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协同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71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协同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的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反应装置筒体,设置在反应装置筒体上的进气口、液体循环进液管口、液体循环出液管口及液体取样口;连接在反应装置筒体内的紫光灯放置筒,设置在紫外灯放置筒上的三个密闭电极放置桶,紫光灯放置在紫光灯放置筒内,电极放置在密闭电极放置桶内;液体循环出液管为以切圆式排列布置的倾斜式喷管,通过橡胶管外接筒外循环泵,与液体循环进液管共同组成液体循环体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磁力搅拌,循环出液管的喷管设计,可增强反应容器内液体及催化剂的扰动,提高催化剂工作效率;电极筒的螺纹设计可方便电极与密封圈的放置,密封圈设计可以保护电极,提高反应装置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协同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的实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光电协同催化
,涉及一种光电协同催化反应实验装置,进一步涉及一种适用催化剂粉末或催化复合电极的利用隔膜水泵抽吸的三电极循环搅流反应装置筒体用以光电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光催化及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反应的研究过程中,大量实验证明光电协同催化反应的效果在光催化及电催化效率之上,其效率甚至可以超过单一光催化或电催化之和。但现有装置未能满足协同催化所需要的条件,大多数的协同催化实验装置较为简陋,且装置较为不稳定,影响反应进程甚至是结果,且在需使用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的光电催化反应中,由于催化剂与溶液接触不足或融合不够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有较多的固体颗粒沉降在容器底部,且外部供光无法达到装置各处均匀,影响光催化反应甚至是光电催化反应效率,造成催化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原有实验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电协同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的实验装置,从反应装置三个不同方向筒体底部引流出液体,通过隔膜水泵由液体循环进口将反应筒底部的液体及催化剂颗粒吸入,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协同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装置筒体(1),设置在反应装置筒体(1)上的进气口(2)、液体循环进液管口(3)、液体循环出液管口(4)及液体取样口(5);放置在反应装置筒体(1)内并与反应装置筒体(1)连接的紫光灯放置筒(6),设置在紫光灯放置筒(6)上的三个密闭电极放置桶(7),紫光灯放置在紫光灯放置筒(6)中心的空心圆柱形圆筒内;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放置在密闭电极放置桶(7)中心的空心圆柱形圆筒内;液体循环出液管口(4)为倾斜式喷管,通过橡胶管外接筒外循环泵,与液体循环进液管口(3)共同组成液体循环体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协同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装置筒体(1),设置在反应装置筒体(1)上的进气口(2)、液体循环进液管口(3)、液体循环出液管口(4)及液体取样口(5);放置在反应装置筒体(1)内并与反应装置筒体(1)连接的紫光灯放置筒(6),设置在紫光灯放置筒(6)上的三个密闭电极放置桶(7),紫光灯放置在紫光灯放置筒(6)中心的空心圆柱形圆筒内;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放置在密闭电极放置桶(7)中心的空心圆柱形圆筒内;液体循环出液管口(4)为倾斜式喷管,通过橡胶管外接筒外循环泵,与液体循环进液管口(3)共同组成液体循环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协同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进液管口(3)为三个,其轴线与反应装置筒体(1)轴向夹角为60°,液体循环进液管口(3)轴线为同一圆的切线,所切圆直径为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协同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筒体(1)与紫光灯放置筒(6)利用圆形法兰盘连接,连接使用M8六角全螺栓,在圆形法兰盘上均匀布置,数目为10个。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屈兰张文斐李娜武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