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自动抹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39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自动抹面装置,包括混凝土管的圆形管模、输送水泥浆装置和注浆装置,输送水泥浆装置安装于圆形管模的外侧下端,注浆装置安装于圆形管模的下端,输送水泥浆装置包括水泥浆进口、水泥泵和水泥浆出口,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和注浆孔,注浆管环绕于圆形管模一圈且位于圆形管模下端,注浆管每隔10cm‑15cm距离开设一个注浆孔,水泥浆进口与水泥泵进口连接,水泥浆出口连接水泥泵出口,水泥浆出口连接注浆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水泥稀浆喷淋均匀到位,防止了人工操作的不均匀性,节约了抹泥浆的人工和材料费,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同时泥浆喷淋带有一定的压力可确保表面气孔的填充密实,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自动抹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自动抹面的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指管壁内配置有单层或多层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圆管,简称为RCP。我国生产混凝土排水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中国每年生产混凝土排水管约40000km,生产企业约5000家。是当今世界生产及使用混凝土管最多的国家。在我国城镇建设、工矿企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中大量用于铺设雨水、污水、引水及农田灌溉等管道,是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建材产品。若干年来,经过全行业科研、设计、院校、生产、施工、质量监督等部门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努力,我国排水管行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品种增多,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提高,生产工艺方法呈多样化。按成型原理,其制管工艺主要分为:离心成型工艺、悬辊成型工艺、立式振动成型工艺、芯模振动成型工艺和径向挤压成型工艺。当前,因成型工艺的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底、内在质量好等优越性,芯模振动成型工艺和径向挤压成型工艺成为RPC生产工艺的主流。径向挤压成型工艺一般用于DN1200以下管道的生产,芯模振动成型工艺一般用于DN1000以上管道的生产,是RCP的主流。然而,芯模振动成型工艺因采用的是干硬性混凝土,其成型完毕后即可以湿态即时脱模,这样也带来了芯模振动成型工艺的管道外壁较为粗糙,不为市场所接受,所以需要抹面处理,目前,行业内各生产厂家均采用人工抹面的形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且外壁的光洁度受限于工人的经验手艺,经常会出现抹面不平,表面光洁度差,长时间放置会有表皮微裂缝等外观质量困扰,影响了管材的整体美誉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自动抹面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自动抹面装置,包括混凝土管的圆形管模、输送水泥浆装置和注浆装置,所述输送水泥浆装置安装于所述圆形管模的外侧下端,所述注浆装置安装于所述圆形管模的下端,所述输送水泥浆装置包括水泥进口、水泥泵和水泥浆出口,所述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和注浆孔,所述注浆管环绕于所述圆形管模一圈且位于所述圆形管模外侧下端,所述注浆管每隔10cm-15cm距离开设一个所述注浆孔,所述水泥浆进口与所述水泥泵进口连接,所述水泥浆出口连接所述水泥泵出口,所述水泥浆出口连接所述注浆管。进一步的,所述注浆管为不锈钢圆管。进一步的,所述注浆管内径为10mm-12mm。进一步的,所述注浆孔为不锈钢圆孔。进一步的,所述注浆孔内径为6mm-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水泥稀浆喷淋均匀到位,防止了人工操作的不均匀性,以致成品外观的明显色差,影响管材的整体美誉度。2.本专利技术水泥稀浆喷淋带有一定的压力可确保表面气孔的填充密实,防止了人工操作的表面填充不实,以致养护完毕后气孔表面会破裂,孔洞依然会有,甚至会影响到抗渗性能。3.本自动抹面装置效率高,只需在脱外模过程中边脱外模边喷淋边抹光,一次即可成型,节约了人工抹浆的人工和材料浪费,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对应的装置及设备名称:图中1-混凝土管的圆形管模、2-水泥浆进口、3-水泥泵、4-水泥浆出口、5-注浆管、6-注浆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自动抹面装置,可以实现混凝土管自动抹面。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自动抹面装置,包括混凝土管的圆形管模1、输送水泥浆装置和注浆装置,输送水泥浆装置安装于圆形管模1的外侧下端,注浆装置安装于圆形管模1的下端,输送水泥浆装置包括水泥浆进口2、水泥泵3和水泥浆出口4,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5和注浆孔6,注浆管5环绕于圆形管模1一圈且位于圆形管模1下端,注浆管5每隔10cm-15cm距离开设一个注浆孔6,水泥浆进口2与水泥泵3进口连接,水泥浆出口4连接水泥泵3出口,水泥浆出口4连接注浆管5。具体的,注浆管5为不锈钢圆管。具体的,注浆管5内径为10mm-12mm。具体的,注浆孔6为不锈钢圆孔。具体的,注浆孔6内径为6mm-8mm。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在混凝土管的圆形管模1的底部外侧设置注浆管5,注浆管5环绕于圆形管模1一圈,在圆形管模1的底部内侧设置一圈直径为6mm-8mm的注浆孔6,注浆孔6与注浆管5连通,水泥稀浆通过水泥浆进口2进入,水泥泵3对水泥稀浆进行加压,使水泥稀浆的流速变大,水泥稀浆通过水泥浆出口4进入注浆管5,由于加了压力的作用水泥稀浆进入注浆管5后流速依然很大,这样水泥稀浆通过注浆孔6喷出,水泥稀浆并通过注浆孔6喷淋于混凝土管表面上,水泥稀浆落在混凝土管表面上部分顺着管壁表面流下,部分会弹于混凝土管的圆形管模1的内壁上,内壁将水泥稀浆挡回再次落在混凝土管表面上并顺着管壁表面流下,这样水泥稀浆在喷散的作用和混凝土管的圆形管模1的内壁的作用下分散开,并基本均匀的涂在了混凝土管表面上,达到将混凝土管表面覆盖抹平的作用;注浆管5可实现水泥稀浆连续补充,以达到满足持续喷淋的需要,混凝土管制作成型后,就会脱模,脱模时,一边提吊起圆形管模1,一边注浆管5配合注浆孔6继续向混凝土管表面喷淋水泥稀浆,外模脱模完成后即抹面完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申请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自动抹面装置,包括混凝土管的圆形管模(1)、输送水泥浆装置和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水泥浆装置安装于所述圆形管模(1)的外侧下端,所述注浆装置安装于所述圆形管模(1)的下端,所述输送水泥浆装置包括水泥进口(2)、水泥泵(3)和水泥浆出口(4),所述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5)和注浆孔(6),所述注浆管(5)环绕于所述圆形管模(1)一圈且位于所述圆形管模(1)外侧下端,所述注浆管(5)每隔10cm-15cm距离开设一个所述注浆孔(6),所述水泥浆进口(2)与所述水泥泵(3)进口连接,所述水泥浆出口(4)连接所述水泥泵(3)出口,所述水泥浆出口(4)连接所述注浆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自动抹面装置,包括混凝土管的圆形管模(1)、输送水泥浆装置和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水泥浆装置安装于所述圆形管模(1)的外侧下端,所述注浆装置安装于所述圆形管模(1)的下端,所述输送水泥浆装置包括水泥进口(2)、水泥泵(3)和水泥浆出口(4),所述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5)和注浆孔(6),所述注浆管(5)环绕于所述圆形管模(1)一圈且位于所述圆形管模(1)外侧下端,所述注浆管(5)每隔10cm-15cm距离开设一个所述注浆孔(6),所述水泥浆进口(2)与所述水泥泵(3)进口连接,所述水泥浆出口(4)连接所述水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博刘莉柳灵运张东张乐金鹏亮刘兴杰史楠王有福李硕
申请(专利权)人:青铜峡市青龙新型管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