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爬塔式起重机顶升逆序加节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爬塔式起重机顶升逆序加节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内爬塔式起重机,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电梯井,依靠爬升机构随着结构的升高而升高,一般是每建造15~20m,起重机就爬升一次,塔式起重机自身高度一般35~40m左右,塔式起重机爬升高度随施工作业面高度而定。内爬式塔式起重机安装在电梯井内,采用液压爬升机构由爬升框架、液压缸、爬升横梁和支座等组成。爬升框架由上、下两道构成,两者相隔2~3层楼,工作时用螺栓焊接固定在筒形结构的剪力墙或边梁上。爬升框架对应于起重机塔身的四根主肢处,装有8个导向轮子,在爬升时起导向作用。同时,在爬升框架对应塔身主肢表面处设有4个活动爬爪,在爬升时配合液压油缸换步作用。顶升液压缸的缸体铰接于下爬升框架的横梁上,而上端(活塞杆端)活动于塔身主肢的踏步上。塔身基础节两侧装有活动伸缩的支腿,加强节两侧也装有活动伸缩的支腿,依靠液压缸和这两对支腿轮流支撑在爬升框架横梁上,完成塔式起重机的爬升。内爬升式塔式起重机属于现有技术,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爬塔式起重机顶升逆序加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首先设置塔式起重机及其爬升框架的初始状态,/n设置在地面的四根钢柱以及钢柱上的两个支承平台,上述结构作为施工基础,两个支承平台分别位于钢柱上的不同高度,每个所述支承平台均包括设置在相邻两钢柱之间的若干横梁;/n在小型汽车吊的配合下,两个支承平台上分别安装爬升框架,并与已有结构固定好,将位于下方的爬升框架两侧的活动伸缩支腿拉出,往下方的爬升框架吊装加强节,在已装加强节的上部继续吊装标准节,加强节和若干标准节形成塔身,当标准节安装高度达到上方的爬升框架后,通过调节两道爬升框架的导向轮与塔身的间隙,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爬塔式起重机顶升逆序加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设置塔式起重机及其爬升框架的初始状态,
设置在地面的四根钢柱以及钢柱上的两个支承平台,上述结构作为施工基础,两个支承平台分别位于钢柱上的不同高度,每个所述支承平台均包括设置在相邻两钢柱之间的若干横梁;
在小型汽车吊的配合下,两个支承平台上分别安装爬升框架,并与已有结构固定好,将位于下方的爬升框架两侧的活动伸缩支腿拉出,往下方的爬升框架吊装加强节,在已装加强节的上部继续吊装标准节,加强节和若干标准节形成塔身,当标准节安装高度达到上方的爬升框架后,通过调节两道爬升框架的导向轮与塔身的间隙,调节塔身的垂直度,然后依次吊装完成塔式起重机上部结构;
S2.接下来顶升塔式起重机的塔身,完成塔身的逆序加节,
首先在塔身底部拟安装若干标准节和一个顶升节,依据塔身底部逆序加节安装的顺序排队置于地面,利用爬升框架上设置的液压装置进行塔身的顶升作业,同时利用爬升框架上的活动爬爪支撑固定塔身上的踏步,交替支顶完成液压爬升系统的顶升换步,随着塔式起重机的逐渐上升,从塔式起重机的最下方按顺序依次接入标准节和顶升节,直至塔式起重机逆序加节安装至预设高度;
S3.最后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固定及调试,
塔式起重机逆序加节安装完毕,此时顶升节和加强节分别位于两个爬升框架支顶的位置,将爬升框架上的活动伸缩支腿拉出,释放液压爬升系统的压力,使塔式起重机的重量全部通过活动伸缩支腿传递到支承平台上,再传递到四根钢柱结构上,按要求调试塔式起重机的各种安全限位装置;
S4.塔式起重机随建筑结构的向上延伸,继续向上爬升,
通过塔式起重机自身的吊装能力,将新的钢柱及横梁吊装至上方用于施工基础的向上延伸,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开永,邓伟勇,张华平,李嘉臻,陈家成,谭嘉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