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增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453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管中增压泵,包括外壳、电机、多级叶轮组、出水封头、入水封头,出水封头与外壳封焊,入水封头与外壳由螺钉固定,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转子,头部轴承座、尾部轴承座、轴承、封盖、密封盖、电容腔、油腔、机械密封件,电机壳体与外壳之间有流水通道,多级叶轮组两端分别嵌接疏水座和疏水轴承座,其外园面紧贴外壳内壁,疏水座连接头部轴承座,电机在入水封头一端且其电源线从此端引出,疏水轴承座与外壳间有橡胶密封环,疏水轴承座与出水封头间有调节环,调节环和疏水轴承座配合能调节外壳内部所有零部件连接后的总体安装高度满足被入水封头内壁端面压紧固定。具有安装准确容易,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噪音低和节能环保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中增压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给予水网增压的管中增压泵。
技术介绍
在生活水网中水压不足是常见现象,尤其是高楼林立的生活区和商业区,高层用水通常出现水压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一种管中增压泵来实现管道加压,各种形式都有,其中一种管中增压泵是在一个管壳内安装一个多级离心泵,管网水进入管壳内由多级离心泵加压后引出管壳,实现管网水加压。现有技术中,管中增压泵的结构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其中的电机和多级叶轮组,外壳两端联接有出水封头和入水封头,所述出水封头与外壳的端部密封焊接一起,入水封头与外壳通过螺钉固定,电机处于出水封头一端,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转子,头部轴承座、尾部轴承座、轴承,还包括连接于电机壳体尾部与入水封头固定联接一起的封盖,和连接于头部轴承座的密封盖,其中尾部轴承座与封盖之间具有放置电容器的电容腔,头部轴承座与密封盖之间具有充满绝缘油的油腔,且油腔内外分别安装有机械密封件,转子出轴上安装多级叶轮组,所述电机壳体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分离形成流水通道,所述多级叶轮组两端分别嵌接疏水座和装有橡胶轴承的疏水轴承座,其中疏水座外端连接在头部轴承座端部,该疏水座和疏水轴承座最大外园侧面紧贴外壳的内壁,多级叶轮组的外圆柱面紧贴外壳内壁,水流从入水封头一端流入,途径多级叶轮组加压后到电机壳体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的流水通道,再从出水封头流出。这种结构安装时,要先将电机、疏水座、多级叶轮组以及封盖、疏水轴承座等配件全部安装好后在放置到外壳内,由出水封头和入水封头将两端封闭固定,但由于外壳内部所有零配件安装后的总体安装高度具有轴向尺寸误差叠加,有可能与外壳长度不匹配,造成内部配件组松动或者无法安装出水封头或入水封头,需要重新安装多级叶轮组或者加工其中一个零件的轴向端面达成匹配高度,使到安装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水流通过多级叶轮组加压后集中经疏水座到达电机位置,头部轴承座油腔外的机械密封件处于疏水座位置受高压水流冲击,影响机械密封正常工作和寿命,为此需要研究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准确容易,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噪音低和节能环保的管中增压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管中增压泵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其中的电机和多级叶轮组,外壳两端联接有出水封头和入水封头,所述出水封头与外壳的端部密封焊接一起,入水封头与外壳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转子,头部轴承座、尾部轴承座、轴承,还包括连接于电机壳体尾部与入水封头固定联接一起的封盖,和联接于头部轴承座的密封盖,其中尾部轴承座与封盖之间具有放置电容器的电容腔,头部轴承座与密封盖之间具有充满绝缘油的油腔,且油腔内外分别安装有机械密封件,转子出轴上安装多级叶轮组,所述电机壳体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分离形成流水通道,所述多级叶轮组两端分别嵌接疏水座和装有橡胶轴承的疏水轴承座,其中疏水座外端连接在头部轴承座端部,该疏水座和疏水轴承座最大外园侧面紧贴外壳的内壁,所述多级叶轮组的外圆柱面紧贴外壳内壁,所述电机处于带入水封头一端,电机的电源线从入水封头端引出,所述疏水轴承座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设置一个橡胶密封环,所述疏水轴承座端部与出水封头内壁端面之间有一个调节环,该调节环和疏水轴承座端部配合能够调节外壳内部所有零部件连接后的总体安装高度满足被入水封头内壁端面压紧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之一是:所述调节环和疏水轴承座的端部配合是一种阶梯式齿槽配合,其中疏水轴承座端面具有N个形状和尺寸一致并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凸齿,所述调节环的一端面为平面,另一端面内侧有止口环平面与疏水轴承座端面配合,该止口环平面上具有N组形状和尺寸一致的、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凹槽组,每个凹槽组有M个形状大小与凸齿配合并且其槽底高度是顺着同一圆周方向从低至高顺序排列的凹槽组成,其中N≧3,M≧2,通过调节各个凸齿的齿顶与凹槽的不同槽底高度配合,能够调节外壳内部所有零部件连接后的总体安装高度满足被入水封头内壁端面压紧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之一的优选是:所述疏水轴承座的凸齿数量N=6,所述调节环的凹槽组数量N=6,每个凹槽组的凹槽数量M=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之二是:所述调节环和疏水轴承座的端部配合是一种螺纹联接式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之三是:所述入水封头是由嵌入外壳端部的嵌座和外部的封头焊接而成,其中嵌座与外壳内壁配合面上具有被螺钉联接用的螺孔,封头底面安装有电机电源线密封固定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之四是:所述电机出轴末端安装有陶瓷轴套与疏水轴承座的橡胶轴承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之五是:所述多级叶轮组为不锈钢冲压焊接式多级叶轮组,所述疏水座、疏水轴承座、调节环均为一体成型的注塑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之六是:所述出水封头出水口端联接有止回阀管段。