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椎矫正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脊椎矫正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脊椎是用来支撑人体的中心,其主要由33到34块脊椎骨以及23个具缓冲作用的椎间盘组成,并且中枢神经是从脊髓通过脊椎骨间的空隙,所以一旦脊椎骨位移,则会压迫周围的肌肉等等,甚至是脊椎神经的压迫,而造成了人体的各种不适。在现今改善脊椎病变的方法,除了较严重的要以手术开刀之外,通常就是利用治疗师徒手的物理脊椎矫正,或者是采用工具例如:整脊辅助床等,使脊椎被纵向牵引而松弛脊椎周围之神经,以达到脊椎矫正的效果。然而上述除开刀之外的矫正方式,只要在对患者施完矫正之后,脊椎被牵引的效果失去,则人体可能在过一段时间后又开始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脊椎矫正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脊椎矫正除开刀外其他设备矫正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脊椎矫正辅助装置,包括定位板一和位于其下方的定位板二,定位板一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定位带一、定位带二,定位板二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定位带一、定位带二,定位 ...
【技术保护点】
1.脊椎矫正辅助装置,包括定位板一(1)和位于其下方的定位板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一(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定位带一(3)、定位带二(4),定位板二(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定位带一(3)、定位带二(4),定位带一(3)的另一端安装有公扣(5),定位带二(4)的另一端安装有母扣(6),连接定位板一(1)上的定位带一(3)和定位带二(4)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块(7),定位板一(1)的顶壁上对称连接有束缚带(8),束缚带(8)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槽(10),安装块(7)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活动连接有拉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脊椎矫正辅助装置,包括定位板一(1)和位于其下方的定位板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一(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定位带一(3)、定位带二(4),定位板二(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定位带一(3)、定位带二(4),定位带一(3)的另一端安装有公扣(5),定位带二(4)的另一端安装有母扣(6),连接定位板一(1)上的定位带一(3)和定位带二(4)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块(7),定位板一(1)的顶壁上对称连接有束缚带(8),束缚带(8)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槽(10),安装块(7)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活动连接有拉杆(11),拉杆(11)的一端焊接有拉块(12),拉杆(11)的另一端焊接有卡块(13),拉杆(11)上套装有弹簧(14),且弹簧(14)位于卡块(13)和安装块(7)之间,定位板一(1)靠近定位板二(2)的侧壁上对称焊接有套筒一(15),定位板二(2)靠近定位板一(1)的侧壁上对称焊接有套筒二(16),套筒一(15)和套筒二(16)之间活动设置有活动杆(17),两根活动杆(17)相远离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限位孔(18),套筒一(15)和套筒二(16)相靠近一端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活动设置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上固定套装有限位块一(20),限位杆(19)的一端焊接有连接筒(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玙,徐宏光,刘晨,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