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08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包括进料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系统、粉尘收集系统和热交换回收系统;所述进料系统用于向所述加热系统送料,所述加热系统用于输送并加热氧化稀土废料,所述冷却系统与所述加热系统相连接用于输送并冷却加热氧化后的稀土废料;所述粉尘收集系统包括成品料仓,所述粉尘收集系统连接于所述冷却系统后端用于将冷却后的稀土废料研磨成稀土粉尘并收集至所述成品料仓中;所述热交换回收系统分别通过在所述加热系统末端抽风和在所述冷却系统前端抽风以实现对稀土废料的分级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不仅能实现稀土废料全封闭、全自动化加工,且可实现加工过程中的稀土粉尘收集。

A pretreatment workshop for rare earth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
本专利技术涉及稀土预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
技术介绍
在稀土废料提取前,一般都需要进行稀土废料的加热氧化处理,而在通过加热窑的氧化热处理后的稀土废料需要进一步冷却达到四五十度以下后才能进入稀土废料预处理的后续制粉工序中便于预处理后的稀土萃取。而传统稀土废料预处理工序为加热氧化-自然冷却-制粉,具体的,稀土废料在加热窑中加热氧化后温度很高,所以从加热窑倒出稀土废料后还需要自然降温至符合温度,再由人工将稀土废料运送至下一工序进行加工,这样一方面因为自然降温造成预处理整体时间的大大增多,另一方面还需要人力进行运输和周转造成人力成本的增多,而且在各个工序将稀土废料倒出倒入的过程中还会造成稀土粉尘的飞扬,既浪费了物料,还污染了预处理车间。综上,现有的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完全无法实现针对稀土废料的在预处理过程中的全封闭、全自动化加工,并且无法对加工过程中的稀土粉尘进行完全地收集。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废料全封闭、全自动化加工,且可实现加工过程中的稀土粉尘收集的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包括进料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系统、粉尘收集系统和热交换回收系统;所述进料系统用于向所述加热系统送料,所述加热系统用于输送并加热氧化稀土废料,所述冷却系统与所述加热系统相连接用于输送并冷却加热氧化后的稀土废料;所述粉尘收集系统包括成品料仓,所述粉尘收集系统连接于所述冷却系统后端用于将冷却后的稀土废料研磨成稀土粉尘并收集至所述成品料仓中;所述热交换回收系统分别通过在所述加热系统末端抽风和在所述冷却系统前端抽风以实现对稀土废料的分级冷却,并通过热交换将高温稀土粉尘冷却同时收集稀土粉尘至所述成品料仓。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窑,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窑、设置于冷却窑上方的冷却水喷水管和设置于所述冷却窑下方的冷却水回收处;所述加热窑和所述冷却窑相连通。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窑与所述冷却窑之间设置有一落料斗和冷却稀土进料通道,所述落料斗设置于所述加热窑窑尾用于接收稀土废料,所述冷却稀土进料通道用于将由所述落料斗掉落下的稀土废料输送至冷却窑中进行冷却,所述落料斗上方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一抽风管。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一连接罩,所述冷却窑穿过所述连接罩延伸至所述连接罩内,所述冷却稀土进料通道穿过所述连接罩延伸至所述冷却窑内,所述连接罩上方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二抽风管。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回收系统包括一级热交换回收单元和二级热交换回收单元,所述一级热交换回收单元用于回收所述加热窑内高温烟气中的稀土粉尘并通过一排气烟囱将气体排出;所述二级热交换回收单元用于回收所述冷却窑内高温烟气中的稀土粉尘并通过所述排气烟囱将气体排出。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热交换回收单元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所述第一抽气管、第一水冷热交换器、风冷热交换器、旋风收尘器、第一袋式收尘器和第一引风机,所述第一引风机后端进一步连接一管道,用于将冷却后的烟气经管道从所述排气烟囱吹出;所述第一水冷热交换器的底部进一步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粉尘传感器和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出料口进一步连接有一物料回收管道;所述风冷热交换器的底部进一步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粉尘传感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出料口连接所述物料回收管道;所述旋风收尘器的底部进一步设置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三粉尘传感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三出料口连接所述物料回收管道;所述第一袋式收尘器的底部进一步设置有第四出料口,所述第四出料口处设置有第四粉尘传感器和第四阀门,所述第四出料口连接所述物料回收管道,所述第一袋式收尘器与所述旋风收尘器之间的通气管设置有一烟气温度检测计,所述物料回收管道一端设置有一鼓风机,另一端与成品料仓相连通。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热交换回收单元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二抽风管、第二水冷热交换器、第二袋式收尘器和第二引风机,所述第二引风机后端进一步连接一管道,用于将冷却后的烟气经管道从所述排气烟囱吹出;所述第二水冷热交换器的底部进一步设置有第五出料口,所述第五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五粉尘传感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五出料口连接所述物料回收管道;所述第二袋式收尘器的底部进一步设置有第六出料口,所述第六出料口处设置有第六粉尘传感器和第六阀门,所述第六出料口连接所述物料回收管道。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粉尘收集系统包括存储料仓、磨粉机、鼓风机和中转料仓,所述存储料仓用于存储所述冷却窑冷却后的稀土物料并向所述磨粉机送料,所述磨粉机、中转料仓和鼓风机依次通过管道形成一循环气路;所述中转料仓底部连接有粉尘输送管路用于将研磨后的稀土粉尘输送至所述成品料仓。