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大建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自校功能的高压放电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40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校功能的高压放电电极,涉及油气井开采技术领域,包括步进电机、分别与高压脉冲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的第一脉冲电极和第二脉冲电极,所述第一脉冲电极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用于使所述第一脉冲电极沿直线移动,所述第二脉冲电极位于第一脉冲电极的运动的直线上,且第二脉冲电极与第一脉冲电极相向设置。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正转或反转,使第一脉冲电极靠近第二脉冲电极,直到第一脉冲电极与第二脉冲电极对碰;然后控制步进电机转换转动方向,使第一脉冲电极后退1mm,使放电电极能够正常放电。

A high voltage discharge electrode with self calibr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校功能的高压放电电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油气井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校功能的高压放电电极。
技术介绍
目前的油气田开发,为提高油气井采收率,经常用到物理法采油,其中电爆是在井中应用的一个主要方法。通过井中高压放电产生冲击波及液电效应,作用于油气储层,解除油气井近井地带堵塞,以提高油气井的采收率。在油气井中,发生电爆时,由于高压放电电极两端受高压及被击穿介质的影响,极易产生烧蚀,使得电极间隙变大,影响正常放电。实验表明,功率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放电产生的烧蚀在5分钟内可以达到1.2毫米,因此为保障井中电爆装置正常工作,需要解决放电电极的烧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自校功能的高压放电电极,以解决现有电爆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放电电极烧蚀间隙变大而导致的电极不能正常放电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具有自校功能的高压放电电极,其包括步进电机、分别与高压脉冲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的第一脉冲电极和第二脉冲电极,所述第一脉冲电极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用于使所述第一脉冲电极沿直线移动,所述第二脉冲电极位于第一脉冲电极的运动的直线上,且第二脉冲电极与第一脉冲电极相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放电电极还包括绝缘连接件,所述绝缘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所述绝缘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脉冲电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步进电机为线性步进电机。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放电电极还包括第一电极基座和第二电极基座,所述第一电极基座固定于所述绝缘连接件的远离步进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一脉冲电极设置于第一电极基座的远离步进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基座位于第一脉冲电极的运动的直线上,且所述第二脉冲电极设置于第二电极基座的靠近第一电极基座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放电电极还包括第一绝缘套管和第二绝缘套管,所述第一绝缘套管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基座,且所述第一绝缘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脉冲电极的外侧,所述第二绝缘套管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极基座,且所述第二绝缘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脉冲电极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放电电极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放电电极还包括第一电压测量模块和第二电压测量模块,所述第一电压测量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基座,所述第一电压测量模块与所述第一脉冲电极及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加载在第一脉冲电极上的电压并将测量电压反馈给控制器,所述第二电压测量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基座,所述第二电压测量模块与所述第二脉冲电极及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加载在第二脉冲电极上的电压并将测量电压反馈给控制器。进一步地,在第二电压测量模块与控制器之间的电路上设有开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自校功能的高压放电电极,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正转或反转,使第一脉冲电极靠近第二脉冲电极,直到第一脉冲电极与第二脉冲电极对碰;然后控制步进电机转换转动方向,使第一脉冲电极后退1mm,如此保证第一脉冲电极和第二脉冲电极之间的间隙保持在1mm,即便因放电产生烧蚀,在每次“对碰”再“分离”后,依旧会保持1mm的放电间隙,使放电电极能够正常放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具有自校功能的高压放电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步进电机,2-第一脉冲电极,3-第二脉冲电极,4-绝缘连接件,5-第一电极基座,6-第二电极基座,7-第一绝缘套管,8-第二绝缘套管,9-控制器,10-第一电压测量模块,11-第二电压测量模块,12-开关,13-高压脉冲直流电源,14-压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校功能的高压放电电极,其包括步进电机1、分别与高压脉冲直流电源13的正负极连接的第一脉冲电极2和第二脉冲电极3。第一脉冲电极2与步进电机1连接,步进电机1用于使第一脉冲电极2沿直线移动,第二脉冲电极3位于第一脉冲电极2的运动的直线上,且第二脉冲电极3与第一脉冲电极2相向设置。一般情况下,步进电机1和第二脉冲电极3相对位置固定不动,第一脉冲电极2在步进电机1的作用下相对第二脉冲电极3靠近或者远离。步进电机1采用线性步进电机,第一脉冲电极2与步进电机1的电机轴连接,通过电机轴的伸缩,使第一脉冲电极2靠近或远离第二脉冲电极3。例如,步进电机1与第二脉冲电极3可以固定在电爆装置的壳体或者芯体上,而第一脉冲电极2只能与步进电机1的电机轴固定。一般情况下,第一脉冲电极2与高压脉冲直流电源13的正极连接做阳极,第二脉冲电极3与高压脉冲直流电源13的负极连接做阴极。使用时,通过控制步进电机1的正转或反转,使第一脉冲电极2靠近第二脉冲电极3,直到第一脉冲电极2与第二脉冲电极3对碰(接触);然后控制步进电机1转换转动方向,使第一脉冲电极2后退1mm,如此保证第一脉冲电极2和第二脉冲电极3之间的间隙保持在1mm,即便因放电产生烧蚀,在每次“对碰”再“分离”后,依旧会保持1mm的放电间隙,使放电电极能够正常放电。为了避免与高压脉冲直流电源连接的第一脉冲电极2将电压传递给步进电机1,导致步进电机1损坏,在步进电机1和第一脉冲电极2之间设置一个绝缘连接件4,例如设置绝缘材料制作的绝缘棒。绝缘连接件4的一端与步进电机1的电机轴连接,绝缘连接件4的另一端与第一脉冲电极2连接。为了便于固定第一脉冲电极2和第二脉冲电极3,高压放电电极还包括第一电极基座5和第二电极基座6。第一电极基座5固定于绝缘连接件4的远离步进电机1的一端。第一脉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校功能的高压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电极包括步进电机、分别与高压脉冲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的第一脉冲电极和第二脉冲电极,所述第一脉冲电极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用于使所述第一脉冲电极沿直线移动,所述第二脉冲电极位于第一脉冲电极的运动的直线上,且第二脉冲电极与第一脉冲电极相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校功能的高压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电极包括步进电机、分别与高压脉冲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的第一脉冲电极和第二脉冲电极,所述第一脉冲电极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用于使所述第一脉冲电极沿直线移动,所述第二脉冲电极位于第一脉冲电极的运动的直线上,且第二脉冲电极与第一脉冲电极相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电极还包括绝缘连接件,所述绝缘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所述绝缘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脉冲电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为线性步进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电极还包括第一电极基座和第二电极基座,所述第一电极基座固定于所述绝缘连接件的远离步进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一脉冲电极设置于第一电极基座的远离步进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基座位于第一脉冲电极的运动的直线上,且所述第二脉冲电极设置于第二电极基座的靠近第一电极基座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放电电极,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大建舒芳于晓荣聂云良
申请(专利权)人:龚大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