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行李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55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行李车,属于搬运用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车架、承载板、脚轮和伸缩管组件,所述车架上安装有可折叠的承载板和可伸缩的伸缩管组件,底部安装有脚轮,所述承载板通过铰接座铰接在车架上,所述脚轮通过脚轮支座活动安装在车架底部,所述脚轮支座与铰接座之间设有连动机构,并通过连动机构使得承载板和脚轮同步折叠收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承载板通过铰接座铰接在车架上,脚轮通过脚轮支座活动安装在车架底部,并设有连动机构,使得该装置在折叠承载板时,铰接座运动并带动连动机构运动,使得脚轮随之运动进行折叠收缩,从而实现承载板和脚轮的同步折叠收缩,操作起来更加简便快捷、省力省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改进的行李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搬运用运输设备
,具体属于一种行李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场、车站、旅游或购物等等,当需要移动较重或较多的物品及行李时,通常会使用到手推车、行李车等搬运工具进行搬运,从而比较方便省力;而随着搬运设备的发展,为了能得到消费者的喜欢,行李车的结构也越来越简单实用,设计也更新颖美观。为了方便使用及存放的行李车,一般都是设计成可伸缩和折叠的结构。但是,由于结构设计上的不足,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行李车折叠和收缩的方式多种多样,操作的难易程度也各不一样,各伸缩件之间配合的紧密程度较低,容易出现折叠收缩困难,或者长期折叠收缩后容易出现松动,变得不够稳固的情况。另外,市面上销售的大多行李车的脚轮不能进行折叠,导致折叠后依然占用空间,不方便存放;即使存在少量脚轮能够折叠的行李车,但承载板的折叠和脚轮的折叠需要分开进行,需要多个步骤才能把承载板和脚轮折叠收缩,无法一步到位,使得折叠工作变得比较繁琐,操作起来耗费时间,不符合现代便捷、快速的生活节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行李车,该装置的折叠操作更加简便,能够同步进行承载板和脚轮的折叠收缩,操作起来更加容易、快捷、省力省事,而且整体零部件结构紧密、牢固,长期使用也依然稳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结构改进的行李车,包括车架、承载板、脚轮和伸缩管组件,所述车架上安装有可折叠的承载板和可伸缩的伸缩管组件,底部安装有脚轮,所述承载板通过铰接座铰接在车架上,所述脚轮通过脚轮支座活动安装在车架底部,所述脚轮支座与铰接座之间设有连动机构,并通过连动机构使得承载板和脚轮同步折叠收缩。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车架包括圆管部件,所述脚轮支座可旋转活动套设于车架的圆管部件外围,所述承载板通过铰接座铰接在圆管部件的底部。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连动机构包括旋转片、偏心凸轮和收合弹簧,所述旋转片设置于脚轮支座的底部,所述的偏心凸轮设置于铰接座的内侧,并与旋转片顶抵接触,所述的收合弹簧设于车架的圆管与脚轮支座的中间,配合脚轮支座趋于收拢。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旋转片包括卡槽、圆滑的过渡面和倾斜面;所述偏心凸轮包括若干离铰接座的铰接轴心距离不等的直边段,所述偏心凸轮带动旋转片旋转,且旋转到承载板完成收缩时与旋转片的下端卡接固定。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旋转片旁设置有定位卡凸,所述铰接座后侧设有与定位卡凸卡接配合的卡位。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旋转片上开设有螺孔,并通过螺钉穿过螺孔与脚轮支架固定连接。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脚轮支座的底部与旋转片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加固垫圈,所述加固垫圈底部的形状与旋转片的顶部相适应。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加固垫圈通过螺丝与脚轮车架固定连接。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收合弹簧的上端设有挂环,下端设有横杆段,所述挂环固定连接于圆管部件的内部,所述的横杆段卡接脚轮支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承载板通过铰接座铰接在车架上,脚轮通过脚轮支座活动安装在车架底部,各零部件结构紧密、牢固可靠;且在脚轮支座与铰接座之间设有连动机构,使得该装置在折叠承载板时,铰接座运动并带动连动机构运动,连动机构带动安装有脚轮的脚轮支座运动,使得脚轮随之运动进行折叠收缩,从而实现承载板和脚轮的同步折叠收缩,操作起来更加简便快捷、省力省事。