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7978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包括:A组分: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B组分: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C组分: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胶水在高温下,特别是在对金属的粘合性,高温下长时间使用不会剥落起翘。

A kind of high temperature glue with oxidation resistance on metal surfa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水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胶水普遍不具备很好的耐高温性能,这使得这些胶水无法适用于一些高温车间,这些高温车间无法找到合适的胶水进行使用,这给工厂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同时,某些高温设备,例如炉子,锅炉,反应釜都设备,由于使用温度很高,一般目前都采用无机胶水,但是无机胶水普通存在粘合强度过低,容易剥落起翘等许多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配方和组合进行了改进和调节,提高了胶水在高温下,特别是在对金属的粘合性,高温下长时间使用不会剥落起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其组分包括:A组分: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B组分: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C组分: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进一步地,所述A组分中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的质量比为2-4:1-3:6-8:0.6-0.8:10。进一步地,所述B组分中: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0-14:2-4:2-4:1-3。进一步地,所述C组分中: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质量比为1-3:6-10:2-4。进一步地,所述A组分,B组分,C组分的质量比为2-4:4-6:1-2。<br>进一步地,所述3000目介孔碳的比表面积2500m2/g。进一步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A组分: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B组分: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C组分: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将各组分分别混合均匀;(2)将A组分和C组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80℃,然后加入B组分搅拌均匀后,然后保温80℃,搅拌30分钟后,使用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A组分中通过三者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的配合,提高无机胶黏剂的整体性能,比单纯的使用硅酸钠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效果,且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不会剥落。同时,在A组分中,特别的加入多聚磷酸,一方面提高三种组分的混合程度,改善粘度,同时其可以起到磷酸化部分硅酸盐的效果,从而提高粘度。本专利技术的B组分中作为固化剂和促进剂,添加了常用的聚乙烯醇,氧化镁,特别添加了无水氯化钙,硅烷偶联剂。无水氯化钙能够进一步提高无机胶黏剂的硅酸盐类物质的粘结强度。特别注意的是,硅烷偶联剂,需要特别控制,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作为硅烷偶联剂,比其他常用的硅烷偶联剂,具有突出的意想不到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C组分以填料为主,其中3000目介孔碳作为主要填料,介孔碳其高比表面积,能够起到各组分粘合填充的效果,同时特别注意的是介孔碳需要目数为3000目或者以上的目数,才能实现最佳的效果。同时,C组分中还添加了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其与3000目介孔碳一起能够协同增强高温粘结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实施例1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其组分包括:A组分: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B组分: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C组分: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所述A组分中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的质量比为3:2:7:0.7:10。所述B组分中: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2:3:3:2。所述C组分中: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质量比为2:8:3。所述A组分,B组分,C组分的质量比为3:5:1.5。所述3000目介孔碳的比表面积2500m2/g。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A组分: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B组分: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C组分: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将各组分分别混合均匀;(2)将A组分和C组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80℃,然后加入B组分搅拌均匀后,然后保温80℃,搅拌30分钟后,使用即可。实施例2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其组分包括:A组分: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B组分: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C组分: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所述A组分中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的质量比为2:3:6:0.8:10。所述B组分中: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0:4:2:3。所述C组分中: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质量比为1:10:2。所述A组分,B组分,C组分的质量比为4:4:2。所述3000目介孔碳的比表面积2500m2/g。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A组分: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B组分: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C组分: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将各组分分别混合均匀;(2)将A组分和C组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80℃,然后加入B组分搅拌均匀后,然后保温80℃,搅拌30分钟后,使用即可。实施例3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其组分包括:A组分: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B组分: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C组分: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所述A组分中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的质量比为4:1:8:0.6:10。所述B组分中: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4:2:4:1。所述C组分中: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质量比为3:6:4。所述A组分,B组分,C组分的质量比为2:6:1。所述3000目介孔碳的比表面积2500m2/g。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A组分: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B组分: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C组分: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将各组分分别混合均匀;(2)将A组分和C组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80℃,然后加入B组分搅拌均匀后,然后保温80℃,搅拌30分钟后,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包括:A组分:硅酸锂, 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B组分: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C组分: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包括:A组分: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B组分: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C组分: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硅酸锂,氟硅酸钾,硅酸钠,多聚磷酸,水的质量比为2-4:1-3:6-8:0.6-0.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氧化镁,无水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0-14:2-4:2-4: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表面耐氧化高温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C组分中:磷酸二氢钾,3000目介孔碳,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质量比为1-3:6-10: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白姚培张启蒙刘媛周敏茹周海浪杨天宝花佳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