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针和安全注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40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注射针和安全注射组件。所述安全注射针包括注射组件和装配在所述注射组件上的触发保护组件,所述触发保护组件包括壳体、触发机构以及弹性元件,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容置部及自所述容置部向外突伸超出所述壳体的延伸部;所述弹性元件收容在所述容置部内;当所述触发机构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容置部完全收容在所述壳体内;当所述触发机构位于锁止位置时,所述容置部部分突伸出所述壳体且所述弹性元件暴露于壳体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全注射针和安全注射组件具有较佳的保护功能的同时,兼具使用状态指示功能,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推广和使用。

Safety injection needle and safety injection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注射针和安全注射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注射针和安全注射组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通常包括注射针筒、连接在注射针筒上的针头以及罩设在针头上的保护套;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保护套去掉,暴露针头以完成注射;使用后分离针头和注射针筒分别进行丢弃,一方面避免注射器/针头的多次使用,另一方面,防止因意外接触使用后的针头造成交叉感染。然而,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针尖裸露,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并容易因为误触针头对人体造成伤害,使得现有技术中注射器使用的友好度降低。进一步的,废弃的注射器/针头在实际回收处理的过程中,由于缺少保护套,致使针头容易刺破收容包装,对人体造成损害,无法切实的避免因意外误触针头而导致的交叉感染;同时,现有技术中使用后的针头与使用前的针头无明显差异,无法通过针头的外观对针头的使用与否进行判断,容易导致废弃针头的重复使用。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安全注射针和安全注射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注射针和安全注射组件,以在保证使用安全性的同时对安全注射针的使用状态进行标记。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注射针,包括注射组件和装配在所述注射组件上的触发保护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包括针座和与所述针座轴向固定连接的注射针,所述触发保护组件包括壳体、第一触发机构以及弹性元件,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包括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容置部及自所述容置部向外突伸超出所述壳体的延伸部;所述弹性元件收容在所述容置部内;所述弹性元件弹性连接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和所述针座,按压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使其在初始位置与锁止位置之间发生位移,且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容置部完全收容在所述壳体内;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位于锁止位置时,所述容置部部分突伸出所述壳体且所述弹性元件暴露于壳体外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置部呈透明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位于锁止位置时,至少部分弹簧通过所述容置部暴露于壳体外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元件包括指示构件和弹性构件,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位于锁止位置时,所述指示构件通过所述容置部暴露于壳体外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呈中空的管状设置,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针座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针座的轴向向外延伸以罩设在所述针座的外部,且所述壳体与所述针座之间形成供收容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和所述弹性元件的收容空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座包括固定部和装配部,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装配部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装配部上,另一端沿所述针座的轴向向外延伸并收容所述固定部,所述装配部设有圆柱状的内腔,且所述固定部的宽度/直径小于所述内腔的直径,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固定部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置部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一触发机构转动的第一导向壁和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外壁上的滑块,所述滑块用于限定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的滑动位置和滑动方向;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滑块对应的滑槽,且所述滑槽的底端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滑块的凸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包括第一位移滑槽和与所述第一位移滑槽间隔设置的第二位移滑槽,所述第一位移滑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二位移滑槽的底端相互连通设置,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移滑槽的底端;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由初始位置滑动至锁止位置时,所述滑块由所述第一位移滑槽滑动至第二位移滑槽,且卡持在所述凸台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包括限位滑块和与所述限位滑块间隔设置的锁止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用于限定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的滑动位置和滑动方向,所述锁止滑块用以限定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和所述壳体的锁止位置,所述滑槽包括与所述限位滑块对应设置的位移滑槽及与所述锁止滑块对应设置的锁止滑槽,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锁止滑槽的底端,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限位滑块收容在所述位移滑槽内;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滑块收容于所述锁止滑槽,且卡持在所述凸台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位移滑槽包括第一位移滑槽和与所述第一位移滑槽间隔设置的第二位移滑槽,所述第一位移滑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二位移滑槽的底端相互连通设置,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由初始位置滑动至锁止位置时,所述限位滑块由所述第一位移滑槽滑动至第二位移滑槽,所述锁止滑块滑动进入所述锁止滑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向壁至少设置有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壁围设成供收容所述弹性元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抵持壁,所述弹性元件抵持在所述第一抵持壁和所述针座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