板、除水布、固定横杆以及水槽,所述基座固设于水槽上端部,所述过滤板与基座可拆卸连接,且过滤板与基座形成一个腔室,所述除水布折叠放置于过滤板上,所述固定横杆的两端固定于基座的两侧,且固定横杆的下底面能够抵触除水布,所述除水布在折叠后其中间留有与薄膜适配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除水布擦拭薄膜上的水痕与杂质,从而提升薄膜的生产质量。

A membrane water filte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滤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
技术介绍
PVC流延薄膜生产过程描述如下:粉状或粒状的PVC塑料,根据产品生产和加工的需要添加各种助剂、填料、颜料等,通过行星挤出机的混炼、挤压、搅拌、加热作用,使之成为熔融流动状态,熔融好的塑料经过螺杆熔体泵的挤压输送,从流延膜机头口模以片状挤出,塑料片材经过拉伸、冷却、切边、卷取等工位工序即成为PVC流延薄膜。现有的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CN208324123U的技术专利,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过水薄膜的成型机构,其结构包括用于挤出成型薄膜的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出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成型水箱装置,成型水箱装置用于对所述挤出装置所挤出的薄膜进行冷却定型。然而现有技术中,在从成型水箱装置中传出时,薄膜的表面往往会带有水痕,并且成型水箱装置内水流的杂质也会粘附在薄膜表面,进而会降低薄膜的质量,给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其能够通过除水布擦拭薄膜上的水痕与杂质,从而提升薄膜的生产质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包括基座、设有多个过滤孔的过滤板、除水布、固定横杆以及水槽,所述基座固设于水槽上端部,所述过滤板与基座可拆卸连接,且过滤板与基座形成一个腔室,所述除水布折叠放置于过滤板上,所述固定横杆的两端固定于基座的两侧,且固定横杆的下底面能够抵触除水布,所述除水布在折叠后其中间留有与薄膜适配的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薄膜从水槽中传出后进入除水布,除水布能够与薄膜上下两边抵触,进而擦拭薄膜上的水渍和杂质,擦拭下的水渍能够透过过滤板,并在腔室内收集,从而提升薄膜的生产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固设有一根与腔室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基座上靠近水槽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座上开设一根与腔室连通的出水管,收集在腔室内的水渍能够通过出水管流到水槽内,从而达到水流回收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室固设有一块斜面块,所述斜面块上的斜面倾向出水管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腔室内设置倾向出水管的斜面块,腔室内的水渍能够通过斜面块自动流向出水管,从而达到水渍充分流出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的上端部固定有一块倾斜底板,所述底板向水槽内倾斜,所述基座固设于底板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底板向水槽内倾斜,进而使从出水管流出的水渍能够顺着底板流入水槽,从而达到水流自动流入水槽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挡水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渍在底板上流动时,底板两侧的挡水板能够限制水渍向两侧流动,进而避免水渍洒落,从而达到水渍充分回收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的两端设置为圆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座的两端设置圆弧面,当薄膜与基座的两端接触时,圆弧面的设置能够避免薄膜被基座损坏,从而达到保护薄膜完整性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可拆卸连接有一根能够与除水布抵触的加紧杆,所述加紧杆能够顺着基座长度方向滑动,且加紧杆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加固螺栓固定在基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紧杆设置在基座上且加紧杆能够在基座上移动,加紧杆能够与除水布抵触,进而压住除水布的各个部位,从而达到充分擦拭水渍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上设置有一根托膜辊,所述托膜辊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水槽的内侧壁,所述托膜辊能够将薄膜托起使其不与底板的一端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槽上设置有一根托膜辊,薄膜能够在托膜辊的作用下避免与底板抵触,从而达到保护薄膜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除水布能够与薄膜上下两边抵触,进而擦拭薄膜上的水渍和杂质,从而提升薄膜的生产质量;2.