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锐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40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锐器盒,包括盒体和盖体;盖体包括与盒体连接,并固定的第一盖体;第一盖体上开有放置孔,且第一盖体上旋转设置有将放置孔覆盖的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剪除装置;剪除装置包括设置于放置孔一侧的第一刀片,以及设置于盒体内,与第一刀片相对的第二刀片;第二刀片跟随第二盖体转动,并与第二盖体运动相反方向;盒体下方设置有置物腔;置物腔内设置有控制系统以及电源模块;盒体内底部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盖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控制系统和电源模块电连接的若干LED灯。本装置能够快速便捷的实现对废弃针头的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锐器盒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锐器盒。
技术介绍
锐器盒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收纳盒,可用于收集注射器、小玻璃制品、刀片、缝合针等锐器,并且,按国家要求,使用后的锐器盒24小时内必须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回收,并在48小时内彻底安全焚化。但是,现有锐器盒在进行注射器、输液器等针头回收时,需要先将针头从注射器、输液器上取下,再放入锐器盒中,操作繁琐,并且,当锐器盒中填满针头后,或者在向锐器盒内放置针头时,针头有可能会从盒体内弹出,导致使用者存在被针头扎伤,从而引起感染的风险,另外,现有的锐器盒在使用过程中,盒盖容易从盒体上掉落,从而使得盒体内放置的针头等废品易洒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锐器盒,可有效解决现有锐器盒操作繁琐,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锐器盒,包括盒体和盖体;盖体包括与盒体连接,并固定的第一盖体;第一盖体上开有放置孔,且第一盖体上旋转设置有将放置孔覆盖的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剪除装置;剪除装置包括设置于放置孔一侧的第一刀片,以及设置于盒体内,与第一刀片相对的第二刀片;第二刀片跟随第二盖体转动,并与第二盖体运动相反方向;盒体下方设置有置物腔;置物腔内设置有控制系统以及电源模块;盒体内底部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盖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控制系统和电源模块电连接的若干LED灯。优选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通过外啮合方式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第二盖体连接;第二齿轮上设置有延伸至盒体内的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与第二刀片连接。优选地,第一盖体与盒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在盒体顶部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盖体相抵触的倒钩。优选地,压力传感器与盒体内底部之间设置有磁铁。优选地,第二刀片呈弧形,且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材质均为不锈钢。优选地,盒体沿顶端向下的1/2侧壁呈透明状。优选地,控制系统为STM32F103单片机控制系统。优选地,电源模块为纽扣电池。优选地,LED灯数量为两个,一个为红灯,另一个为绿灯。本技术的有效果为:1、由于第二刀片与第二盖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在转动第二盖体开启放置孔,然后将带有针头的输液管或注射器放入放置孔内,第二刀片即会向朝向第一刀片的方向运动,并将针头从输液管或注射器上剪除,方便快捷的实现针头的收纳;收纳完毕后,转动第二盖体将放置孔遮蔽,即可防止使用者被锐器盒内的针头扎伤。2、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锐器盒内的针头重量,然后控制系统根据压力传感器所反馈的信号,判断锐器盒内针头的重量,由此控制锐器盒上的绿灯或红灯亮起,以提示使用者,使得使用者能够快速判断锐器盒内装载的针头量,由此判断是否选用此锐器盒。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盒体;2、置物腔;3、第一盖体;4、第二盖体;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一连接柱;8、第二连接柱;9、第一刀片;10、第二刀片;11、电源模块;12、LED灯;13、压力传感器;14、控制系统;15、放置孔;16、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所示,该锐器盒,包括盒体1和盖体;盖体包括与盒体1通过螺纹连接的的第一盖体3,第一盖体3下端,即螺纹连接端,呈内扣式结构,为防止第一盖体3从盒体1上旋出,在盒体1顶部,即其与第一盖体3的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倒钩,由此,当旋松第一盖体3时,倒钩即会与第一盖体3下端相互抵触,这样即可防止第一盖体3进一步从盒体1上旋出。