2、本专利技术的连动机构包括设计精巧,连接紧密的旋转片、偏心凸轮和收合弹簧,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合理,操作起来更加容易,而且长期操作使用也不会出现松动、不牢固的情况,达到操作容易、稳固耐用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在脚轮支座的底部与旋转片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加固垫圈,可以避免旋转片与脚轮支座直接接触,避免接触部位出现磨损和变形的情况,同时使得连动机构更加紧固,结实;通过收合弹簧精巧的设置,可为收缩过程提供缓冲,并为展开过程提供反弹动力,操作起来更加轻松。4、本专利技术保证脚轮和承载板能够同步收缩的条件下,整体结构也尽量精简,零部件比较少,组装起来更加方便、容易和快捷,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图3为连动机构的部分零件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收合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旋转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偏心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101、圆管部件;2、承载板;3、脚轮;4、伸缩管组件;5、铰接座;6、脚轮支座;7、连动机构;701、旋转片;701a、卡槽;701b、过渡面;701c、倾斜面;701d、螺孔;702、偏心凸轮;702a、直边段;703、收合弹簧;703a、挂环;703b、横杆段;8、定位卡凸;9、卡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附图1至图6,一种结构改进的行李车,包括车架1、承载板2、脚轮3和伸缩管组件4,车架1上安装有可折叠的承载板2和可伸缩的伸缩管组件4,底部安装有脚轮3,所述承载板4通过铰接座5铰接在车架1上,脚轮3通过脚轮支座6活动安装在车架1底部,脚轮支座6与铰接座5之间设有连动机构7,并通过连动机构7使得承载板2和脚轮3同步折叠收缩。车架1包括圆管部件101,脚轮支座6可旋转活动套设于车架1的圆管部件101外围,承载板2通过铰接座5铰接在圆管部件101的底部;连动机构7包括旋转片701、偏心凸轮702和收合弹簧703,旋转片701设置于脚轮支座6的底部,偏心凸轮702设置于铰接座5的内侧,并与旋转片701顶抵接触,收合弹簧703设于车架的圆管部件101与脚轮支座6的中间,配合脚轮支座6趋于收拢;旋转片701包括卡槽701a、圆滑的过渡面701b和倾斜面701c,旋转片701上开设有螺孔701d,并通过螺钉穿过螺孔701d与脚轮支座6固定连接,旋转片701旁设置有定位卡凸8,铰接座5后侧设有与定位卡凸8卡接配合的卡位9,脚轮支座5的底部与旋转片70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加固垫圈,加固垫圈通过螺丝与脚轮支座5固定连接,其底部的形状与旋转片701的顶部相适应;偏心凸轮702包括若干离铰接座的铰接轴心距离不等的直边段702a,偏心凸轮702带动旋转片701旋转,并旋转到承载板2完成收缩时与旋转片701的卡槽701a卡接固定;收合弹簧703的上端设有挂环703a,下端设有横杆段703b,挂环703a固定连接于圆管部件101的内部,横杆段703b卡接脚轮支座6。当承载板2处于完全展开的状态时,铰接座5的偏心凸轮702的直边段702a位于脚轮支座6下方的旋转片701的倾斜面处701c,收合弹簧703处于伸长状态,操作员可以用手把承载板2往回拉,即转动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改进的行李车,包括车架、承载板、脚轮和伸缩管组件,所述车架上安装有可折叠的承载板和可伸缩的伸缩管组件,底部安装有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通过铰接座铰接在车架上,所述脚轮通过脚轮支座活动安装在车架底部,所述脚轮支座与铰接座之间设有连动机构,并通过连动机构使得承载板和脚轮同步折叠收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进的行李车,包括车架、承载板、脚轮和伸缩管组件,所述车架上安装有可折叠的承载板和可伸缩的伸缩管组件,底部安装有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通过铰接座铰接在车架上,所述脚轮通过脚轮支座活动安装在车架底部,所述脚轮支座与铰接座之间设有连动机构,并通过连动机构使得承载板和脚轮同步折叠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行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圆管部件,所述脚轮支座可旋转活动套设于车架的圆管部件外围,所述承载板通过铰接座铰接在圆管部件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行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包括旋转片、偏心凸轮和收合弹簧,所述旋转片设置于脚轮支座的底部,所述的偏心凸轮设置于铰接座的内侧,并与旋转片顶抵接触,所述的收合弹簧设于车架的圆管与脚轮支座的中间,配合脚轮支座趋于收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行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片包括卡槽、圆滑的过渡面和倾斜面;所述偏心凸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飞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