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63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包括墨水箱,所述墨水箱上安装有脱气结构;所述脱气结构包括:导管、上盖、墨泵、流量计、脱气罐、过滤组件、真空泵、气压传感器、连接管、喷头以及电磁阀;所述导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墨水箱上,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所述墨泵安置于导管上,所述流量计安置于导管上,所述脱气罐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上盖上,所述过滤组件安置于脱气罐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装置使得墨水中的空气极剧减少,同时减少了墨水由脱气后到喷头的路程,使得脱气后的墨水马上供应到喷头上进行喷绘,墨水中的气泡密度一致,从而提高了喷绘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印机
,具体为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喷墨3D打印技术中,墨水经进电磁阀吸入墨盒中,再由墨盒分配给各个打印头,最后通过打印头将墨水喷射在粉末表面上。墨水从墨水箱输送到打印头的过程中,输送的过程中存在着晃动等情况,难免会让溶解在墨水中的空气聚集在一起产生气泡;另一方面,打印头在工作时对内部的墨水不断地进行吸入与挤压,吸入时打印头不仅会从墨盒中吸入墨水,同时也会吸入少量的外部的空气,当溶解在墨水中的空气处于饱和时,后面持续吸入的气体则会形成气泡占据打印头内部空间,有时还会堵塞打印头喷孔,造成墨滴斜喷甚至无法喷出,从而影响打印砂芯的质量,甚至产生废品。现如今的墨水脱气装置,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维修困难,一般脱气装置设置在远离喷头端的管道上,墨水由脱气装置流到各个喷头要经过一端较长的管路,降低了出墨的速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喷绘工作的效率,且会使得流到每个喷头处墨水中的气泡密度不一致,墨水中的微小气泡会在画面上发生爆破,形成小白点,降低画面品质,使得喷绘效果不一致,严重影响了喷绘质量,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解决了现如今的墨水脱气装置,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维修困难,一般脱气装置设置在远离喷头端的管道上,墨水由脱气装置流到各个喷头要经过一端较长的管路,可能会使得流到每个喷头处墨水中的气泡密度不一致,墨水中的微小气泡会在画面上发生爆破,形成小白点,降低画面品质,使得喷绘效果不一致,严重影响了喷绘质量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包括墨水箱,所述墨水箱上安装有脱气结构;所述脱气结构包括:导管、上盖、墨泵、流量计、脱气罐、过滤组件、真空泵、气压传感器、连接管、喷头以及电磁阀;所述导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墨水箱上,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所述墨泵安置于导管上,所述流量计安置于导管上,所述脱气罐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上盖上,所述过滤组件安置于脱气罐内部,所述真空泵安置于上盖上端,所述气压传感器安置于上盖上端,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脱气罐上,所述喷头连接于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电磁阀安置于连接管上。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以及若干个螺栓;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安置于上盖下端以及脱气罐上端,若干个所述螺栓分别安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上。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挡板以及过滤网;所述挡板分别安置于脱气罐内壁面,所述过滤网安置于挡板上。优选的,所述真空泵外侧安装有减震垫。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其中一个固定板上安装有密封胶垫。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可拆卸。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形状为圆环形。优选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过滤网上安装有若干个限位块,若干个所述限位槽与若干个所述限位块相匹配。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生产成本较低,方便工作人员的维修与维护,通过真空泵以及气压传感器的作用下,对墨水内的气体进行抽取,使得墨水中的空气极剧减少,同时减少了墨水由脱气后到喷头的路程,使得脱气后的墨水马上供应到喷头上进行喷绘,墨水中的气泡密度一致,且有效的增加了出墨速度,从而提高了喷绘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喷绘工作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的过滤网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墨水箱;2-导管;3-上盖;4-墨泵;5-流量计;6-脱气罐;7-真空泵;8-气压传感器;9-连接管;10-喷头;11-电磁阀;12-固定板;13-螺栓;14-挡板;15-过滤网;16-减震垫;17-密封胶垫;18-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案为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包括墨水箱1,所述墨水箱1上安装有脱气结构;请参阅附图1-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脱气结构包括:导管2、上盖3、墨泵4、流量计5、脱气罐6、过滤组件、真空泵7、气压传感器8、连接管9、喷头10以及电磁阀11;连接关系如下:所述导管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墨水箱1上,所述上盖3连接于所述导管2的另一端,所述墨泵4安置于导管2上,所述流量计5安置于导管2上,所述脱气罐6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上盖3上,所述过滤组件安置于脱气罐6内部,所述真空泵7安置于上盖3上端,所述气压传感器8安置于上盖3上端,所述连接管9的一端连接于脱气罐6上,所述喷头10连接于连接管9的另一端,所述电磁阀11安置于连接管9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12以及若干个螺栓13;连接关系如下:两个所述固定板12分别安置于上盖3下端以及脱气罐6上端,若干个所述螺栓13分别安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2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挡板14以及过滤网15;连接关系如下:所述挡板14分别安置于脱气罐6内壁面,所述过滤网15安置于挡板14上。通过上述总体情况可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首先,墨泵4开始工作,在墨泵4的作用下,墨水箱1内的墨水通过导管2流进脱气罐6上,在流动的过程中,流量计5开始对墨水的流量进行计量,当流量达到一定的值的时候,墨泵4关闭,再墨水从导管2流进脱气罐6的过程中,墨水经过过滤网15进行过滤,随手真空泵7随之开始进行工作,对脱气罐6内的多余气体进行抽取,在真空泵7工作的过程中,脱气罐6内的气压随之增高,当气压传感器8检测到脱气罐6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的时候,真空泵7停止工作,当对脱气罐6内的墨水脱完气之后,连接管9上的电磁阀11开始工作,当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包括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箱(1)上安装有脱气结构;/n所述脱气结构包括:导管(2)、上盖(3)、墨泵(4)、流量计(5)、脱气罐(6)、过滤组件、真空泵(7)、气压传感器(8)、连接管(9)、喷头(10)以及电磁阀(11);/n所述导管(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墨水箱(1)上,所述上盖(3)连接于所述导管(2)的另一端,所述墨泵(4)安置于导管(2)上,所述流量计(5)安置于导管(2)上,所述脱气罐(6)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上盖(3)上,所述过滤组件安置于脱气罐(6)内部,所述真空泵(7)安置于上盖(3)上端,所述气压传感器(8)安置于上盖(3)上端,所述连接管(9)的一端连接于脱气罐(6)上,所述喷头(10)连接于连接管(9)的另一端,所述电磁阀(11)安置于连接管(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包括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箱(1)上安装有脱气结构;
所述脱气结构包括:导管(2)、上盖(3)、墨泵(4)、流量计(5)、脱气罐(6)、过滤组件、真空泵(7)、气压传感器(8)、连接管(9)、喷头(10)以及电磁阀(11);
所述导管(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墨水箱(1)上,所述上盖(3)连接于所述导管(2)的另一端,所述墨泵(4)安置于导管(2)上,所述流量计(5)安置于导管(2)上,所述脱气罐(6)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上盖(3)上,所述过滤组件安置于脱气罐(6)内部,所述真空泵(7)安置于上盖(3)上端,所述气压传感器(8)安置于上盖(3)上端,所述连接管(9)的一端连接于脱气罐(6)上,所述喷头(10)连接于连接管(9)的另一端,所述电磁阀(11)安置于连接管(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墨水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12)以及若干个螺栓(13);
两个所述固定板(12)分别安置于上盖(3)下端以及脱气罐(6)上端,若干个所述螺栓(13)分别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树明钱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马思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