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再造术后耳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7812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27
耳再造术后耳部保护装置,包括防压支架罩和贴耳环,防压支架罩外形为球面结构,防压支架罩由若干根短杆交错连接而成,若干根短杆之间交错形成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压支架罩能够防止耳部受到挤压,通过上下的弹性带进行固定,穿戴固定牢固,不易移位,透气孔增加了装置整体的透气性,且该透气孔较小,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在防压支架罩带的外周设置防压垫,防止长时间使用,防压支架罩对耳部周围皮肤造成挤压,形成压疮;封闭套的设置能够防止头部的水液流到伤口上方。

Ear protection device after ear re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再造术后耳部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耳再造术后耳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耳再造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用于先天性小耳畸形,外伤或烧伤后耳部缺损等患者。耳再造术首先是把一个扩张囊(如注水球囊等)埋入拟定耳再造部位的皮下,此后不断向扩张囊内注入生理盐水,逐渐扩张局部皮肤,为耳朵再造预制出足够的皮肤量,皮肤扩张术完成,即行自体软骨耳再造术,也可直接应用头部皮瓣移植为耳再造提供所需皮肤,耳支架目前90%以上患者选择用自身的肋软骨,雕刻成与正常耳朵一样的耳软骨支架,然后置入扩张的皮肤下,完成耳朵的再造。耳再造术后应注意保护耳部扩张的皮肤不受压,避免锐器损伤。专利公开号为CN20645390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开颅术后耳部防压装置,该装置在使用时直接贴敷在耳朵上,该装置主要用于防压疮,不能预防耳部受压。耳再造术后防压要求从耳部外周给予一个保护装置,避免其他物体接触耳朵,防止术后软骨支架移位导致再造耳部变形。现在临床上通常让患者自行避免受压或者用一碗状物品扣在耳部,但是本方法容易导致碗状物品因为进而触碰到伤口或者再造耳朵,使用效果差,而且不容易固定,使用不方便,碗状物品与耳部皮肤接触部位容易形成压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的耳再造术后耳部保护装置,该装置能够保护耳部,防止术后软骨支架移位导致再造耳部变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耳再造术后耳部保护装置,包括防压支架罩和贴耳环,防压支架罩外形为球面结构,防压支架罩由若干根短杆交错连接而成,若干根短杆之间交错形成透气孔;贴耳环为环形结构,贴耳环与防压支架罩的外缘之间连接有封闭套;防压支架罩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两根弹性带连接有U型件,两个U型件上对应设置有魔术贴。防压支架罩的外沿连接有环形的防压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防压支架罩能够防止耳部受到挤压,通过上下的弹性带进行固定,穿戴固定牢固,不易移位,透气孔增加了装置整体的透气性,且该透气孔较小,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在防压支架罩带的外周设置防压垫,防止长时间使用,防压支架罩对耳部周围皮肤造成挤压,形成压疮;封闭套的设置能够防止头部的水液流到伤口上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耳再造术后耳部保护装置,包括防压支架罩1和贴耳环2,防压支架罩1外形为球面结构,防压支架罩1由若干根短杆交错连接而成,若干根短杆之间交错形成透气孔3;贴耳环2为环形结构,贴耳环2与防压支架罩1的外缘之间连接有封闭套4;防压支架罩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两根弹性带5连接有U型件6,两个U型件6上对应设置有魔术贴。防压支架罩1的外沿连接有环形的防压垫7。本技术在穿戴使用时,将防压支架罩1扣在再造耳部周围,且贴耳环2穿过耳朵扣在耳部周围,然后将连接在防压支架罩1上方的两根弹性带5绕患者的额头部至对侧耳部,将连接在防压支架罩1下方的两根弹性带5绕患者的下颏部至对侧耳部,然后两个U型件6相对地固定在对侧耳部周围,并且两个U型件6通过魔术贴连接,至此完成本装置的穿戴。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耳再造术后耳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压支架罩和贴耳环,防压支架罩外形为球面结构,防压支架罩由若干根短杆交错连接而成,若干根短杆之间交错形成透气孔;贴耳环为环形结构,贴耳环与防压支架罩的外缘之间连接有封闭套;防压支架罩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两根弹性带连接有U型件,两个U型件上对应设置有魔术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耳再造术后耳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压支架罩和贴耳环,防压支架罩外形为球面结构,防压支架罩由若干根短杆交错连接而成,若干根短杆之间交错形成透气孔;贴耳环为环形结构,贴耳环与防压支架罩的外缘之间连接有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林程栋史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