如图1所示,第一盖体3上贴合设置有能在其上自由转动的第二盖体4,并且,第二盖体4一侧设置有呈弧形的凸出块,在转动一定程度后,凸出块能够将第一盖体3上开设的放置孔15覆盖。如图1所示,在第一盖体3和第二盖体4之间设置有位于第一盖体3顶端,且两者之间通过外啮合的方式进行啮合的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其中,第一齿轮5通过第一连接柱7与第二盖体4连接,第二齿轮6上固定有延伸至盒体1内部的第二连接柱8,并在第二连接柱8上固定有与凸出块位于同一侧的第二刀片10,同时,在放置孔15远离第二盖体4的一侧固定有与第二刀片10相对的第一刀片9。如图1所示,由于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是通过外啮合的方式啮合在一起的,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当转动第二盖体4,使得凸出块从放置孔15上移开,开启放置孔15时,第二刀片10即会向第一刀片9的方向转动,然后第一刀片9和第二刀片10配合,然后将置于放置孔15内,并带有针头的输液管或注射器上的针头从输液管或注射器上剪除,方便快捷的实现针头的收纳;收纳完毕后,转动第二盖体4,使凸出块将放置孔15遮蔽,即可防止使用者被锐器盒内的针头扎伤,也能避免第一刀片9和第二刀片10长时间暴露在外。如图1所示,盒体1的上半部分呈透明状,下半部分可为透明状,也可为非透明状,这样通过肉眼即可判断盒体1内收纳的针头的量,其目的在于,由于针头放置过于散乱,已经填满了盒体1,而此时盒体1内的针头重量,无法达到红灯亮起的要求,仍是绿灯亮起,即可避免工作人员选择该锐器盒继续进行收纳放置。如图1所示,在盒体1的下方还设置有置物腔2,置物腔2内设置有控制系统14和电源模块11,优选控制系统14为STM32F103单片机控制系统,电源模块11为纽扣电池。如图1所示,在盒体1的内底部设置有与控制系统14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13,同时在第一盖体3上设置有两盏LED灯12,两盏LED灯12均与控制系统14和电源模块11连接,其中一盏为绿灯,另一盏为红灯。如图1所示,在压力传感器13与盒体1内底部之间,还设置有磁铁16,这样即可防止收纳针头时,针头出现从盒体1内弹出的问题。首先,每根针头都具有一定的重量,而在收纳针头时,针头的放置肯定是无序的,由此,按照盒体1体积的2/3~3/4作为针头的最大放入量,计算出针头的最大放入数量,然后预先在控制系统14内设定该数量的2/3~3/4重量的数值范围。由此,通过压力传感器13检测盒体1内的针头重量,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14,压力传感器13会时刻向控制系统14传输信号,控制系统14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当压力传感器13传输的重量信号不再产生变化时,判断盒体1内的针头的重量,然后与预先在控制系统14内设定的数值范围进行比较,当大于设定的最小值时,红灯亮起,以提醒使用者,此锐器盒内已经装载了较多的针头了,当小于设定的最小值时,表明该锐器盒还能再继续装载一定量的针头。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与盒体连接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开有放置孔,且第一盖体上活动设置有将放置孔覆盖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剪除装置;/n所述剪除装置包括设置于放置孔一侧的第一刀片,以及设置于盒体内,与第一刀片相对的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跟随第二盖体转动,并与第二盖体运动相反方向;/n所述盒体下方设置有置物腔;所述置物腔内设置有控制系统以及电源模块;所述盒体内底部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控制系统和电源模块电连接的若干LED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与盒体连接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开有放置孔,且第一盖体上活动设置有将放置孔覆盖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剪除装置;
所述剪除装置包括设置于放置孔一侧的第一刀片,以及设置于盒体内,与第一刀片相对的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跟随第二盖体转动,并与第二盖体运动相反方向;
所述盒体下方设置有置物腔;所述置物腔内设置有控制系统以及电源模块;所述盒体内底部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控制系统和电源模块电连接的若干LED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通过外啮合方式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第二盖体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上设置有延伸至盒体内的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与第二刀片连接。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登春何东梅蔡金慧陈思雨
申请(专利权)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