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之六的优选是:所述止回阀管段出水端设置有压力平衡器接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之七是:所述入水封头出水口位置安装有活动提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参照多级潜水电泵原理设计,采用多级叶轮组逐级增加水压,大大提高了扬程和流量。所述电机处于带入水封头一端,电机的电源线从入水封头端引出,水流先通过电机壳体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的流水通道到达疏水座后,再进入多级叶轮组加压后排出,其中头部轴承座油腔外的机械密封件处于疏水座位置受低压水流冲击,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高压冲击大大减少了影响,保证了机械密封正常工作和寿命。外壳内设置的调节环与疏水轴承座端部可以通过阶梯式齿槽配合或者螺纹联接式配合,调节外壳内部所有零部件连接后的总体安装高度满足被入水封头内壁端面压紧固定,安装时是根据外壳长度匹配来作调节,抵消所有零配件安装后的总体安装高度的轴向尺寸叠加误差,减少零配件轴向尺寸精度,加工成本降低,安装效率也大大提高。此外,本专利技术既可以卧式安装串接在水管道中,独立为某一管道增加水压,也可以集中立式并排安装成供水增压站,帮助水网增压,可以对高楼直接供水,且占地面积少,同时因电机是设置在外壳内,使外环境噪音低,且多级增压效率高、耗电少,节能环保,所以本专利技术具有安装准确容易,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噪音低和节能环保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管中增压泵作更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管中增压泵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1出水封头部分放大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管中增压泵中调节环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立体图。图6是图4中A-A向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管中增压泵中疏水轴承座的主视图。图8是图7中B-B向剖视图。图9是图7中C-C向剖视图。图10是图7上面方向立体图。图11是图7底面方向立体图。图12是图1的立体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管中增压泵安装有止回阀管段和设置有压力平衡器接口的剖视图。图中显示:外壳1、电机2、多级叶轮组3、出水封头4、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中增压泵,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其中的电机和多级叶轮组,外壳两端联接有出水封头和入水封头,所述出水封头与外壳的端部密封焊接一起,入水封头与外壳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转子,头部轴承座、尾部轴承座、轴承,还包括连接于电机壳体尾部与入水封头固定联接一起的封盖,和联接于头部轴承座的密封盖,其中尾部轴承座与封盖之间具有放置电容器的电容腔,头部轴承座与密封盖之间具有充满绝缘油的油腔,且油腔内外分别安装有机械密封件,转子出轴上安装多级叶轮组,所述电机壳体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分离形成流水通道,所述多级叶轮组两端分别嵌接疏水座和装有橡胶轴承的疏水轴承座,其中疏水座外端连接在头部轴承座端部,该疏水座和疏水轴承座最大外园侧面紧贴外壳的内壁,所述多级叶轮组的外圆柱面紧贴外壳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处于带入水封头一端,电机的电源线从入水封头端引出,所述疏水轴承座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设置一个橡胶密封环,所述疏水轴承座端部与出水封头内壁端面之间有一个调节环,该调节环和疏水轴承座端部配合能够调节外壳内部所有零部件连接后的总体安装高度满足被入水封头内壁端面压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中增压泵,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其中的电机和多级叶轮组,外壳两端联接有出水封头和入水封头,所述出水封头与外壳的端部密封焊接一起,入水封头与外壳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转子,头部轴承座、尾部轴承座、轴承,还包括连接于电机壳体尾部与入水封头固定联接一起的封盖,和联接于头部轴承座的密封盖,其中尾部轴承座与封盖之间具有放置电容器的电容腔,头部轴承座与密封盖之间具有充满绝缘油的油腔,且油腔内外分别安装有机械密封件,转子出轴上安装多级叶轮组,所述电机壳体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分离形成流水通道,所述多级叶轮组两端分别嵌接疏水座和装有橡胶轴承的疏水轴承座,其中疏水座外端连接在头部轴承座端部,该疏水座和疏水轴承座最大外园侧面紧贴外壳的内壁,所述多级叶轮组的外圆柱面紧贴外壳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处于带入水封头一端,电机的电源线从入水封头端引出,所述疏水轴承座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设置一个橡胶密封环,所述疏水轴承座端部与出水封头内壁端面之间有一个调节环,该调节环和疏水轴承座端部配合能够调节外壳内部所有零部件连接后的总体安装高度满足被入水封头内壁端面压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中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和疏水轴承座的端部配合是一种阶梯式齿槽配合,其中疏水轴承座端面具有N个形状和尺寸一致并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凸齿,所述调节环的一端面为平面,另一端面内侧有止口环平面与疏水轴承座端面配合,该止口环平面上具有N组形状和尺寸一致的、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凹槽组,每个凹槽组有M个形状大小与凸齿配合并且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荣郭虹丹唐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荣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