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17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包括设置于待浇筑混凝土的坡面上的至少一组传输单元;至少一组的传输单元沿垂直于坡面的轴线方向设置;传输单元包括沿坡面的轴线方向设置的轨道组;轨道组上设置有可滑动的支架;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主动运转的传输机构;支架与轨道组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传输顺畅,可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A conveying device for slope concrete po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大坝的坡面或渠道的坡面加固一般会采用混凝土浇筑。在坡面上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将混凝土传输至浇筑的作业面。混凝土的传输采用搭设溜槽,在传输混凝土前,对溜槽进行湿润,传输一段时间后,为保证传输顺畅,需重复向溜槽上浇水。浇水会改变混凝土的配比,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了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传输顺畅,可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包括设置于待浇筑混凝土的坡面上的至少一组传输单元;至少一组的所述传输单元沿垂直于所述坡面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沿所述坡面的轴线方向设置的轨道组;所述轨道组上设置有可滑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主动运转的传输机构;所述支架与所述轨道组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垂直于所述坡面的轴线方向向坡底倾斜设置;所述传送带沿其传输方向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料板;所述传送带的带面上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防溜板;所述防溜板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方向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底端设置有伸入所述轨道组内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滚轮。优选的,所述轨道组包括至少2条沿所述坡面的轴线方向设置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通过钢筋桩固定于所述坡面上。<br>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轨道槽上方位于所述滚轮两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轨道槽的壁面上设置有卡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贯通的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远离所述轨道槽的端部设置有旋转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沿垂直于坡面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至少一组传输单元,传输单元的组数根据坡面的宽度设置,通过传输单元将混凝土一级一级的传输至浇筑作业面,再人工进行摊铺、振捣、收平等作业。主动运转的传输机构通过自身运转,带动混凝土由坡面顶部向底部传输,传输机构经首次湿润后,无需后续加水润滑,便可将混凝土送下,不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确保了坡面的浇筑作业质量。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虚线为坡面的轴线。图中标号:10、坡面;11、传输单元;12、轨道组;13、支架;14、传输机构;15、固定机构;21、轨道槽;31、架体;32、支撑腿;33、滚轮;41、传送带;42、挡料板;43、防溜板;51、连接板;52、第一固定板;53、第二固定板;54、卡齿;55、固定螺杆;56、旋转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请参考图1~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包括设置于待浇筑混凝土的坡面10上的至少一组传输单元11;至少一组的传输单元11均沿垂直于坡面11的轴线方向设置;传输单元11包括沿坡面11的轴线方向设置的轨道组12;轨道组12上设置有可滑动的支架13;支架13上固定设置有主动运转的传输机构14;支架13与轨道组12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机构15。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单元11的组数根据坡面10的宽度确定,确保能够将混凝土传输至坡面10靠近底部的作业面,然后人工进行摊铺。轨道组12沿坡面10的轴线方向设置,使得传输结构14可沿着坡面10的轴线方向(图2中的虚线)移动,向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坡面10传输混凝土。轨道组12上的支架13通过安装固定机构15进行固定,卸下固定机构15后可进行移动。在进行混凝土传输时,上一级传输机构14的传输末端对准下一级传输机构14的传输起始端,然后通过固定机构15进行固定。当坡面10的底部完成一定长度浇筑后,比如沿轴线500m,通过最下一级传输单元11的支架13将传输机构14移动至下一段500m的轨道组12上,然后拆除本段的轨道组12,进行本段原轨道组12所在的坡面10的浇筑。本传输装置通过沿轴线长度方向一段一段,垂直于轴线长度方向一级一级进行浇筑。作业流程合理,传输效率高。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传输机构14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架13上的传送带41;传送带41沿垂直于坡面10的轴线方向向坡底倾斜设置;传送带41沿其传输方向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料板14;传送带41的带面上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防溜板43;防溜板43垂直于传送带41的传输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传送带41可采用工地的临时供电线路进行供电。为保证上下级的传输单元11的传输机构14首位衔接传输,传送带41的传输起始端距坡面10的距离小于传输末端距坡面10的距离,使得下级传送带41的传输起始端可位于上级传送带41的传输末端的下方,实现无缝衔接。挡料板14的设置可防止混凝土从传送带41的两侧流出,防溜板43的设置可防止混凝土沿传送带41的传出方向相对带面下溜,造成混凝土堆叠侧漏。可确保混凝土的匀速传输。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架13包括架体31;架体31底端设置有伸入轨道组12内的支撑腿32;支撑腿32的底端设置有滚轮33。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3所需强度较高,可采用钢构焊接加工而成。滚轮33采用铁轮,结实耐用。支架13通过滚轮33与轨道组12相配合进行移动。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轨道组12包括至少2条沿坡面10的轴线方向设置的轨道槽21;轨道槽21通过钢筋桩固定于坡面10上。在本实施例中,轨道槽21可根据支撑稳定性的需求设置3条或者4条。轨道槽21可采用槽钢铺设,铺设时,在坡面10上沿轴线挖一条水平的基槽,将槽钢放置在基槽上,在槽钢靠外侧的坡面10打入钢筋桩将槽钢固定住。为保证轨道槽21的稳固,在放置轨道槽21前,在基槽上铺一层砂浆层。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机构15包括设置于轨道槽21上方位于滚轮33两侧的连接板51;连接板51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2,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待浇筑混凝土的坡面上的至少一组传输单元;至少一组的所述传输单元沿垂直于所述坡面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沿所述坡面的轴线方向设置的轨道组;所述轨道组上设置有可滑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主动运转的传输机构;所述支架与所述轨道组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待浇筑混凝土的坡面上的至少一组传输单元;至少一组的所述传输单元沿垂直于所述坡面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沿所述坡面的轴线方向设置的轨道组;所述轨道组上设置有可滑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主动运转的传输机构;所述支架与所述轨道组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混凝土浇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垂直于所述坡面的轴线方向向坡底倾斜设置;所述传送带沿其传输方向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料板;所述传送带的带面上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防溜板;所述防溜板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联东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