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7932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将5~15份秸秆粉末、3~5份酸催化剂和40~75份多元醇液化剂在100~150℃下液化反应90~130 min,稀释、洗涤、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得秸秆液化物;在氮气气氛下,将聚酯单体、秸秆液化物及催化剂在100~140℃的温度下开环聚合反应制备出生物基聚酯二醇;将秸秆液化物、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在60~100℃下反应,加入生物基聚酯二醇,继续反应得铸膜液,铺膜、固化,得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生物基聚酯二醇在常温下为棕色,加热可溶化为均一透明的溶液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外观为透明的棕色,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和紫外吸收性能等,可扩大生物质液化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聚醚多元醇基聚氨酯(PUs)缺乏可生物降解性,促使研究人员利用聚酯多元醇开发PUs。截至目前,合成聚酯材料所用商业多元醇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衍生物。在常压温和条件(<250℃)下,对农作物秸秆废弃物进行酸催化液化反应,使其转化为富含羟基、具有反应活性的液体产物。液化产物作为可再生的平台原料化合物代替石油基化学品,用来制备生物基聚酯二醇和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可缓解石油资源不可再生带来的资源短缺问题和石化基聚合物不可降解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该方法首次利用生物质多元醇液化物作为引发剂和扩链剂制备生物基聚酯二醇和聚酯型聚氨酯材料,对扩大生物质液化应用范围,实现秸秆废弃物高附加值转化具有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聚醚多元醇基聚氨酯(PUs)缺乏可生物降解性、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利用程度不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生物质多元醇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8份秸秆液化物,8~12份异氰酸酯和4~6份生物基聚酯二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8份秸秆液化物,8~12份异氰酸酯和4~6份生物基聚酯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份秸秆液化物,8份异氰酸酯和5.92份生物基聚酯二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液化物中的秸秆为小麦秸秆、棉秆、玉米秸秆、稻草秸秆和香蕉秸秆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的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所述的生物基聚酯二醇以秸秆液化物为引发剂和扩链剂与聚酯单体反应制备,秸秆液化物与聚酯单体的质量比1: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单体为δ-戊内酯和/或ε-己内酯;所述的秸秆液化物与聚酯单体的质量比1:9。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聚酯型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氮气气氛下,将聚酯单体、秸秆液化物及催化剂在100~140℃的温度下开环聚合反应6~10h,制备出生物基聚酯二醇;
(2)在氮气气氛下,将秸秆液化物、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在60~100℃的温度下混合反应2~5h,加入步骤(1)中制备的生物基聚酯二醇,继续反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繁蓉张玉苍孔凡功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