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VP7基因的轮状病毒qPCR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608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VP7基因的轮状病毒qPCR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内壁底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试剂放置管和第二试剂放置管,第一试剂放置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动支撑轮,第一试剂放置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块,接触块的底部开设有接触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试剂盒技术领域。该基于VP7基因的轮状病毒qPCR检测试剂盒,使得支撑杆在上移或下降的过程中,可以更加顺畅完成上拉和下滑运行的状态,并且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工作人员快速学习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VP7基因的轮状病毒qPCR检测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试剂盒
,具体为一种基于VP7基因的轮状病毒qPCR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6-7天,发热持续1-2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它是婴儿与幼儿腹泻的单一主因,几乎世界上每个大约五岁的小孩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至少一次。然而,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会逐渐增强,后续感染的影响就会减轻,因而成人就很少受到其影响。试剂盒用于盛放检测化学成分、药物残留、病毒种类等化学试剂的盒子。普通的轮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在工作时,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将其试剂盒盖打开后再对试剂管内试剂进行操作,但是如果试剂盒只有盒盖,在用力打开盒盖时,试剂盒内部药水有可能因为突然大力操作,导致试剂盒内药水撒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VP7基因的轮状病毒qPCR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1)内壁底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2),所述转动轴承(2)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旋转块(3),所述旋转块(3)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所述滑动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试剂放置管(7)和第二试剂放置管(8),所述第一试剂放置管(7)和第二试剂放置管(8)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夹心气囊(9),所述第一试剂放置管(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动支撑轮(10),所述第一试剂放置管(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块(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VP7基因的轮状病毒qPCR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1)内壁底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2),所述转动轴承(2)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旋转块(3),所述旋转块(3)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所述滑动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试剂放置管(7)和第二试剂放置管(8),所述第一试剂放置管(7)和第二试剂放置管(8)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夹心气囊(9),所述第一试剂放置管(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动支撑轮(10),所述第一试剂放置管(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块(11),所述接触块(11)的底部开设有接触槽(12),所述试剂盒(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VP7基因的轮状病毒qPCR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14),所述限位弹簧(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滑动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VP7基因的轮状病毒qPCR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头(16),所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