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312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罩,包括:头带和两耳罩,所述头带两端各连接一个所述耳罩;所述耳罩包括内垫、防护膜和外罩壳;所述外罩壳表面具有开口部,所述外罩壳具有一内部腔体,所述防护膜安装于所述内部腔体,覆盖所述开口部,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内部腔体;所述内垫封闭所述外罩壳的所述内部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耳罩能对耳部起到隔离保护,同时不影响实验人员的听力使用;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耳罩的结构简单、材质轻盈,方便穿戴与拆卸,也更轻便,佩戴舒适。

Earmu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罩,特别是用一种实验室用的隔离气化污染物防护耳罩。
技术介绍
医学实验室中,由于空气中存在气溶胶等危险物质,为了安全起见,实验人员通常需要佩戴防护耳罩,以防止危险物质吸附在耳朵内,导致感染。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防护污染的耳罩,因此多使用防噪音耳罩,但防噪音耳罩体积庞大笨重,佩戴不舒适;长时间使用后耳罩本身会受到污染成为污染源;且由于防噪音耳罩过滤了声音,因此影响用户之间的交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耳罩,其目的在于将耳朵与实验污染物进行隔离,同时不影响实验人员的听力使用。为达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耳罩,包括:头带和两罩体,所述头带两端各连接一个所述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内垫、防护膜和外罩壳;所述外罩壳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开口部,所述外罩壳具有一内部腔体,所述防护膜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内部腔体,覆盖所述开口部,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内部腔体;所述防护膜为纳米纤维材料;所述内垫封闭所述外罩壳的所述内部腔体。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所述头带为伸缩杆。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所述内垫为海绵垫。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所述开口部为圆弧形。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所述防护膜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内部腔体。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所述防护膜为无纺布、聚酯纤维织物、活性碳纤维布任一材料,以过滤较大颗粒的悬浮颗粒物。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所述防护膜为蓝石棉纤维或超细玻璃纤维,以过滤毒剂气溶胶、生物战剂气溶胶和放射性气溶胶。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所述防护膜为复合过滤膜,为纤维材料与膨润土的复合,对气溶胶的过滤作用更佳。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所述防护膜采用植物精油浸渍,对矿物和生物有机质的气溶胶的过滤作用更佳。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所述防护膜还增加一高分子防水透气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耳罩具有防护膜,能对耳部起到隔离保护,且所述防护膜为可拆卸式,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所述内垫亦可拆卸,因此可定期更换,以防止耳罩长期不清洁带来的污染;2.本技术的耳罩的外罩壳设置有开口,通过防护膜过滤污染物,但所述防护膜不会完全过滤声音,因此不影响用户听力;3.本技术的耳罩的结构简单、材质轻盈,方便穿戴与拆卸,也更轻便,且设置内垫,增加佩戴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未安装防护膜)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安装防护膜)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外罩壳内部腔体视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的外罩壳俯视剖面图附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伸缩杆2.罩体3.内垫4.防护膜5.外罩壳6.开口部7.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罩,如图1所示,包括:头带1和两罩体2,所述头带1一端各连接一个所述罩体2;所述头带1为伸缩杆,可根据头围进行调节。所述罩体2包括内垫3、防护膜4和外罩壳5;所述外罩壳5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开口部6,在本实施例中,外罩壳5为半球形,开口部6为以如图2所示的圆心为中心辐射状分布的多个圆弧形开口;但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开口部6的设计分布不限于此。如图3至5所示,外罩壳5具有一内部腔体,防护膜4安装于所述内部腔体,完整覆盖全部开口部6,不留缝隙,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内部腔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卡扣7,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为其他形式的固定件,如金属丝等。本实施例中,防护膜4为一层,形状与所述外罩壳5的内部腔体契合,防护膜4为纳米纤维材料,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气化污染物,可选用无纺布、聚酯纤维织物、活性碳纤维布等材料,以过滤较大颗粒的悬浮颗粒物;亦可选用蓝石棉纤维或超细玻璃纤维,以过滤毒剂气溶胶、生物战剂气溶胶和放射性气溶胶。防护膜3还可为复合过滤膜,复合纤维材料与膨润土的,对气溶胶的过滤作用更佳;或采用植物精油浸渍,对矿物和生物有机质的气溶胶的过滤作用更佳。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防护膜4有两层,一层为纳米过滤层,另一层为防水层,所述防水层材料为高分子防水透气膜或其他具有防水、透气特质的材质,使所述耳罩不仅能够过滤气化污染物,还能过滤液体,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防护膜4为可拆卸式,可拆卸进行更换,防止污染。本技术的耳罩接触耳部的位置设置内垫3,以增加佩戴舒适感,所述内垫3一侧接触耳部,另一侧封闭所述外罩壳5的所述内部腔体,在本实施例中,内垫3为海绵垫,亦可定期更换,防止污染。使用时,拆卸下内垫3,将防护膜4铺在外罩壳5的内部腔体,完全覆盖开口部6,再用卡扣7固定,安装内垫3,佩戴所述耳罩后,根据需要调整头带1;更换防护膜4与内垫3时,拆卸下内垫3,取下需更换的防护膜4,将新的防护膜4铺在外罩壳5的内部腔体,完全覆盖开口部6,再用卡扣7固定,重新安装新的内垫3,佩戴所述耳罩后,根据需要调整头带1。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皆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带和两罩体,所述头带两端各连接一个所述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内垫、防护膜和外罩壳;所述外罩壳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开口部,所述外罩壳具有一内部腔体,所述防护膜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内部腔体,覆盖所述开口部,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内部腔体;所述防护膜为纳米纤维材料;所述内垫封闭所述外罩壳的所述内部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带和两罩体,所述头带两端各连接一个所述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内垫、防护膜和外罩壳;所述外罩壳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开口部,所述外罩壳具有一内部腔体,所述防护膜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内部腔体,覆盖所述开口部,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内部腔体;所述防护膜为纳米纤维材料;所述内垫封闭所述外罩壳的所述内部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为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为海绵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药明康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