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磨粉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中转料仓连接,所述中转料仓通过管道与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鼓风机通过一鼓风连接管与所述磨粉机的进风口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料仓和成品料仓之间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三袋式收尘器,所述第三袋式收尘器进一步通过一管道与所述鼓风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三袋式收尘器底部连接有所述粉尘输送管路用于将研磨后的稀土粉尘输送至所述成品料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整体采用加热系统、冷却系统、粉尘收集系统和热交换回收系统相结合的结构不仅可以有效实现稀土废料从加热氧化到冷却到制粉到收集粉尘的全自动密封式加工,同时通过热交换回收系统不仅能实现对稀土废料的辅助冷却,还能针对加热氧化和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稀土粉尘进行回收收集以有效提高稀土废料预处理过程最终的粉尘收集量,车间整体设计十分巧妙合理,完全颠覆了传统稀土预处理车间中经过加热氧化后便直接出料进行自然冷却,自动化程度低同时还造成稀土粉尘浪费的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稀土废料预处理过程的全自动、全封闭式加工,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还加快了整体加工时间,并且还大大提高了稀土粉尘的产量便于后续工艺萃取出更多的稀土金属。2、本专利技术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中的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采用加热窑结合冷却窑的结构可以有效实现稀土废料从加热氧化后直接通过落料斗进入冷却窑,并通过冷却系统对稀土废料进行有效冷却,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完全颠覆了传统稀土预处理中经过加热窑后便直接出料进行自然冷却的方式,增加了冷却系统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还大大加快了冷却时间,提高了整体的自动加工化。3、本专利技术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中由于原料在加热窑中氧化时需要空气氧化,而传统的稀土加热窑为了更好地起到鼓风作用和物料的倾倒以转移至下一工序中进行处理,一般都在焙烧窑前端和后端均设置鼓风机进行鼓风,但这种鼓风方式往往不能保证粉尘物料的稳定回收,同时也会对加热效果产生影响。而本案通过在后端通过变频的第一引风机进行引风,前端进风,通过变频风机对风量进行控制,确保氧化所需的氧气且使得氧化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加热系统(10)、冷却系统(20)、粉尘收集系统(40)和热交换回收系统(30);所述进料系统用于向所述加热系统(10)送料,所述加热系统(10)用于输送并加热氧化稀土废料,所述冷却系统(20)与所述加热系统(10)相连接用于输送并冷却加热氧化后的稀土废料;所述粉尘收集系统(40)包括成品料仓(100),所述粉尘收集系统(40)连接于所述冷却系统(20)后端用于将冷却后的稀土废料研磨成稀土粉尘并收集至所述成品料仓(100)中;所述热交换回收系统(30)分别通过在所述加热系统(10)末端抽风和在所述冷却系统(20)前端抽风以实现对稀土废料的分级冷却,并通过热交换将高温稀土粉尘冷却同时收集稀土粉尘至所述成品料仓(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加热系统(10)、冷却系统(20)、粉尘收集系统(40)和热交换回收系统(30);所述进料系统用于向所述加热系统(10)送料,所述加热系统(10)用于输送并加热氧化稀土废料,所述冷却系统(20)与所述加热系统(10)相连接用于输送并冷却加热氧化后的稀土废料;所述粉尘收集系统(40)包括成品料仓(100),所述粉尘收集系统(40)连接于所述冷却系统(20)后端用于将冷却后的稀土废料研磨成稀土粉尘并收集至所述成品料仓(100)中;所述热交换回收系统(30)分别通过在所述加热系统(10)末端抽风和在所述冷却系统(20)前端抽风以实现对稀土废料的分级冷却,并通过热交换将高温稀土粉尘冷却同时收集稀土粉尘至所述成品料仓(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10)包括加热窑(11),所述冷却系统(20)包括冷却窑(21)、设置于冷却窑(21)上方的冷却水喷水管(22)和设置于所述冷却窑(21)下方的冷却水回收处(23);所述加热窑(11)和所述冷却窑(2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窑(11)与所述冷却窑(21)之间设置有一落料斗(15)和冷却稀土进料通道(24),所述落料斗(15)设置于所述加热窑(11)窑尾用于接收稀土废料,所述冷却稀土进料通道(24)用于将由所述落料斗(15)掉落下的稀土废料输送至冷却窑(21)中进行冷却,所述落料斗(15)上方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一抽风管(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20)进一步包括一连接罩(25),所述冷却窑(21)穿过所述连接罩(25)延伸至所述连接罩(25)内,所述冷却稀土进料通道(24)穿过所述连接罩(25)延伸至所述冷却窑(21)内,所述连接罩(25)上方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二抽风管(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回收系统(30)包括一级热交换回收单元和二级热交换回收单元,所述一级热交换回收单元用于回收所述加热窑(11)内高温烟气中的稀土粉尘并通过一排气烟囱(36)将气体排出;所述二级热交换回收单元用于回收所述冷却窑(21)内高温烟气中的稀土粉尘并通过所述排气烟囱(36)将气体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稀土废料预处理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交换回收单元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所述第一抽气管、第一水冷热交换器(31)、风冷热交换器(32)、旋风收尘器(33)、第一袋式收尘器(34)和第一引风机(35),所述第一引风机(35)后端进一步连接一管道,用于将冷却后的烟气经管道从所述排气烟囱(36)吹出;所述第一水冷热交换器(31)的底部进一步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华廖雨生王雄元张万琰刘冀繁
申请(专利权)人:吉水金诚新材料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