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蓝色水暂溶性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蓝色水暂溶性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2015年,由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JixunZhan博士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利用大肠杆菌制造出了一种称为Indigoidine的靛蓝染料,并实现了规模化量产。Indigoidine靛蓝染料具有纯正的蓝色色调,经过进一步净化处理后,能充当食品、饮料或化妆品中的染色剂。该蓝色天然染料由于无毒无害、无污染等特性在纺织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Indigoidine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仅在DMF和DMSO中具有较小的溶解度,难以采用水介质实现染色。因此,将其进行结构改性可以改善染料的溶解性,制成具有实用价值的染料品种。锦纶,学名聚酰胺纤维,国际上称为尼龙,是纺织领域仅次于涤纶的第二大化学纤维,占世界化纤总产量的7.4%。锦纶主要品种有锦纶6和锦纶66,约占锦纶总产量的98%。锦纶大分子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疏水性的亚甲基部分、具有亲水性的酰胺桥基和链端的氨基和羧基。锦纶6和锦纶66链端的氨基染座含量偏低,造成染色饱和 ...
【技术保护点】
1.蓝色水暂溶性活性染料,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蓝色水暂溶性活性染料,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色水暂溶性活性染料,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以下任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色水暂溶性活性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Indigoidine染料、三聚氯氰与对位酯/间位酯分步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聚氯氰先与冰水混合后打浆,然后再加入Indigoidine染料悬浊液,于0~5℃、pH5~6下进行首次缩合反应,反应时间为2~6小时;
三聚氯氰与Indigoidine染料的摩尔比为2:1;
2)、在步骤1)所得产物中加入对位酯/间位酯,于40~45℃、pH6~7下进行二次缩合反应,反应时间为2~5小时;
技术研发人员:单树明,崔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马思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