部上连接有第二触发机构,所述第二触发机构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壁对应的第二导向壁以及与所述第一抵持壁对应的第二抵持壁,所述弹性元件卡持在所述第一抵持壁和第二抵持壁之间,且当所述弹性元件被压缩时,所述第一导向壁和所述第二导向壁发生干涉,以使得所述第一触发机构沿所述装配部的周向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触发机构与所述装配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触发机构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壁间隔设置的弹臂,所述第二导向壁、第二抵持壁及弹臂均贯穿所述装配部,且可沿所述装配部的轴向和/或周向运动,所述第二抵持壁和/或所述弹臂上设有定位块,所述装配部上对应设有供收容所述定位块的凹槽,以限定所述第二触发机构与所述装配部之间的滑动/锁止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抵持壁/弹臂上的第一定位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弹臂上的第二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所述凹槽包括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定位块/第三定位块的第一凹槽和用于收容所述第三定位块的第二凹槽,定义所述固定部所在方向为正方向,所述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三定位块的上方,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三定位块的上方,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全注射组件,包括安全注射针和连接在所述安全注射针上的注射装置,所述安全注射针与所述注射装置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安全注射针为前述的安全注射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安全注射针通过设置壳体、触发机构以及弹性元件,使得触发机构可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沿壳体的延伸方向滑动,以在安全注射针使用后将注射针全部收容在触发机构与针座之间,保证了使用安全性;同时,通过对第一触发机构、第二触发机构及弹性元件的设置形式和相对位置进行设计,使得至少部分弹性元件在使用后暴露在壳体外部,以与未使用的安全注射针进行区分,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注射针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安全注射针与护罩主体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注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针座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针座的剖视图。图5是图1中触发机构的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注射针,包括注射组件和装配在所述注射组件上的触发保护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包括针座和与所述针座轴向固定连接的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保护组件包括壳体、第一触发机构以及弹性元件,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包括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容置部及自所述容置部向外突伸超出所述壳体的延伸部;所述弹性元件收容在所述容置部内;所述弹性元件弹性连接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和所述针座,按压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使其在初始位置与锁止位置之间发生位移,且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容置部完全收容在所述壳体内;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位于锁止位置时,所述容置部部分突伸出所述壳体且所述弹性元件暴露于壳体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注射针,包括注射组件和装配在所述注射组件上的触发保护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包括针座和与所述针座轴向固定连接的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保护组件包括壳体、第一触发机构以及弹性元件,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包括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容置部及自所述容置部向外突伸超出所述壳体的延伸部;所述弹性元件收容在所述容置部内;所述弹性元件弹性连接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和所述针座,按压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使其在初始位置与锁止位置之间发生位移,且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容置部完全收容在所述壳体内;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位于锁止位置时,所述容置部部分突伸出所述壳体且所述弹性元件暴露于壳体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呈透明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位于锁止位置时,至少部分弹簧通过所述容置部暴露于壳体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包括指示构件和弹性构件,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位于锁止位置时,所述指示构件通过所述容置部暴露于壳体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中空的管状设置,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针座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针座的轴向向外延伸以罩设在所述针座的外部,且所述壳体与所述针座之间形成供收容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和所述弹性元件的收容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包括固定部和装配部,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装配部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装配部上,另一端沿所述针座的轴向向外延伸并收容所述固定部,所述装配部设有圆柱状的内腔,且所述固定部的宽度/直径小于所述内腔的直径,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固定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一触发机构转动的第一导向壁和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外壁上的滑块,所述滑块用于限定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的滑动位置和滑动方向;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滑块对应的滑槽,且所述滑槽的底端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滑块的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第一位移滑槽和与所述第一位移滑槽间隔设置的第二位移滑槽,所述第一位移滑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二位移滑槽的底端相互连通设置,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移滑槽的底端;当所述第一触发机构由初始位置滑动至锁止位置时,所述滑块由所述第一位移滑槽滑动至第二位移滑槽,且卡持在所述凸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限位滑块和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周炎平毕坤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迈励鑫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