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淑敏专利>正文

胰岛素针头去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553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37
胰岛素针头去除器,有效的解决了徒手拧针头时被刺伤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箱体,箱体右侧壁上设有左右轴向且右端贯穿箱体的套筒,套筒外侧套装有可前后转动且可左右移动的推环,推环左端面上设有多个左右方向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拉杆,每个拉杆的左端均铰接有可左右摆动的Z形块,每个Z形块拐角处均铰接有L形且左右方向的转杆,每个转杆的左端均与一个左右轴向且可前后转动的转盘连接在一起;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Insulin needle rem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胰岛素针头去除器
本技术涉及内分泌科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胰岛素针头去除器。
技术介绍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糖尿病治疗。现在常见的胰岛素注射装置为胰岛素笔,由于其针头为一次性的,故在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后,需医护人员徒手拧掉针头,在此过程中,针头极易刺伤医护人员的手部,且在将废弃的针头扔入垃圾桶的过程中,也存在被刺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胰岛素针头去除器,有效的解决了徒手拧针头时被刺伤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的箱体,箱体右侧壁上设有左右轴向且右端贯穿箱体的套筒,套筒外侧套装有可前后转动且可左右移动的推环,推环左端面上设有多个左右方向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拉杆,每个拉杆的左端均铰接有可左右摆动的Z形块,每个Z形块拐角处均铰接有L形且左右方向的转杆,每个转杆的左端均与一个左右轴向且可前后转动的转盘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半自动化的去除针头,无需医护人员手动拧下针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除的针头可直接掉落至收集箱内,可统一倒出,无需医护人员手持针头将其丢弃,整个针头去除过程中都无需医护人员的手部触碰针头,杜绝了医护人员被误伤的情况发生,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测半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轴测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箱体1,箱体1右侧壁上设有左右轴向且右端贯穿箱体1的套筒2,套筒2外侧套装有可前后转动且可左右移动的推环3,推环3左端面上设有多个左右方向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拉杆4,每个拉杆4的左端均铰接有可左右摆动的Z形块5,每个Z形块5拐角处均铰接有L形且左右方向的转杆6,每个转杆6的左端均与一个左右轴向且可前后转动的转盘7连接在一起。为了使推环3可左右移动,所述的推环3右端面上开设有T形且开口向右的环槽8,箱体1右侧壁上设有前后方向且位于套筒2正下方的支撑板9,支撑板9前后两侧分别经限位座10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推杆11,推杆11左端伸入环槽8内且设有前后方向的滑块,滑块与环槽8滑动连接在一起。为了使推杆11左右移动,所述的箱体1上端面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位于推杆11正上方的滑槽12,支撑板9前后两侧分别经连接座13铰接有上端伸出滑槽12且可左右摆动的L形杆14,连接座13位于限位座10正右方,两个L形杆14中部分别经连杆15与其对应侧的推杆11右端铰接在一起,两个L形杆14上端设有一个前后轴向的推轴16。为了对针头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的套筒2左端设有内径比其小的挡环17。为了更好的夹持针头,所述的Z形块5自由端为左右方向的三棱柱形。为了使转盘7转动,所述的箱体1左侧壁上设有位于支撑板9正左方且前后方向的支撑块18,支撑块18右端面与支撑板9左端面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支撑块18上侧设有左右轴向的电机19,电机19经转轴20与转盘7同轴连接在一起。为了便于废弃针头的收集,所述的箱体1内滑动连接有位于支撑板9下方且开口向上的收集箱21,收集箱21右端贯穿箱体1且设有拉环22,收集箱21可全部滑出箱体1。本技术在使用时,手握胰岛素笔后端,将注射后的胰岛素笔带有针头的一端插入套筒2内,使胰岛素笔前端面与挡环17后端面接触,此时,针头伸出挡环17;向左推动推轴16,推轴16带动其两侧的L形杆14绕其与连接座13的铰接点向左摆动,经连杆15使推杆11向左移动,推杆11左端的滑块左端面与环槽8底面接触并推动推环3向左移动,随着推环3的移动,拉杆4向左移动,并使Z形块5与拉杆4铰接的一端绕其与转杆6的铰接点向左摆动,所有Z形块5的自由端同步向右摆动,在将推轴16推至滑槽12最左端时,停止推动推轴16,此时连杆15与推杆11处于同一水平线,到达死点位置,推杆11无法移动,推环3无法左右移动,此时Z形块5三棱柱形的自由端挤压针头并将其固定;启动电机19,电机19经转轴20使转盘7同步转动,随着转盘7的转动,转杆6同步带动Z形块5转动,并经拉杆4使推环3同步转动,因推杆11左端的滑块与环槽8滑动连接,故推杆11左端的滑块不影响推环3的转动,由于Z形块5三棱柱形的自由端将针头固定,故随着Z形块5的转动,针头同步转动,并从胰岛素笔的端部旋出,向右移动胰岛素笔,针头与胰岛素笔分离;停止电机19,向右拉动推轴16,推轴16带动其两侧的L形杆14绕其与连接座13的铰接点向右摆动,使连杆15与推杆11从死点位置脱离,经连杆15使推杆11向右移动,推杆11左端的滑块右端面与环槽8右侧面接触并拉动推环3向右移动,拉杆4同步向右移动,并使Z形块5与拉杆4铰接的一端绕其与转杆6的铰接点向右摆动,所有Z形块5的自由端同步向左摆动,Z形块5三棱柱形的自由端解除对针头的固定,针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支撑板9与支撑块18间的间隔掉落入收集箱21内,在将推轴16推至滑槽12最右端时,停止推动推轴16,依所需向右拉出收集箱21,将收集箱21内的废弃针头倒入垃圾桶内,整个过程中人手无需触碰针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半自动化的去除针头,无需医护人员手动拧下针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除的针头可直接掉落至收集箱内,可统一倒出,无需医护人员手持针头将其丢弃,整个针头去除过程中都无需医护人员的手部触碰针头,杜绝了医护人员被误伤的情况发生,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胰岛素针头去除器,包括左右方向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右侧壁上设有左右轴向且右端贯穿箱体(1)的套筒(2),套筒(2)外侧套装有可前后转动且可左右移动的推环(3),推环(3)左端面上设有多个左右方向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拉杆(4),每个拉杆(4)的左端均铰接有可左右摆动的Z形块(5),每个Z形块(5)拐角处均铰接有L形且左右方向的转杆(6),每个转杆(6)的左端均与一个左右轴向且可前后转动的转盘(7)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胰岛素针头去除器,包括左右方向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右侧壁上设有左右轴向且右端贯穿箱体(1)的套筒(2),套筒(2)外侧套装有可前后转动且可左右移动的推环(3),推环(3)左端面上设有多个左右方向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拉杆(4),每个拉杆(4)的左端均铰接有可左右摆动的Z形块(5),每个Z形块(5)拐角处均铰接有L形且左右方向的转杆(6),每个转杆(6)的左端均与一个左右轴向且可前后转动的转盘(7)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岛素针头去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环(3)右端面上开设有T形且开口向右的环槽(8),箱体(1)右侧壁上设有前后方向且位于套筒(2)正下方的支撑板(9),支撑板(9)前后两侧分别经限位座(10)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推杆(11),推杆(11)左端伸入环槽(8)内且设有前后方向的滑块,滑块与环槽(8)滑动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岛素针头去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上端面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位于推杆(11)正上方的滑槽(12),支撑板(9)前后两侧分别经连接座(13)铰接有上端伸出滑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淑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淑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