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菱形索塔下塔柱线形调整结构及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菱形索塔下塔柱线形调整结构及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菱形索塔,又叫钻石形主塔,斜拉桥中呈钻石形状的受压塔式结构,承受呈基本对称状斜拉索传递而来的斜向下拉力,并将力荷载通过桥塔基础结构传递至地基深处,主塔受力一般为压力。下塔柱为菱形索塔中在塔墩与下横梁之间的向外侧倾斜的塔身。现有的菱形索塔下塔柱施工线形控制主要有两种方式:(1)计算下横柱根部内侧的拉应力不超限,直接采取悬臂施工达到下横梁底,通过下横梁将两侧下塔柱连接为一个整体,此种施工方法无法进行调整,一旦出现裂纹无法进行补救。(2)计算下横柱根部内侧的拉应力超限,采用水平被动横撑拉杆结构,此种施工方法,对两肢下墩柱施工的要求较高,两侧下塔柱混凝土同步施工,即两侧下塔柱施加的荷载均匀,而在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两肢下塔柱同步施工,因此会造成施工工期延长,而荷载不均匀也可能会导致下塔柱线形容易出现较大偏差,难以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菱形索塔下塔柱线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塔柱,所述下塔柱包括左墩身和右墩身;/n横撑杆,所述横撑杆设于左墩身和右墩身之间,包括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所述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之间可拆卸连接;/n至少一块垫板,所述垫板设于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的连接处,用于调节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之间的距离;/n若干钢管,所述钢管环绕所述横撑杆设置;以及/n若干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穿过所述钢管,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分别锚固于左墩身和右墩身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菱形索塔下塔柱线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塔柱,所述下塔柱包括左墩身和右墩身;
横撑杆,所述横撑杆设于左墩身和右墩身之间,包括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所述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之间可拆卸连接;
至少一块垫板,所述垫板设于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的连接处,用于调节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之间的距离;
若干钢管,所述钢管环绕所述横撑杆设置;以及
若干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穿过所述钢管,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分别锚固于左墩身和右墩身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索塔下塔柱线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相互连接的一端上均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有若干沿圆周分布的通孔,两所述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垫板设于两所述法兰盘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索塔下塔柱线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上均设有挡板,两所述挡板之间设置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用于顶撑两所述挡板,将所述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菱形索塔下塔柱线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为千斤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菱形索塔下塔柱线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横撑杆之间设有若干第一加劲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索塔下塔柱线形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墩身和右墩身上设有预埋件,所述第一杆节和第二杆节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冯朝军,廖云沼,毛洪建,张启桥,张应红,王少鹏,单翔,郭俊雅,孙鹏飞,缪晨辉,张峰,何佳豪,孟庆,贾帅兵,资飞,游威,李海泉,廖文锋,刘涛,喻伟,皮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