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7626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该输送带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聚氨酯面层、织物层和聚氨酯贴合层,织物层浸渍在聚氨酯胶黏剂内,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上表面涂覆聚氨酯面层,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下表面涂覆聚氨酯贴合层,在聚氨酯贴合层的下表面涂覆浸渍后的织物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织物层中经纱和纬纱都采用了特定纤度的导电丝,从而提高了织物层的抗静电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织物层浸渍聚氨酯胶黏剂,聚氨酯胶黏剂赋予织物良好的耐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织物不易磨损;另外,即便使用过程中有些磨损颗粒,磨损颗粒主要为聚氨酯胶黏剂,胶黏剂中不添加任何导电或抗静电物质,不会对电子加工产品和检验设备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行业用输送带
,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输送带底面与设备辊筒摩擦易产生静电,不利于电子产品加工。在传统抗静电工艺中是通过在粘结剂中加入炭黑以达到抗静电效果,但加入炭黑会大大降低聚氨酯胶黏剂与聚酯纱线间的粘结强度。另外,在聚氨酯胶黏剂导电液配置过程中炭黑与粘结剂易存在分散不均匀的情况,从而降低或丧失防静电效果,减小皮带的使用寿命。另外,传统加工易于使得底面存在胶水颗粒,该颗粒在使用中易于磨损,磨损颗粒易于混入电子设备,不利于电子产品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即在不降低输送带抗静电效果下,提高产品底面耐磨性能,防止电子设备“污染”,从而提高输送带产品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抗静电耐磨输送带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聚氨酯面层、织物层和聚氨酯贴合层,织物层浸渍在聚氨酯胶黏剂内,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上表面涂覆聚氨酯面层,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下表面涂覆聚氨酯贴合层,在聚氨酯贴合层的下表面涂覆浸渍后的织物层。其中,织物层中经向采用1000±10D聚酯长丝,每根中加一根20±1D导电丝,捻度为100±10转/米。织物层中纬向采用1000±10D聚酯长丝,每根中加一根20±1D导电丝,捻度为100±10转/米。织物层的织法为1/1平纹。聚氨酯胶黏剂的粘度为1700±10mpa.s,初粘力≥15N/cm。抗静电耐磨输送带的抗静电指数≤105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聚氨酯面层的邵氏硬度为92A,聚氨酯贴合层的邵氏硬度为85A。一种上述的抗静电耐磨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织物定型,得到织物层;(2)、将织物层浸渍在聚氨酯胶黏剂内,并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上表面涂覆聚氨酯面层,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下表面涂覆聚氨酯贴合层;(3)、在聚氨酯贴合层的下表面继续涂覆浸渍后的织物层,得到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步骤(1)中,织物层中经向采用1000±10D聚酯长丝,每根中加一根20±1D导电丝,捻度为100±10转/米。织物层中纬向采用1000±10D聚酯长丝,每根中加一根20±1D导电丝,捻度为100±10转/米。织物层的织法为1/1平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步骤(2)中,浸渍的量为70-80g/m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步骤(2)中,聚氨酯胶黏剂的粘度为1700±10mpa.s,初粘力≥15N/cm。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专利技术的织物层中经纱和纬纱都采用了特定纤度的导电丝,使织物抗静电效果达到105Ω,从而提高了织物层的抗静电性能。第二、本专利技术的织物层浸渍聚氨酯胶黏剂,聚氨酯胶黏剂赋予织物良好的耐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织物不易磨损,保护了织物层中的导电丝不受损伤,从而保证输送带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另外,即便使用过程中有些磨损颗粒,磨损颗粒主要为聚氨酯胶黏剂,胶黏剂中不添加任何导电或抗静电物质,不会对电子加工产品和检验设备产生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耐磨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耐磨输送带的工艺流程图。