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志成专利>正文

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8273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包括钻机、第一管道组件、第一分离设备、第二分离设备和第二管道组件,钻机包括机体、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第一动力机构用于地下导洞的桩孔的开设,第二动力机构用于抽吸桩孔开设过程中的渣浆,第一管道组件与第二动力机构连通,以将桩孔开设过程中的渣浆引导至外部地面,第一分离设备通过第一管道组件与第二动力机构连通,用于承接及分离渣浆,获得第一分离液和第一固体废弃物,第二分离设备与第一分离设备连通,第二分离设备用于承接及分离第一分离液,从而获得第二分离液和第二固体废弃物,第二分离设备通过第二管道组件与桩孔连通,以将第二分离液输入至桩孔,改善了地下导洞的施工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工程的施工环境日趋复杂,如何保证施工安全及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已经成为工程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洞桩法是一种常用的地铁车站施工工法,它具有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及控制地层变形效果好的优点。洞桩法施工首先在先行暗挖的小导洞内施做“桩-梁-拱”系统,然后在这一支撑体系的保护下进行后续施工,以保证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因此,暗挖导洞内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是洞桩法的一个关键步骤,施工工艺已经相对成熟。在地铁导洞内进行桩体施工时,一般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工艺,反循环钻机需要在桩位周围制作围堰,渣土及泥浆均储存在围堰中,由于反循环钻机占用空间大,狭小的导洞内空间无法有效满足施工需求,从而导致现场环境差,施工进度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地下导洞施工环境差以及施工进度缓慢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所述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包括:钻机,所述钻机包括机体、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用于地下导洞的桩孔的开设,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用于抽吸所述桩孔开设过程中的渣浆;第一管道组件,所述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通,以将所述桩孔开设过程中的渣浆引导至外部地面;第一分离设备,所述第一分离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通,用于承接及分离所述渣浆,从而获得第一分离液和第一固体废弃物;第二分离设备,所述第二分离设备与所述第一分离设备连通,所述第二分离设备用于承接及分离所述第一分离液,从而获得第二分离液和第二固体废弃物;第二管道组件,所述第二分离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管道组件与所述桩孔连通,以将所述第二分离液输入至所述桩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在进行地下导洞施工时,先对所需开设桩孔的位置进行放线,将钻机设置在放线位置,启动钻机,第一动力机构进行桩孔的开设,在桩孔开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渣浆通过第二动力机构及第一管道组件排放至位于地表的第一分离设备处,第一分离设备对渣浆进行初步分离,第一设备将渣浆分离形成第一固体废弃物和第一分离液,其中第一固体废弃物集中输出,并经过渣土运输车运离施工现场,第一分离液进入到第二分离设备,第二分离设备对第一分离液进行再次分离,从而得到第二固体废弃物和第二分离液,第二固体废弃物进行统一处理,第二分离液经第二管道组件返回至桩孔。将渣浆自地下导洞输出至地表,从而有效减少了钻机在地下导洞内所占用的空间,提高了地下导洞的空间利用率,使得地下导洞的施工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有效提升了使用的效率。另外,将分离后的第二分离液再次返回至桩孔,实现对桩孔的补液操作,从而节省了水源,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组件包括: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设置在所述地下导洞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托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托架沿所述地下导洞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沿所述地下导洞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管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各所述第一托架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包括多根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上设有第一翻边以形成第一法兰,相邻两所述第一管段法兰连接;或者相邻两所述第一管段插接配合,并通过热熔焊接或粘接进行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组件包括: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设置在所述地下导洞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托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托架沿所述地下导洞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沿所述地下导洞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管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各所述第二托架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包括多根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上设有第二翻边以形成第二法兰,相邻两所述第二管段法兰连接;或者相邻两所述第二管段插接配合,并通过热熔焊接或粘接进行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机机构包括钻杆,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渣浆泵,所述渣浆泵与所述转杆连通;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分离设备为泥水分离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离设备包括:泥浆池,所述泥浆池通过第三管道组件与所述第一分离设备连通;泥浆泵,所述泥浆泵设置在所述泥浆池内,所述泥浆泵通过所述第二管路组件与所述桩孔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桩孔的外侧设置有围堰,所述第二管道组件将所述第二分离液输入至所述围堰,并进入所述桩孔。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00为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200为地下导洞;10为钻机,11为机体,12为第一动力机构,13为第二动力机构;20为第一管道组件;30为第一分离设备;40为第二分离设备;50为第二管道组件;60为围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包括:/n钻机,所述钻机包括机体、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用于地下导洞的桩孔的开设,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用于抽吸所述桩孔开设过程中的渣浆;/n第一管道组件,所述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通,以将所述桩孔开设过程中的渣浆引导至外部地面;/n第一分离设备,所述第一分离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通,用于承接及分离所述渣浆,从而获得第一分离液和第一固体废弃物;/n第二分离设备,所述第二分离设备与所述第一分离设备连通,所述第二分离设备用于承接及分离所述第一分离液,从而获得第二分离液和第二固体废弃物;/n第二管道组件,所述第二分离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管道组件与所述桩孔连通,以将所述第二分离液输入至所述桩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包括:
钻机,所述钻机包括机体、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用于地下导洞的桩孔的开设,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用于抽吸所述桩孔开设过程中的渣浆;
第一管道组件,所述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通,以将所述桩孔开设过程中的渣浆引导至外部地面;
第一分离设备,所述第一分离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通,用于承接及分离所述渣浆,从而获得第一分离液和第一固体废弃物;
第二分离设备,所述第二分离设备与所述第一分离设备连通,所述第二分离设备用于承接及分离所述第一分离液,从而获得第二分离液和第二固体废弃物;
第二管道组件,所述第二分离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管道组件与所述桩孔连通,以将所述第二分离液输入至所述桩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组件包括:
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设置在所述地下导洞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托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托架沿所述地下导洞的长度方向设置;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沿所述地下导洞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管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各所述第一托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包括多根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导洞施工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上设有第一翻边以形成第一法兰,相邻两所述第一管段法兰连接;
或者相邻两所述第一管段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辉付志成李倩倩刘福龙
申请(专利权)人:付志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