在基座上开设一根与腔室连通的出水管,收集在腔室内的水渍能够通过出水管流到水槽内,从而达到水流回收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突显基座、除水布以及过滤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突显腔室、斜面块以及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槽;11、托膜辊;2、底板;21、挡水板;22、支撑块;3、基座;31、固定横杆;311、凸块;32、加紧杆;321、加固螺栓;33、圆弧面;34、出水管;341、卡块;35、腔室;36、斜面块;4、除水布;5、过滤板;51、过滤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包括基座3,基座3的两侧凸出于基座3表面,基座3的两端设置为圆弧面33,基座3上卡接有一块过滤板5,过滤板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过滤孔51,且过滤板5与基座3两者之间形成一个腔室35,过滤板5上设置有一块除水布4,除水布4折叠放置在过滤板5上,除水布4在折叠后其中间留有与薄膜适配的间隙,基座3上设置有一根固定横杆31,固定横杆31的两端固定于基座3的两侧,且固定横杆31的下底面设置有一块能够抵触除水布4的凸块311,基座3上设置有一根能够与除水布4抵触的加紧杆32,加紧杆32能够顺着基座3长度方向滑动,且加紧杆32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加固螺栓321固定在基座3上,进而通过加紧杆32将除水布4固定住。参照图1、图3,本技术还包括一个水槽1,水槽1上设置有一块底板2,底板2下底面固设有一块支撑块22,支撑块22与水槽1的上边沿固定连接,在支撑块22的作用下,底板2能够向着水槽1内倾斜,水槽1上设置有一根托膜辊11,托膜辊11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水槽1的内侧壁,托膜辊11能够将薄膜托起使其不与底板2的一端抵触,基座3固定在底板2的上表面,底板2的两侧设置有凸出于底板2表面的挡水板21,基座3上固设有一根与腔室35连通的出水管34,出水管34位于基座3上靠近水槽1的一端,出水管34上设置有三圈卡块341,腔室35内固定连接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状的斜面块36,斜面块36上的斜面倾向出水管34处,进而使腔室35内的水流能够集中从出水管34流出。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先将薄膜从托膜辊11上拉至除水布4处,并将薄膜从折叠的除水布4中穿过,随后移动加紧杆32将除水布4夹紧,并旋紧加固螺栓321使加紧杆32固定住,随着薄膜的传输,除水布4便能够擦拭去薄膜上的水痕和杂质;在从薄膜上擦拭下来的水渍能够透过过滤板5流入腔室35内,之后水质会在倾斜的底板2以及斜面块36的作用下从出水管34中流出,然后在底板2两侧挡水板21的限位下,集中流回水槽1内,便对水渍进行了回收利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3)、设有多个过滤孔(51)的过滤板(5)、除水布(4)、固定横杆(31)以及水槽(1),所述基座(3)固设于水槽(1)上端部,所述过滤板(5)与基座(3)可拆卸连接,且过滤板(5)与基座(3)形成一个腔室(35),所述除水布(4)折叠放置于过滤板(5)上,所述固定横杆(31)的两端固定于基座(3)的两侧,且固定横杆(31)的下底面能够抵触除水布(4),所述除水布(4)在折叠后其中间留有与薄膜适配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3)、设有多个过滤孔(51)的过滤板(5)、除水布(4)、固定横杆(31)以及水槽(1),所述基座(3)固设于水槽(1)上端部,所述过滤板(5)与基座(3)可拆卸连接,且过滤板(5)与基座(3)形成一个腔室(35),所述除水布(4)折叠放置于过滤板(5)上,所述固定横杆(31)的两端固定于基座(3)的两侧,且固定横杆(31)的下底面能够抵触除水布(4),所述除水布(4)在折叠后其中间留有与薄膜适配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上固设有一根与腔室(35)连通的出水管(34),所述出水管(34)位于基座(3)上靠近水槽(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35)固设有一块斜面块(36),所述斜面块(36)上的斜面倾向出水管(34)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的滤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正森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