附图标记:1-织物层、2-聚氨酯胶黏剂、3-聚氨酯面层和4-聚氨酯贴合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抗静电耐磨输送带>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耐磨输送带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聚氨酯面层3、织物层1和聚氨酯贴合层4,织物层1浸渍在聚氨酯胶黏剂2内,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上表面涂覆聚氨酯面层3,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下表面涂覆聚氨酯贴合层4,在聚氨酯贴合层4的下表面涂覆浸渍后的织物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织物为:综上,本专利技术的织物用于输送带底面,皮带运转时底面与平台接触,摩擦易起静电,使用该织物主要是避免静电对电子产品加工的影响。聚氨酯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底面浸渍耐磨聚氨酯胶黏剂(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保护织物导电丝不受损伤,从而提高输送带的寿命。其中,聚氨酯胶黏剂为无色透明粘液,主要包括聚氨酯(粘结物质)和丁酮(溶剂),使用时溶剂挥发,粘结物质(含量≥14%)留于织物表面。聚氨酯胶黏剂的粘度为1700±10mpa.s,初粘力≥15N/cm。本专利技术中聚氨酯胶黏剂(即霸力胶水)的型号为BL668,使用时配用4wt%的专用固化剂L75。聚氨酯面层3的邵氏硬度为92A,聚氨酯贴合层4的邵氏硬度为85A,鉴于输送带的硬挺性和柔软性考虑,选用硬度分别为92A和85A的聚氨酯层进行搭配,即邵氏硬度为92A的聚氨酯面层3具有良好的硬挺性,从而赋予输送带良好的平面输送性能;邵氏硬度为85A的聚氨酯贴合层4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从而赋予输送带良好的耐弯折能力。<抗静电耐磨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耐磨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织物定型,得到织物层1;(2)、将织物层1浸渍在聚氨酯胶黏剂2内(即给织物层加一层保护),并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上表面涂覆聚氨酯面层3,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下表面涂覆聚氨酯贴合层4;(3)、在聚氨酯贴合层4的下表面继续涂覆浸渍后的织物层,得到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实际上,一层织物与一层聚氨酯层复合后合称为“一布一胶”基带;两层“一布一胶”再复合形成“二布二胶”。其中,在步骤(1)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织物为:在步骤(2)中,浸渍的量可以为70-80g/m2,浸渍量过多影响抗静电指数,过少保护效果不显著。将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耐磨输送带的底面进行电阻测试。注:室温25℃;相对湿度为65%。将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耐磨输送带的底面进行阿克隆磨耗机测试。注:室温25℃;相对湿度为65%。上述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容易的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方式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聚氨酯面层、织物层和聚氨酯贴合层,所述织物层浸渍在聚氨酯胶黏剂内,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上表面涂覆聚氨酯面层,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下表面涂覆聚氨酯贴合层,在所述聚氨酯贴合层的下表面涂覆浸渍后的织物层;/n所述织物层中经向采用1000±10D聚酯长丝,每根中加一根20±1D导电丝,捻度为100±10转/米;/n所述织物层中纬向采用1000±10D聚酯长丝,每根中加一根20±1D导电丝,捻度为100±10转/米;/n所述织物层的织法为1/1平纹;/n所述聚氨酯胶黏剂的粘度为1700±10mpa.s,初粘力≥15N/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聚氨酯面层、织物层和聚氨酯贴合层,所述织物层浸渍在聚氨酯胶黏剂内,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上表面涂覆聚氨酯面层,在浸渍后的织物层的下表面涂覆聚氨酯贴合层,在所述聚氨酯贴合层的下表面涂覆浸渍后的织物层;
所述织物层中经向采用1000±10D聚酯长丝,每根中加一根20±1D导电丝,捻度为100±10转/米;
所述织物层中纬向采用1000±10D聚酯长丝,每根中加一根20±1D导电丝,捻度为100±10转/米;
所述织物层的织法为1/1平纹;
所述聚氨酯胶黏剂的粘度为1700±10mpa.s,初粘力≥15N/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耐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面层的邵氏硬度为92A,所述聚氨酯贴合层的邵氏硬度为85A。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静电耐磨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亚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永利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