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8243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28
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以有效防止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处漏油,方便主缆锚碇锚固系统的养护和维修。包括密封罩、防漏油垫圈,密封罩由周向间隔设置的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锚垫板的后端面上,将工作锚板在密封罩内,防漏油垫圈设置在锚垫板的后端面与密封罩端口之间,其特征是:所述防漏油垫圈包括同心设置的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主垫圈、辅垫圈,且在锚垫板的后端面上设置对应的主垫圈环形刻槽、辅垫圈环形刻槽,密封罩的端口部在紧固螺栓作用下顶压主垫圈、辅垫圈接触面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密封罩内设置通往密封罩外的预留注脂结构,通过该预留注脂结构向密封罩内空腔注入聚氨酯填充剂;所述密封罩为变厚度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特别涉及一种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
技术介绍
悬索桥主缆灌油无粘结预应力钢束锚碇锚固系统由前锚面锚固系统、锚体中间系统(钢绞线、预埋钢管、专用防腐油脂等)、后锚面锚固系统组成。传统后锚面锚固系统由密封罩、防漏油垫圈构成,密封罩由周向间隔设置的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锚垫板的后端面上,将工作锚板封装在密封罩内,防漏油垫圈设置在锚垫板的后端面与密封罩端口之间,其不足之处是抗漏油脂能力弱,给后期养护和维修造成麻烦。而且密封罩通常采用等厚圆柱形构造,承压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以有效防止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处漏油,方便主缆锚碇锚固系统的养护和维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包括密封罩、防漏油垫圈,密封罩由周向间隔设置的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锚垫板的后端面上,将工作锚板在密封罩内,防漏油垫圈设置在锚垫板的后端面与密封罩端口之间,其特征是:所述防漏油垫圈包括同心设置的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主垫圈、辅垫圈,且在锚垫板的后端面上设置对应的主垫圈环形刻槽、辅垫圈环形刻槽,密封罩的端口部在紧固螺栓作用下顶压主垫圈、辅垫圈接触面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密封罩内设置通往密封罩外的预留注脂结构,通过该预留注脂结构向密封罩内空腔注入聚氨酯填充剂;所述密封罩为变厚度结构。所述密封罩具有球壳部和环形底座,球壳部与环形底座之间为加厚过渡段,环形底座底面上具有与主垫圈环形刻槽相对应的环形凸缘。所述预留注脂结构包括第一注脂孔道和第二注脂孔道,第一注脂孔道贯通工作锚板前后板面,第二注脂孔道布设在锚垫板内,第二注脂孔道的后端口与第一注脂孔道的内端口对接,第二注脂孔道的前端口位于密封罩之外,且由安装于其上的密封螺栓封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锚垫板的后端面与密封罩端口之间设置形成迷宫密封的主垫圈、辅垫圈,且设置向密封罩内空腔注入聚氨酯填充剂预留注脂结构,悬索桥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防漏油提供可靠的保障;密封罩为变厚度结构,有效提高其承压能力;结构合理,密封性能可靠,方便主缆锚碇锚固系统的养护和维修。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六幅附图:图1是现有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中B局部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中工作锚板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中密封罩的断面图。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锚垫板1、工作锚板2、密封罩3、球壳部3a、环形底座3b、加厚过渡段3c、环形凸缘3d、聚氨酯填充剂4、主垫圈5、主垫圈环形刻槽5a、辅垫圈6、辅垫圈环形刻槽6b、紧固螺栓7、螺栓垫圈8、密封螺栓10、密封垫片11、第一注脂孔道12a、第二注脂孔道12b、锚固系统加强钢筋13、预埋管14、预应力钢束15、专用防腐油脂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传统后锚面锚固系统由密封罩3、防漏油垫圈构成,密封罩3由周向间隔设置的紧固螺栓7固定安装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上,将工作锚板2封装在密封罩3内,防漏油垫圈设置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与密封罩3端口之间,其不足之处是抗漏油脂能力弱,给后期养护和维修造成麻烦。而且密封罩3通常采用等厚圆柱形构造,承压能力差。参照图2、图3、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的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包括密封罩3和防漏油垫圈,密封罩3由周向间隔设置的紧固螺栓7固定安装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上,将工作锚板2在密封罩3内,防漏油垫圈设置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与密封罩3端口之间。所述防漏油垫圈包括同心设置的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主垫圈5、辅垫圈6,且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上设置对应的主垫圈环形刻槽5a、辅垫圈环形刻槽6b,密封罩3的端口部在紧固螺栓7作用下顶压主垫圈5、辅垫圈6接触面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密封罩3内设置通往密封罩3外的预留注脂结构,通过该预留填充结构向密封罩3内空腔注入聚氨酯填充剂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与密封罩3端口之间设置形成迷宫密封的主垫圈5、辅垫圈6,且设置向密封罩3内空腔注入聚氨酯填充剂4的预留注脂结构,为悬索桥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防漏油提供可靠的保障。所述密封罩3采用变厚度结构,有效提高其承压能力。后锚面锚固系统结构合理,密封性能可靠,方便主缆锚碇锚固系统的养护和维修。参照图6,所述密封罩3具有球壳部3a和环形底座3b,球壳部3a与环形底座3b之间为加厚过渡段3c,环形底座3b底面上具有与主垫圈环形刻槽5a相对应的环形凸缘3d,通过环形凸缘底面3d抵压主垫圈5,使其发生充分的弹性变形,确保密封效果。参照图4,所述预留注脂结构包括第一注脂孔道12a和第二注脂孔道12b,第一注脂孔道12a贯通工作锚板2前后板面,第二注脂孔道12b布设在锚垫板1内,第二注脂孔道12b的后端口与第一注脂孔道12a的内端品对接,第二注脂孔道12b的前端口位于密封罩3之外,且由安装于其上的密封螺栓10封闭。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专利技术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专利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包括密封罩(3)和防漏油垫圈,密封罩(3)由周向间隔设置的紧固螺栓(7)固定安装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上,将工作锚板(2)在密封罩(3)内,防漏油垫圈设置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与密封罩(3)端口之间,其特征是:所述防漏油垫圈包括同心设置的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主垫圈(5)、辅垫圈(6),且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上设置对应的主垫圈环形刻槽(5a)、辅垫圈环形刻槽(6b),密封罩(3)的端口部在紧固螺栓(7)顶压主垫圈(5)、辅垫圈(6)接触面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密封罩(3)内设置通往密封罩(3)外的预留注脂结构,通过该预留填充结构向密封罩(3)内空腔注入聚氨酯填充剂(4);所述密封罩(3)为变厚度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悬索桥主缆锚碇后锚面锚固系统,包括密封罩(3)和防漏油垫圈,密封罩(3)由周向间隔设置的紧固螺栓(7)固定安装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上,将工作锚板(2)在密封罩(3)内,防漏油垫圈设置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与密封罩(3)端口之间,其特征是:所述防漏油垫圈包括同心设置的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主垫圈(5)、辅垫圈(6),且在锚垫板(1)的后端面上设置对应的主垫圈环形刻槽(5a)、辅垫圈环形刻槽(6b),密封罩(3)的端口部在紧固螺栓(7)顶压主垫圈(5)、辅垫圈(6)接触面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密封罩(3)内设置通往密封罩(3)外的预留注脂结构,通过该预留填充结构向密封罩(3)内空腔注入聚氨酯填充剂(4);所述密封罩(3)为变厚度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随弟吉孔东徐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